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国内外现状研究

中国高校校友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16) 作者:张美凤,唐杰


二、国内外现状研究

在主要发达国家,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校友信息的采集、管理和相关的延伸服务。[12]知名的世界一流大学基本上都拥有完善的校友管理与服务系统,并且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从事开发、管理、维护工作[13-14],在信息采集和管理上也实现了扁平化,大大提高了与校友联络、服务和开展活动的效率。

国内商业网站开发校友管理与服务系统远早于高校校友工作部门本身,如搜狐公司开发的ChinaRen校友录,更早的还有1998年就出现的中国同学录,其他较有影响力的还有5460、QQ校友录、UC校友录等。[15]这些平台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校友管理与服务工作。这些平台无一例外地拥有人数较多的用户群体,其功能也较为全面,如班级相册、论坛、留言、搜索同学等。但对高校来说,这些商业网站所提供的服务与其校友工作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校友信息的安全性无法掌控。

从综合调研部分985高校校友管理与服务情况来看,高校校友工作部门对校友信息的采集、管理和相关服务是非常重视的。[16]校友信息的采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学校档案馆复印或拷贝毕业生信息,通过学生工作部门获得应届毕业生信息;二是通过校友会组织获得部分校友会员通讯录,通过校友返校聚会提供服务获得信息;三是通过校友刊物、校友会网站被动接受校友信息;四是通过微信、QQ群和SNS系统获得校友信息并即时更新。校友信息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采取Excel、Web等方式,单机存储校友信息数据;二是购买专业数据库软件并在其基础上研发校友管理与服务系统;三是独立开发符合本校校友工作需求的校友管理与服务系统。

对以上三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可知:第一类模式已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校友工作的基本需求,特别是在校友数量庞大、校友工作活跃的高校,无法实现校友信息更新、大范围及时联络与互动功能。第二类模式采用了专业公司的软件,即采用“校友动态数据库+SNS校友社区”解决方案实施的模式。总体分析来看,该系统有着数据库设计合理、SNS校友社区能在初期吸引部分校友登录注册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软件并非专门为校友数据管理设计、校友数据被专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享、孤立的SNS系统无法长效吸引校友、短信和邮件发送未能实现自动群发功能、系统建成后不能得到专业公司有效维护等缺点。第三类模式是独立开发符合本校校友工作需求的“基于WEB浏览器的校友信息管理系统和SNS互动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手机客户端”的综合系统(第三方系统模式解决方案),在确保较高安全性、稳定性的前提下,较好地实现分层管理和交互服务功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