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科幻作家刘慈欣:中国科幻文学缺读者也缺作者

中国科幻要想走出去,要先在国内繁荣起来,国内的科幻文学要有一定的规模,在此规模上,产生出很多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这样才能真正地把科幻作为一种文化走出去

“科幻文学要是想产生世界影响,第一个条件是这个国家是一个世界强国。”谈起中国科幻的国际影响力,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认为,这与国家的国力不无关系。8月21日下午,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三楼,科幻作家刘慈欣《死神永生》英文版(Death’sEnd)揭幕,并在大中华区正式启动首发。

科幻作家刘慈欣:中国科幻文学缺读者也缺作者

刘慈欣《死神永生》,图片来源网络。

“三体”热度不减,得知下午的书展有刘慈欣的读者见面会,“磁铁”科幻迷们早就抱着厚重的《三体》三部曲在会场外排起长队。“三体”已成为一个显著的文化现象。《三体》三部曲是中国科幻“走出去”的重要标杆。提起科幻文学要如何才能更好地“走出去”,刘慈欣认为,国力的强盛是基础,“这两年中国科幻输出到国外有很多原因,表面原因是有一些好的翻译,比如像刘宇昆积极地介绍、推广科幻文学。但从比较深层的原因来看,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不单是科幻小说,整个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更有存在感了。”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同样斩获雨果奖,使媒体和公众的目光再度聚焦于国内科幻文学的发展。刘慈欣对郝景芳的获奖并不感到意外,“她的作品有种独特的美学,又古典又前卫,这可能是其他作者所没有的。”不过,刘慈欣也坦承,“获奖能吸引国内的媒体、读者对科幻文学的注意力,但即便如此,中国的科幻文学还是处于一种很低迷的状态。

“中国科幻最缺少的就是读者,但我们也缺少作者、缺少市场占有率。”刘慈欣担忧中国科幻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像美国的科幻作家,有两三千人、三四千人,我国国内的科幻作家,长期写作、发表的就二三十人,这种作者的基数怎么能持续不断地产生好的科幻作品呢。”在他看来,中国科幻要想走出去,要先在国内繁荣起来,国内的科幻文学要有一定的规模,在此规模上,产生出很多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这样才能真正地把科幻作为一种文化走出去。

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的出路在于用多元的方式表现科幻,并将科幻从文学、小说、文字,向影视媒体转移,“科幻文学的发展要借助先进的媒体形式,我是用文字来表现科幻的,其实科幻更适合用画面来表达,文字本身更多是为影视媒体提供资源。”

刘慈欣称自己是从科幻迷成为一个科幻作家的,因此作品“有很强的科幻迷色彩”。至于未来的写作计划,刘慈欣表示有很多选项,但也需要时间,未来在题材上会有别于“三体”,“现在很难有确定的选择,当然肯定是科幻,我只能写科幻,写不了别的。”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