正文

读《离骚》

芸窗随笔 作者:刘浏


读《离骚》

《离骚》这首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篇之作,和《诗经》的《国风》,作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两大源头,分别开创了一代诗风。

和屈原同样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的《屈原列传》中,以饱含感情的笔触,记述了《离骚》的诞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读去声)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1]

司马迁这一段夹叙夹议的话,笔者以为正是开启《离骚》这座文学宝库的一把钥匙。但《离骚》究竟作于何时,《史记》则语焉未详。历代楚辞专家争论很多,是楚怀王时,还是顷襄王时,是第一次流放前,还是第二次流放后,意见莫衷一是,但都可寻得一些证据。现在一般认为,《离骚》当是屈原被上官大夫谗毁而离开郢都时所作,大约写成于楚怀王十六年(前313)。这和《史记》的上述说法比较相一致。(参看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全译》)

《离骚》的命名,司马迁解释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忧”(《离骚赞序》)。离忧也好,遭忧也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司马迁的亲身经历,使得他最能领会屈原的心声,即“能无怨乎”。忠、信、忧、怨,萃于一篇,反映了诗人对崇高的政治理想的热烈追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政治和邪曲势力的不懈斗争,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贞的思想感情。

《离骚》共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九十字(一说二千四百九十一字)。全诗可以大体分作几个部分来理解。有分作五段的,如陈子展《楚辞直解》;有分作三大段(每段又分作三层)的,如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全译》;有分作八个部分的,如《中华文学通史》。今以第三者说明于下。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来吾导夫先路”),叙述诗人自己的家世、出生和自幼的抱负;第二部分(从“昔三后之纯粹兮”到“愿依彭咸之遗则”),写诗人政治上的遭遇;第三部分(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到“岂余心之可惩”),写诗人遭受迫害以后的心情,表示要坚持理想,至死不屈;第四部分(从“女媭之婵媛兮”到“沾余襟之浪浪”),写女媭劝诗人不必“博謇好修”,诗人就向传说中的舜帝姚重华陈辞,正面说岀自己的政治理想;第五部分(从“跪敷衽以陈辞兮”到“余焉能忍与此终古”),写诗人在心情抑郁、无可告愬之下,幻想上天入地,去寻求了解他的人;第六部分[从“索藑(音琼)茅以筳篿(音廷专)兮”到“周流观乎上下”],写诗人的矛盾心情:他问灵氛和巫咸,冀求得到指引,灵氛劝他离开楚国,巫咸劝他留下来再作打算,但环顾楚国政治情形,却又使他失望;第七部分(从“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到“蜷局顾而不行”),写诗人幻想离开楚国远游,但终于依恋不舍;第八部分(“乱辞”,即尾声),诗人表示要以死来殉自己的理想。

《离骚》一开篇,即自叙身世,作为以后曲折而尽情地表现诗人大半生思想和行事的叙述基础: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正如刘知几所说:“屈原《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诗人接着抒写自幼的修养和抱负: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这是《离骚》开篇以后,精彩的片断之一。诗中香草美人之喻,自此展开。诗人以美好的、形象的手法,叙述了自己如何积极提高自我修养,锻炼品质,培养才能,表达了决心辅助楚王实行政治改革、富民强国的政治抱负。

在第二部分,诗人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立场,不为楚王采纳的痛苦心情。接下来请看这一片断: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这也是精彩片断之一。表示在“众皆竞进以贪婪”的环境中,众芳芜秽了,自己却要积极进修,依照先贤的遗教去做。

第三部分一开始,就描写自己遭迫害以后的心情: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九死其犹未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和这一句,经常为后来的人们所引用。

在第四部分,因女媭的劝诫,不得已去向舜帝姚重华陈述己见,诗人列举前朝一系列史实来阐明自己的政治思想。第五部分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警句为中心,诗人上求、下索,希望找到了解自己的人,充分表达了诗人上不见容于君、下不受知于世的愁苦而愤激的感情。第六部分,写在去留问题上诗人犹豫不决,请灵氛占卜前途,灵氛劝他走,并告之以应该走的理由。诗人又请教巫咸,巫咸建议他看看再说。心情矛盾中,对照楚国当时的形势,诗人下定了离开楚国,去“往观四荒”的决心。请看这一片断: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

既干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

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

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

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

面对芳草萧艾、荃兰为茅的现实,诗人决心趁“余饰之方壮”,去“周流观乎上下”。

第七部分,写诗人幻想离开楚国远游:

灵氛既吉余以告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

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扬云霓之唵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诗人选了吉日良辰准备远行。他折下玉树琼枝作为肉脯,捣碎美玉作为干粮。用飞龙驾车,车上装饰美玉和象牙。把行程转向昆仑山下,远远地周游观览。云霞虹霓飞扬,遮住阳光,车上玉铃叮当作响。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遭赤水而容与。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

诗人早晨从天河的渡口出发,傍睌就到达了最远的西边。凤凰展翅,托着彩旗,在空中翱翔。忽然来到这流沙地带,沿着赤水徘徊。指挥蛟龙在渡口上架桥,命令西皇引路。路途遥远又多艰险,传令车队在路旁等候。路过不周山,再向左转去,目的地指向西海。成千辆华车连接在一起,玉轮对齐,并驾齐驱。八龙驾车蜿蜒前进,载着云霓般的旗帜随风飘扬。抑制住内心的激动,慢慢地前行,思绪飞到遥远的地方。演奏起“九歌”,跳个“韶”舞吧,姑且借这良辰美景,好好地寻求快乐。

诗人迷离恍惚中,又看到了另一幅景象: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这是怎样一幅情景啊:太阳东升,照得环宇一片光明,忽然看见生我养我的故乡!我的仆从悲伤,马也怀念,退缩回头,再也不肯向别处走去。

诗人的心情是极度矛盾的:他接受灵氛、巫咸的劝告,决定“去国远游”,但又眷恋祖国,不忍离开。留又不能,离又不忍,诗人决定追随先贤,表示要以死来殉自己的理想:

乱曰: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乱”是诗篇的尾声。诗人道出了心中悲愤之辞:算了吧!既然国内没有人了解我,我又何必怀恋故国?既然不能实现理想政治,我将追随先贤彭咸,一直到死!

《离骚》最大的特色,就是全篇充满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前面部分叙述生平经历、政治理想,揭露当时黑暗政治等,多系实写,但也采用一些“比兴”手法,以香草比喻自己的志洁行芳。而江蓠、辟芷、秋兰、芰荷、芙蓉,这些生长在南国水乡的幽花芳草,容易把读者的心情牵引到奇丽的幻想境界。而在后面的部分,诗人大量驱使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山川流沙等,构成了一幅异常雄奇壮丽的完整的图画。例如,诗人写他的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能了解他,无可奈何,幻想驾着鸾凰凤鸟,乘风飞上天空,寻天帝去倾诉: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诗人幻想着早晨从南方的苍梧出发,日落以前就到了西北的昆仑山上。本想在灵琐这地方稍事逗留,可太阳很快要落下去了。我命令给太阳驾车的羲和,停鞭慢行,莫教太阳迫近崦嵫山。前面的道路又长又远,我将天上人间去寻求,寻求能理解自己的人。让我的马在咸池饮水,把缰绳系在扶桑树上。折下若木的枝条来挡住太阳,暂且从容地徜徉。叫给月亮驾车的望舒,走在前面作为先驱,让后面的风神飞廉紧紧跟上。鸾凰、凤鸟为我在前面戒备,雷师告诉我还没安排停当,不要贸然前行。我命令凤凰展翅飞翔,夜以继日。旋风聚集拢来,率领云霓来迎接我的车队。云霓缤纷,离离合合,五光十色,上下荡漾……这是多么开阔雄伟的意境呀:令太阳缓辔徐行,好趁日落前上下求索。在太阳沐浴的咸池饮马,在太阳所经的扶桑歇息。月神、风神、雷师、鸾皇跟随着,气魄宏伟,声势煊赫。

接下来许多段落,大量描写,都是这样。宇宙间一切奇丽的景象,诗人都令它奔来眼底,赶赴笔端。最后,幻想中,诗人一路车马喧阗,转昆仑,过流沙,向西海,驰骋中,蓦地,光明的天宇下,忽然看见故乡,心情又悲伤起来,连仆夫和马也不愿再向前走,进入了全篇高潮,这是诗中情节的高潮,更是爱国思想感情的高潮。

《离骚》是一首浪漫主义的诗篇,它把事实的叙述、幽独的抒怀和幻想的描写,交织在一起,波澜壮阔而又疾徐有致,纵意抒怀而又结构谨严,全诗每一部分都优美动人,合起来又是一个雄奇壮美的、和谐的、完满的整体。难怪人们称其为“诗家的千古杰作”。


[1] 来新夏主编《史记选》,中华书局,1990,第300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