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古今文人挥毫处,丝绸一带通达时

从“看遍山河锦绣”到“唱享可爱中国”这里,后浪奔涌,青春磅礴探寻文化根脉感受文明互鉴

从“看遍山河锦绣”

到“唱享可爱中国”

这里,后浪奔涌,青春磅礴

探寻文化根脉

感受文明互鉴

Z世代唱享江南

大家好,我是来自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专业的江玥。

黄山,古称黟山, 以 “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及 “五胜”(历史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著称于世。

图源:黄山旅游官方平台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古老又神奇的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天开图画”“松海云川”的称号。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流连于此,信笔挥毫、卧看云起。今时今日邀众位看官,吟诗觅景、穿行古今,赏黄山美景,品悠久文化。

秦汉不知归隐处

唐宋济济客云来

在秦汉时期及以前的中国,黄山巍峨险峻,交通闭塞,人迹罕至。唯一有文字记载隐居于黄山的,是会稽太守陈业。在此后的千年间,黄山日益为人所知,文人墨客纷至沓来。

如今,黄山上各类楼台、亭阁、桥梁等古代建筑有100多处,现存的历代摩崖石刻有大约300处,游览黄山时如果多加留意,便会在醒目或隐蔽的地方,发现前人留下的痕迹。除此之外,历代文人雅士所作的文学作品,流传下来的就有2万多篇(首)。

“诗仙”李白曾三游黄山

留下不少传世佳作

其中最为家喻户晓的诗篇莫过于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诗文

图源:黄山旅游官方平台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唐·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这首诗读起来飘然欲仙,绮丽浪漫。李白驰骋想象和联想,运用有关的神话传说,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黄山的壮丽多姿,赞美其高峡、秀丽,是神仙修炼之地,既表达了对归隐友人的深厚感情,又体现了对黄山壮美景色的喜爱。

绵绵丝路通四海

巍巍黄山名扬外

黄山的神奇不止停留于壮丽景色。黄山所产的“文房四宝”自唐宋起备受文人偏爱,并逐渐顺着国内外的商路名扬四海。如果说高峰美景是黄山的实像,那么在文人心中,这“文房四宝”则堪称“奇山”的神秘之魂。

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后虽湖笔、洮砚、端砚逐渐兴起,徽州四宝仍独有风韵。

在唐宋为世人所追捧的黄山松烟墨,它的由来可谓是一段“机缘巧合”的佳话。

在唐代以前,中国制墨较为发达的地方大多在现今的陕西、河北等地。然而,唐朝末期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大量北方的墨工南迁,徽墨的创始人,出自河北易县制墨世家奚氏父子也不例外。奚氏父子来到江南歙州后,发现这里松林茂密、溪水清澈,便定居下来,重操制墨旧业。用黄山松制出的墨肌理丰满细腻,墨迹色泽黑润。南唐后主李煜将这种墨视为珍宝,不仅因此让奚氏儿子担任“墨务官”,还赐下了国姓李作为奖赏。

图源:视觉中国


歙州李墨名扬天下,其他制墨高手也在这里涌现,全国制墨中心南移到了歙州。北宋时,宋徽宗改歙州为徽州,“徽墨”之名由此确定,一直沿用至今。

“文房四宝”作为古代文人书房的必备之物,在实用性之外,产地、品相、内涵等都很受重视。徽州“文房四宝”名声大噪后,受到众多名人大家的追捧:歙砚里磨一支松烟墨,执一支宣笔,在宣纸上泼墨挥毫,尽显书生意气,记录下千秋岁月。陶醉的读书人用徽州的“文房四宝”写下传世篇章,而黄山也在“文房四宝”的传播中更添神奇色彩,积淀下浓浓的文化底蕴。

图源:黄山旅游官方平台


“浮梁歙州,万国来求”。作为徽商故里,黄山与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古代国内外经济的繁荣,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徽州“文房四宝”的兴起和传播带来的不仅是徽商的发展,更让黄山壮美雄浑、物产丰盈的宝地形象声名远扬,成为江南文化乃至古代中国的一张独特名片。

古今中外齐聚首

“一带一路”共发展

图源:黄山旅游官方平台


在最近的几年里,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第四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等一众国际会议都在黄山举行。由春到冬,从外长的“会客厅”,到总理的“圆桌会”,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相继落子,黄山变身“外交大舞台”和“国际会客厅”,在“一带一路”的世界舞台上充分彰显安徽对外开放的国际影响力。

黄山的未来不止在山水之间。

黄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座城,是江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一座灯塔,是安徽旅游走向国际的“桥头堡”。“一带一路”为黄山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也为徽文化的全新表达提供了灵感。“Z世代”与黄山的联系以历史为媒,因山水相逢,向未来而行,与时代气息交相辉映。

青春手记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Z世代唱享江南之青春手记,我是江玥,把江南故事讲给你听。

作为中国现代旅游的始发地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城市,黄山是快节奏现代人的心灵休憩之地。黄山不仅是江淮美景的代表,更是从古至今江南文化的一张名片。

历史更迭让黄山坚毅壮美的形象历久弥新,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黄山都展现着泱泱大国独特的精神风貌。地处江南的黄山,既有雄伟山川之巍峨,又有江南水乡之婉约,作为在发展中不断进步的中国的一处缩影,黄山也在千百年间厚积而薄发。我期待着被历史尘封的故事能“记起来”,文化遗产能“活起来”,在新时代新发展里我们“Z世代”与世界文化遗产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END-


项目统筹:刘丽艳 路平

海报设计:黄琼芬

撰稿、编辑:江玥


音频制作:江玥、华玉琪

责编:袁林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