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轻工业、手工业PADS VX.2.8电路设计自学速成

PADS VX.2.8电路设计自学速成

PADS VX.2.8电路设计自学速成

定 价:¥89.80

作 者: 闫少雄,马久河 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5567024 出版时间: 2021-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02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以PADS VX.2.8为平台,介绍了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PADS VX.2.8概述、PADS VX.2.8的原理图基础、PADS VX.2.8原理图库设计、PADS Logic VX.2.8原理图的绘制、原理图的后续操作、PADS印制电路板设计、封装库设计、电路板布线、电路板后期操作、单片机实验板电路设计实例。本书可以作为相关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及各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的学习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各种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同时适合作为电子设计爱好者自学辅导用书。随书赠送的多媒体教学电子资料包含全书实例源文件和操作视频,用以帮助读者方便直观地学习本书内容。

作者简介

  闫少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研究员

图书目录

第 1章 PADS VX.2.8 概述\t1
1.1 PADS VX.2.8简介 2
1.1.1 PADS的发展 2
1.1.2 PADS VX.2.8的特性 3
1.1.3 PCB设计的常用工具 4
1.2 PADS VX.2.8的运行条件 4
1.2.1 PADS VX.2.8运行的硬件配置 4
1.2.2 PADS VX.2.8运行的软件环境 5
1.3 PADS VX.2.8的安装步骤详解 5
1.4 PADS VX.2.8的集成开发环境 8
1.4.1 PADS VX.2.8的原理图开发环境 8
1.4.2 PADS VX.2.8的印制板电路的开发环境 9
1.4.3 PADS VX.2.8仿真编辑环境 9
第 2章 原理图基础 10
2.1 原理图的设计步骤 11
2.2 启动PADS Logic VX.2.8 11
2.3 初识PADS Logic VX.2.8 12
2.3.1 项目浏览器 13
2.3.2 菜单栏 14
2.3.3 工具栏 15
2.3.4 状态窗口 16
2.4 优先参数设置 16
2.5 颜色设置 21
2.6 元件库 21
2.6.1 元件库管理器 21
2.6.2 元器件的查找 24
2.6.3 加载和卸载元件库 24
2.6.4 创建元件库文件 25
2.6.5 生成元件库元件报告文件 26
2.6.6 保存到库元件 27
2.7 元器件的放置 29
2.7.1 放置元器件 29
2.7.2 元器件的删除 30
2.7.3 元器件的放大 30
2.8 编辑元器件属性 30
2.8.1 编辑元件流水号 31
2.8.2 设置元件类型 31
2.8.3 设置元件管脚 32
2.8.4 设置元件参数值 32
2.8.5 交换参考编号 33
2.8.6 交换管脚 34
2.8.7 元器件属性查询与修改 35
2.9 元器件位置的调整 38
2.9.1 元器件的选取和取消选取 38
2.9.2 元器件的移动 41
2.9.3 元器件的旋转 41
2.9.4 元器件的复制与粘贴 42
第3章 原理图库设计 44
3.1 元件定义 45
3.2 元件编辑器 45
3.2.1 启动编辑器 46
3.2.2 文件管理 46
3.3 绘图工具 47
3.3.1 多边形 47
3.3.2 矩形 49
3.3.3 圆 51
3.3.4 路径 51
3.3.5 从库中添加2D线 52
3.3.6 元件管脚 52
3.3.7 元件特性 54
3.4 元件信息设置 55
3.5 操作实例 57
3.5.1 元件库设计 57
3.5.2 门元件的设计 67
第4章 原理图的绘制 71
4.1 文件管理 72
4.1.1 新建文件 72
4.1.2 保存文件 72
4.1.3 备份文件 73
4.1.4 新建图页 73
4.1.5 打开文件 74
4.2 原理图分类 75
4.3 电气连接 76
4.3.1 添加连线 76
4.3.2 添加总线 77
4.3.3 添加总线分支 78
4.3.4 添加页间连接符 79
4.3.5 添加电源符号 79
4.3.6 添加接地符号 80
4.3.7 添加网络符号 81
4.3.8 添加文本符号 81
4.3.9 添加字段 82
4.3.10 添加层次化符号 82
4.4 编辑原理图 85
4.4.1 编辑连线 85
4.4.2 分割总线 85
4.4.3 延伸总线 85
4.4.4 编辑网络符号 86
4.4.5 编辑文本符号 87
4.4.6 编辑字段符号 87
4.4.7 合并/取消合并 87
4.5 操作实例 88
4.5.1 电脑话筒电路 88
4.5.2 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电路 94
4.5.3 触发器电路 102
4.5.4 停电、来电自动告知电路 106
4.5.5 锁相环路电路 111
第5章 原理图的后续操作 121
5.1 视图操作 122
5.1.1 直接命令和快捷键 122
5.1.2 缩放命令 123
5.2 报告输出 123
5.2.1 未使用情况报表 125
5.2.2 元件统计报表 125
5.2.3 网络统计报表 125
5.2.4 限制报表 126
5.2.5 页间连接符报表 126
5.2.6 材料清单报表 127
5.3 打印输出 127
5.4 生成网络表 129
5.4.1 生成SPICE网络表 129
5.4.2 生成PCB网表 131
5.5 操作实例 132
5.5.1 汽车多功能报警器电路 132
5.5.2 看门狗电路 137
第6章 PADS印制电路板设计 142
6.1 PADS Layout VX.2.8的设计规范 143
6.1.1 概述 143
6.1.2 设计流程 143
6.2 PADS Layout VX.2.8图形界面 145
6.2.1 窗口管理 145
6.2.2 文件管理 147
6.3 系统参数设置 148
6.3.1 全局参数设置 148
6.3.2 “设计”参数设置 152
6.3.3 “栅格和捕获”参数设置 154
6.3.4 “显示”参数设置 156
6.3.5 “布线”参数设置 157
6.3.6 “覆铜平面”参数设置 162
6.3.7 “文本和线”参数设置 165
6.3.8 “尺寸标注”参数设置 166
6.3.9 “过孔样式”参数设置 169
6.3.10 “模具元器件”参数设置 170
6.4 工作环境设置 171
6.4.1 层叠设置 171
6.4.2 颜色设置 173
6.4.3 焊盘设置 174
6.4.4 钻孔对设置 176
6.4.5 跳线设置 176
6.5 设计规则设置 176
6.5.1 “默认”规则设置 177
6.5.2 “类”规则设置 181
6.5.3 “网络”规则设置 182
6.5.4 “组”规则设置 182
6.5.5 “管脚对”规则设置 183
6.5.6 “封装”和“元器件”规则设置 184
6.5.7 “条件规则”设置 184
6.5.8 “差分对”规则设置 185
6.5.9 “报告”规则设置 186
6.6 网络表的导入 186
6.6.1 装载元件封装库 186
6.6.2 导入网络表 186
6.6.3 打散元件 187
6.7 元件布局 187
6.7.1 PCB布局规划 188
6.7.2 布局步骤 189
6.7.3 PCB自动布局 190
6.7.4 PCB手动布局 192
6.7.5 动态视图 196
6.8 元件布线 196
6.8.1 布线原则 197
6.8.2 布线方式 197
6.8.3 布线设置 198
6.8.4 添加布线 199
6.8.5 动态布线 200
6.8.6 自动布线 201
6.8.7 草图布线 201
6.8.8 总线布线 201
6.9 操作实例——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PCB设计 202
第7章 封装库设计 207
7.1 封装概述 208
7.1.1 常用元封装介绍 208
7.1.2 理解元件类型、PCB封装和逻辑封装间的关系 209
7.1.3 PCB库编辑器 209
7.2 建立元件类型 210
7.3 使用向导制作封装 211
7.3.1 设置向导选项 211
7.3.2 向导编辑器 212
7.4 手工建立PCB封装 220
7.4.1 增加元件管脚焊盘 220
7.4.2 放置和定型元件管脚焊盘 222
7.4.3 快速交换元件管脚焊盘序号 223
7.4.4 增加PCB封装的丝印外框 223
7.5 保存PCB封装 224
7.6 操作实例 225
7.6.1 创建元件库 225
7.6.2 SO-16封装元件 226
7.6.3 27-03 封装元件 228
7.6.4 CX02-D 封装元件 229
7.6.5 RS030 封装元件 230
第8章 电路板布线 232
8.1 ECO设置 233
8.2 布线设计 233
8.3 PADS Router布线编辑器 235
8.4 覆铜设计 236
8.4.1 铜箔 236
8.4.2 覆铜 238
8.4.3 覆铜管理器 239
8.5 尺寸标注 241
8.5.1 水平尺寸标注 243
8.5.2 垂直尺寸标注 243
8.5.3 自动尺寸标注 244
8.5.4 对齐尺寸标注 244
8.5.5 旋转尺寸标注 245
8.5.6 角度尺寸标注 245
8.5.7 圆弧尺寸标注 246
8.5.8 引线尺寸标注 247
8.6 操作实例——看门狗电路的PCB设计 247
第9章 电路板后期操作 253
9.1 设计验证 254
9.1.1 安全间距验证 255
9.1.2 连接性验证 256
9.1.3 高速设计验证 256
9.1.4 平面层设计验证 258
9.1.5 测试点及其他设计验证 258
9.1.6 布线编辑器设计验证 259
9.2 CAM输出 259
9.2.1 定义CAM 259
9.2.2 Gerber文件输出 261
9.3 打印输出 262
9.4 绘图输出 262
9.5 操作实例——利用看门狗电路PCB图生成CAM报表 262
第 10章 单片机实验板电路设计实例 267
10.1 电路板设计流程 268
10.1.1 电路板设计的一般步骤 268
10.1.2 电路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 268
10.1.3 印刷电路板设计的一般步骤 268
10.2 设计分析 269
10.3 新建工程 269
10.4 装入元器件 271
10.5 原理图编辑 274
10.5.1 元件布局 274
10.5.2 元件手工布线 277
10.6 报表输出 280
10.6.1 材料清单报表 280
10.6.2 打印输出 281
10.7 PCB设计 282
10.7.1 新建PCB文件 282
10.7.2 导入网络表 282
10.7.3 电路板环境设置 284
10.7.4 布局设计 287
10.7.5 电路板显示 288
10.7.6 布线设计 290
10.7.7 覆铜设置 291
10.7.8 设计验证 292
10.8 文件输出 293
10.8.1 布线/分割平面顶层 293
10.8.2 布线/分割平面底层 295
10.8.3 丝印层输出 296
10.8.4 CAM平面输出 298
10.8.5 阻焊层输出 299
附 录 键盘与鼠标使用技巧 301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