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新媒体对校友工作概念的突破

中国高校校友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16) 作者:张美凤,唐杰


二、新媒体对校友工作概念的突破

1.工作服务对象的范畴突破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以不断增长的巨大用户群为发展要素,通过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信息传播的高速时效实现突破现实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它们的目标是保持平台用户量不断增长并深度参与,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即时性和互动性更强。调研高校校友工作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官方QQ账号等很容易发现,其粉丝数量还是很容易达到迅速传播母校信息,保持一定量的关注校友,或者专业点的说法,保持一定程度的校友联络率的程度。这些粉丝不再是以前概念中存在于校友工作人员手中的信息记录,或者是存在于后来校友信息平台建设中的校友数据库中的信息字段。他们也可能是校友工作中已经联系到的年青校友,如果这几年的校友工作已经做到了从学生毕业就能进行有效跟踪的话。根据CNNIC统计,这些用户年龄段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5.1%,相比2014年,40岁以上中高龄群体的占比也有所提升。[1]而实际上,这部分人也是个人联系方式更换比较频繁的年龄段,毕业时的信息往往都已失效,通过对新媒体的关注再次联系上。高年龄人群网络媒体的应用对校友工作来讲是个利好消息,日常工作中我们不断发现,那些已经退休的老校友之间也建立了班级微信群,也关注了母校动态,获得了我们希望他们知道的信息,这些本身不太容易联系上的校友,在社会媒体发展过程中却以全新的方式找到了。

大学生群体是我们校友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利用他们在校的时候将其有效信息留下,并能保持其毕业后的继续联系,将大大降低未来再重新“找校友”的工作复杂程度。据调查,目前QQ、微信、微博仍然是不同专业大学生日常社交应用最主要的三大媒介,其中,工科生使用QQ媒介的比例最高,为91.2%。[3]这提醒我们,校友联络工作手段需要及时更新才能不停地吸引校友关注。作为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就可以考虑一早为毕业生建立校友QQ群、微信群,以便毕业后能继续保持联系。这类的调查作为校友工作参考依据,需要我们长期关注并参与实施。

可联络到的校友,已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躺在一条一条可供查阅的信息记录中。我们发布的消息希望他们看到时他们能看到、希望他们反馈时也有相应的对象的反馈,这便算是联系上校友。从这个角度出发,所有的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的粉丝、微博粉丝、QQ好友等,我们均可视为已能联系到的校友,作为校友工作的对象对待。针对这类可联络校友如何有效开展工作,也将成为将来的工作重点。

2.工作方式的突破

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将人类从堆积如山的档案资料中解放出来,以更多信息量、更高效率进入到电子信息工作时代,这是人类工作方式的里程碑式突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我们的各项工作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合进新兴技术。新媒体的出现,迅速揽收了大量的用户资源,为各种联络宣传工作提供了又一条途径,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等概念也应运而生,并产生了相关的市场学、关系学等系列研究。利用微博覆盖面广、传播迅速、注重传播的特点,通过运营官方微博进行宣传推广,或者利用微信高精准度、高曝光率、注重互动的特点来抓住客户资源、营销产品,已成为当前众多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手段。

为了在新时代做好校友工作,海内外高校都不遗余力地加强了校友工作信息化建设,但总感觉落后一步。实际上,一个好的网络平台或媒体应用,都是专业的公司在保证一个团队的基础上不停地进行更新换代,并根据用户体验逐步完善的过程。而企事业单位的一个应用型信息系统的特点则是提过需求,建设完成后就应用几年,很难再有功能上的较大更新,且需求的提出只能是根据当时情况,无法预料到未来的网络技术发展,甚至会有系统刚建设完成就已经落伍的感觉。纵观很多高校校友网,展现出来的功能应用多数也是停留在几年前的样子,只有少量改版快和新建设的平台有些新意。而实际上,做人的工作是要紧跟人的使用习惯来追踪进行的。所以,面对当前高校的信息系统建设现状,校友信息平台只能作为校友工作的信息基础,或在重点功能需求上下功夫、做扎实。而面向大众校友广泛拓展工作手段、更新工作方式,更能适应新的要求。企业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则可直接用来作为新的校友工作方式,采取学习企业的网络营销方式联络校友情感、宣传母校与校友动态。

智能手机的发展也推动企业网络营销方案的升级,开始从互联网营销转向移动营销,具体到微信营销等,利用新媒体的营销手段。互联网应用调研说明,将电脑端网页进行优化、适配到移动端,是成本较低、实施快捷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方式之一。[1]目前,国内高校纷纷申请认证了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也有很多高校开发了自己的校友网络平台的手机客户端,并通过这些应用实现了信息快速传播、校友情感维护的目的。

利用新媒体,不仅要努力发展粉丝,提高关注校友数量,也要通过方案的设计、活动的实施等吸引已关注校友的参与度。如通过分析新浪官方微博的阅读量、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量等统计出校友关注信息的类别、性质,掌握校友关注的焦点问题,以调整信息编辑方式、信息发布内容等。尤其对于爆发性阅读量信息的分析,可以作为下一步校友活动线上线下同步等的重要依据,作为提高用户黏度的手段。另外,新媒体的“群”的发展也让用户拥有了更多社群属性,给信息传播提供更有效的通道和机制。如西安交大校友创业团队“西少爷肉夹馍”就是利用微信朋友圈及微群成功进行了营销宣传,其中校友微信群的助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媒体逐渐突破了电脑与手机等移动媒体的使用界限,开发移动客户端也成为校友平台建设的重要部分。有些高校的校友平台手机客户端推出之后也出现了得到大量校友拥护、注册量暴涨的现象,起到了实时与校友联络互动、及时推送信息的作用。手机客户端更能方便地与微信等媒体互动,相互补充,既避免了在微信平台上泄露校友个人信息,又弥补了手机客户端上一些功能的缺陷。

利用新媒体,同时也要注意弥补其应用上的不足。微博需要设计好的宣传方案,它重在信息广播;微信则因其私密性、强关系性等特性而更需要好的服务,尤其对于校友反馈的各类问题,均需逐条认真回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