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别人的事情感兴趣

赢在销售力 作者:黑幼龙


 

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伟大的业务员,名字叫做吉拉德。他在1963~1977年的车辆销售生涯中,卖出了13 001辆车,最高纪录是在一年中卖出1 425辆车。

吉拉德出名后,有很多人想学习他的销售秘诀。有一位作家就希望能贴身采访,看看他一天都在做什么。

结果这位作家发现,吉拉德整天花在卖车上的时间其实很少,但是却忙得不得了。满满的行程中,不是这个客户有乔迁之喜,要去祝贺一番,就是那个客户的小孩满月要受洗,他要去教堂观礼。

作家说:“吉拉德先生,我发现你花很少时间做销售。”吉拉德说:“没错。可是我能做出很好的成绩,主要是因为我对别人的事情都很感兴趣,很关心,所以大家都会支持我。”

业务人员如果能培养吉拉德这种态度,对别人很关心,很感兴趣,别人自然也会对你感兴趣,很多人就会找你打交道。

在“真诚地以他人的角度了解一切”中,“真诚”是关键。你必须发自内心去关怀别人,才能真正产生将心比心的效果。

在《赢在影响力》中,曾经提过陈慧君的故事。陈慧君是卡内基训练初期的毕业学员,当时是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有一次经人介绍,她认识了一位集团的总裁,一年半后,陈慧君和总裁成交了一笔1.2亿元新台币的最高单价保单。

有人问这位总裁:“为什么你会把如此重要的保单交给这位业务员呢?”总裁说:“陈慧君是一位不像业务员的业务员。她不像其他人那样紧迫逼人,一直希望能从我身上得到好处。从陈慧君身上,我可以感受到她是真的关心我,对我的事业和个人很感兴趣。把保单交给她,我觉得有保障。”

你能为客户做什么?

前面提到了四大法门做起来都不难,重要的是,你必须按部就班地落实,才能真正产生效果。

以卡内基训练为例,长达90年的累积,在业务方面也发展出一套方法。业务人员要接触客户时,一开始会说:“我不太确定这门课程是不是适合你,我的建议是,让我们一起找个时间来喝一杯咖啡,我会请教你一些问题,了解你的状况,大概会占用你30分钟的时间。如果经过充分的沟通,你认为课程很适合,我会很欢迎你自行报名参加;如果课程不适合,我也会马上告诉你。你觉得怎么样?”

这一套行之有年、中外通用的脚本设计得很好,因为它是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的说法,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许多业务员后来都不落实执行。我有个同事林雪花,就一直确实按照所有卡内基训练规定的步骤,先约见客户,然后和客户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以问问题的方式发掘客户的需求,业绩当然很不错。

林雪花后来有机会被公司调到美国洛杉矶实习,当地的卡内基训练负责人就给了她一些失去联系的客户名单,请她打电话一个一个联络。林雪花的英文不算特别好,于是她就把这套脚本的英文版背下来,而且背得很纯熟。每打一通电话,她就认真地把每个字讲一遍,不但经常帮当地的业务员约到客户,有时还能成交。

林雪花实习期满要回台湾时,当地负责人还向我们再三强调:“如果以后雪花有机会再来美国,请一定通知我,因为我要雇用她。”

回到台湾后,林雪花已经是我们公认的业务高手。记得有一次,她约到一位客户,问了许多问题,和客户聊着聊着,最后说:“如果有一门课程,可以帮你解决这些问题,达成自己的目标,你愿不愿意每周花一个晚上的时间来上课呢?”

客户说:“好,我愿意。”然后签了报名表,很开心地离开了。

走到电梯口,客户折回来说:“对不起,我好像忘了问,这门课程叫什么名字,要上几次?”于是我们就开玩笑说,雪花有催眠师的功力。

林雪花的例子再次印证了我先前的说法,只要你懂得问问题,了解客户,找到他的需求,有时候甚至你对产品还只字未提,客户就已经决定购买了,这可算是最高明的销售技巧。

知名的销售大师齐格勒指出:“销售工作,说困难很困难,但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业务员得找出客户想买什么,然后帮助他买到他所需要的东西。”

肯尼迪总统有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我想改成“不要问客户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客户做什么”,并把它送给所有为工作打拼的业务员。

当你遇到任何销售工作上的困难,试着真诚地站在客户的立场来看事情,换个角度,世界将大不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