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节:领袖本色——掌控力(2)

掌控力 作者:吴宏彪


掌控力对于领导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种能力,是领导者把握中心、驾驭全局的重要体现。做好领导者,首先要做好一个掌控者。而掌控始于规划,这是掌控的前提条件,也就是通过控制关键因素来控制全局,一个领导者的主要责任是确立目标,选择战略和进行重大决策。

对于领导者来说,不必注意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只需要注意那些对全局有重要意义的因素。对关键因素的控制,不仅能够使领导者集中精力,还能够提高控制的效率,以最少的投入把握对计划的偏离情况,提高控制的效力。规划的本质是将未来带到现在,这样就可以通过现在的行为对未来产生控制。这些规划一般都由领导者、管理者来做出的。首先,要对组织团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进而制订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对于组织机构来说,掌控的基本目的是防止工作出现偏差,需要将实际工作的进展与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计划不仅为实际工作提供了行动路线,也为后续的控制工作奠定了基础。在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其实施问题,还要考虑后续控制工作的需要。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既要面对现实,又要想到未来,既重视眼前利益又要关注长远发展。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前进的过程总会遇到困难和风险,如果事先一点准备都没有,就会感到措手不及、惊慌失措、全盘皆乱,而掌控力的发挥就是形成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力,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然而掌控力的发挥不是仅在开始阶段进行规划,我们前面提到过, 掌控力是对全局的把握和控制,第一步是在实际工作开始之前,对事物发展的预测,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目标对象的合理发展,此为前馈掌控。第二步是在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现场的监督和指导,此为现场掌控。第三步是反馈掌控,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更好地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积累经验和教训,调整、完善下一步的目标和计划。

“掌控力”一词看似简单,其中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它首先要求领导者制定计划、目标,组织指挥别人去实现既定目标与计划,总揽全局,把握远近,对所在群体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对这一整体的兴衰、安危、前途进行规划与发展,要求辨别方向,判断前进道路的走向;同时还要求具有调动、协调能力,面对八面来风,依然镇静自若,身处各种矛盾与困惑中,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在特殊的形势下依然能够掌控局面,做到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体的利益。掌控力是作为领导者的一类人所独具的一种内在素质,是领导者的本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