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不创新,即灭亡”吗(6)

世界500强的创新魔方 作者:(美)迈克尔·劳德


管理理论市场确实比变幻无常的金融市场本身更加不具逻辑性、客观性。管理者们竞相采纳依次出现的每种最新的创新意识,可结果往往令人失望,而导致幻想破灭。于是,每一种创新意识都丧失了其光彩,而且人们对所有所谓创新方法的创新热情也减少了。

上述每一种方法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从创造发明到投入市场的一种更加实际而具体的途径:从创新中创造和获取价值的指南。每种方法都为创新提供了一种简单而诱人的模式,而非一个更为复杂的清单,里面罗列着许多重大的决定和选择。每一例通常都会先找一两个企业作为其他企业的效仿对象。事实上,的确有很多管理者非常踊跃地模仿这些榜样并采纳了指导意见。

风险投资并不是灵丹妙药随着创新热情的高涨,风险投资迅速成为人们盲目选用的方法。如果列入《财富》 00强的企业守旧僵化,那么要想与刚开始创业但却迅速成长着的企业竞争,就得进行风险投资。方法很简单:将硅谷的年轻活力带入到呆板的企业官僚主义中——将同样的活力与精力、想象与智慧、动力与激励内化到本企业中。要充分利用风险资本的力量与原理,利用依靠 Java技术进行创新研究的臭鼬工作组以及企业孵化器产生的创意成就与潜在价值,以及利用其余所有内创业精神必然带来的优秀成果。引入硅谷精神的目标是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脑力,发掘其身上潜在的创业精神。对于企业旧的官僚制度和企业文化,企业员工不是感到非常满意就是彻底失望。快做一个名副其实的风险投资资本家吧!建立自主权,设置激励性奖励机制,给员工以充分的自由。让他们酝酿出大量真正的创新想法,并观察其发展。然后,筛除那些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创新,同时着重培养那些健全的创新想法——就像是在温室里的一个依靠风险资本的企业家一样适者生存。

很多风险投资的鼓吹者不只是推荐这种简单的内创业精神。他们提倡企业要超越自身组织和财务上的界限。不要仅仅像一个风险资本家那样行事,不要徒有风险资本家之名,而要利用企业资金投入自己的风险投资基金中。尤其在 0世纪0年代后期,更多的企业领导人开始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沙册路(Sand Hill Road)的风险投资能够名利双收。”那么,我们自己也在公司内外广泛网罗有助于公司战略和财务的新想法吧——无论它们来自何处。非我发明( Not Invented Here,NIH)成为了一种资产,而非鸡肋。让我们为所有这些无论来自公司内部还是外部的想法出资,并像任何一个精明的风险资本家那样去管理这些投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