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聚焦苏派砚雕文化,常熟展“墨田文心”

“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常熟博物馆藏砚一百余方,涵盖西晋自宋乃至近现代,其中不乏名品佳作

“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

常熟博物馆藏砚一百余方,涵盖西晋自宋乃至近现代,其中不乏名品佳作,如西晋青瓷三蹄足圆形砚、宋抄手端砚、明胡俨款神骥图鱼脑冻端砚、清孙原湘铭蕉叶白端砚、清绞釉云龙纹瓷砚、近代陈端友刻仿古铜爵纹端砚等。“墨田文心——苏派砚雕文化展”近日在常熟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特遴选苏派砚雕佳作40余方,以飨观者。

西晋 青瓷三蹄足圆形砚 常熟博物馆藏


西晋 青瓷三蹄足圆形砚 常熟博物馆藏


 

宋 抄手端砚 1965年常熟石梅宋墓出土 常熟博物馆藏


 

宋 只履形云纹石砚 2021年常熟兴福鹤顶上6号出土 常熟博物馆藏


汉代刘熙《释名》曰:“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砚台为磨墨之工具,一般用质地坚硬的石块制成,其形状多为长方形、方形或圆形,纹饰丰富多彩。作为书写用具,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明 胡俨款神骥图鱼脑冻端砚 常熟沈石友旧藏 常熟博物馆藏


明 胡俨款神骥图鱼脑冻端砚 常熟沈石友旧藏 常熟博物馆藏


 

清 “建武四年”铭东汉砖砚 铁琴铜剑楼旧藏,瞿凤起先生捐赠 常熟博物馆藏


清 “建武四年”铭东汉砖砚 铁琴铜剑楼旧藏,瞿凤起先生捐赠 常熟博物馆藏


 

清同治 “若侯氏作”款“泰始元年立”铭西晋砖砚 太仓陆增祥旧藏 常熟博物馆藏


清同治 “若侯氏作”款“泰始元年立”铭西晋砖砚 太仓陆增祥旧藏 常熟博物馆藏


 

清 孙原湘铭蕉叶白端砚 铁琴铜剑楼旧藏,瞿凤起先生捐赠 常熟博物馆藏


清 孙原湘铭蕉叶白端砚 铁琴铜剑楼旧藏,瞿凤起先生捐赠 常熟博物馆藏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砚虽居末位,但其寿命最长,可以传世。砚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实用和欣赏两个方面。明文震亨《长物志》云,“砚以端溪为上,出广东肇庆府”,端溪所产砚台即为我们常说的端砚。宋代,端、歙、澄、洮——“四大名砚”的称谓逐渐形成,砚的形制亦趋于多样化、精致化,文人参与设计、制作、收藏、品评砚台蔚然成风。砚,可用可赏可玩,与传统士大夫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明代陈继儒《妮古录》云:“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历史上涌现了诸多爱砚成痴的文人大家,如米芾、苏轼、黄任、纪昀、陆增祥、沈石友、徐世章等。

清 “竹庵氏制”款绞釉云龙纹瓷砚 常熟博物馆藏


清 “竹庵氏制”款绞釉云龙纹瓷砚 常熟博物馆藏


 

清 松鹤图蠖村石砚 常熟博物馆藏


清 松鹤图蠖村石砚 常熟博物馆藏


 

清 浮雕八骏图端砚 常熟博物馆藏


清 浮雕八骏图端砚 常熟博物馆藏


 

清 浮雕八骏图端砚 常熟博物馆藏


 

近代 陈端友刻仿古铜爵纹端砚 常熟博物馆藏


近代 陈端友刻仿古铜爵纹端砚 常熟博物馆藏


 

现代 王介玉刻太平有象端砚 王介玉先生捐赠 常熟博物馆藏


现代 王介玉刻太平有象端砚 王介玉先生捐赠 常熟博物馆藏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 邵齐熊书“草圣洗砚之池”石刻拓片 常熟博物馆藏


 

清 程廉 玉茗书屋图轴 常熟博物馆藏


 

清 《沈氏砚林》 常熟博物馆藏


清 《沈氏砚林》 常熟博物馆藏


明清以降,砚台的雕饰日趋复杂,选材愈加广泛,造型也越发多样,更是出现了不少纯作赏玩的砚。这一时期,各地砚匠在雕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流派,清宫造办处制作的砚台被称作“宫作”,而兴盛于苏州地区的被称作“苏派”。苏派砚雕以构思巧妙、精雕细作而见长,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苏派砚雕传承经久不衰,清代顾二娘、近代陈端友(常熟人)等都堪称翘楚,至当代亦有发展与创新,常熟非遗传承人王介玉,私淑陈端友,是苏派砚雕的重要代表。

清 俞樾隶书“汉砚唐琴之室”横幅 常熟博物馆藏


 

清 寿谷款 学堂童戏图扇页 常熟博物馆藏


 

清 陈焕 兰亭修禊图扇页 常熟博物馆藏


常熟博物馆藏砚一百余方,涵盖西晋自宋乃至近现代,其中不乏名品佳作,如西晋青瓷三蹄足圆形砚、宋抄手端砚、明胡俨款神骥图鱼脑冻端砚、清孙原湘铭蕉叶白端砚、清绞釉云龙纹瓷砚、近代陈端友刻仿古铜爵纹端砚等。此次展览特遴选苏派砚雕佳作40余方。

展览海报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30日。

(本文资料据常熟博物馆提供。)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