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节:领袖本色——掌控力(4)

掌控力 作者:吴宏彪


面对发展迅速、复杂多变和充满生存威胁的环境,太多的所谓领导者因为无法承担各种风险而日渐陨落。新技术一个又一个地如雨后春笋般地产生,与之相伴的是不断涌现的大量信息,而这些信息的传递速度变得越来越快。

随着技术进步的推动,几乎所有事物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并且日渐精密。而我们的领导的水平呢,其表现却是差强人意。那些水平一般的领导者往往分不清什么是有用的信息、什么是没用的信息,即使能分清,也不知道如何利用有用的信息,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在信息失效之前对它们进行适当的处理。

人们面对信息的样子就像一个用嘴对着高压水龙头喝水的人,面对大量涌现的信息应接不暇。因此,今天的领导者们常常会出现差强人意的表现,如畏惧风险、压力过大、缺乏诚信、不够专注、缺乏个人责任感、没有创造力,更为重要的是无法达成预期结果。

所以作为一个真正有掌控力的领袖人物,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就个人方面来说,具有高度的自我认知能力,清楚自己的价值、持有的信念、深层次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构想,并且能把这些东西清楚地表述出来。意识超前、目光长远,对未来持正面、积极、乐观的态度。值得信赖,能力强、言行一致,众人对他们的能力和品格深信不疑。

其次,就团体方面来说,善于鼓舞人心,倾听他人的声音,喜欢并且擅长和人打交道,对人有真诚的爱,能够从每个人身上找出那些共同的愿望,为团队、组织确定一致的目标,并且使这个目标鲜活起来,让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参与目标构建、实现的过程,从其中看到自己。具体来说,有掌控力的领袖人物需要做到以下这些方面:

要充满活力,好奇心强,渴望不断获得新知识; 要做事专注,有勇气,承担最艰巨的任务、不怕冒险;

要有条理,着眼于全局,系统地考虑问题并组织协调各种行为; 要善于提供支持和帮助,互相协助、自我领导、增强认同感强,想点子、拿主意,真正有掌控力的领导者应该是组织成员的思想领袖,他能够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并且总是形成新的、与以往不同的观念、方法并树立新的目标;

要确定组织的远景规划,真正有掌控力的领导者能将所有的好点子和可能性融会到一起,并将其融入组织的战略目标中;要制订计划,确定从起点到目标的最优路线; 组织和带领团队,招募合适的组织成员、安排成员各就其位,鼓励成员勇往直前,从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要知人善任,使组织内部职责分明、各司其职,提高组织成员的责任感、义务感,最终达成理想结果。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作为一家中国企业,能发展成为全球化的企业自是难得,海尔获得了美国《商业周刊》“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的殊荣,位列中国家电企业榜首,其关键人物就是张瑞敏。他以全球化的视野、谦卑的格局、创新的管理及创业家的精神,成为中国式管理的典范。

海尔从上到下,不管是集团董事还是工厂员工始终坚持“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它以不断求变、变中求胜的企业文化,由小、中、大型企业成长为超大型集团,在工厂制造、品牌建立、服务制胜、全球服务到管理中不断创新、进步。根据市场需求来组建项目团队,快速反映市场的变化,贴近客户的心声,满足顾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而且海尔为了让每位员工找到自己的长处,并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客户创造高附加值,做出最大的贡献,建立以成果为核心,以顾客满意为重心,强调贡献度与自己的薪酬紧密结合,团队与个人绩效并重的考核体系,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贡献,贡献人人有,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脑子有目标”,不分工厂员工、主管、厂长、主管、董事,人人挑起构筑高绩效的责任,并做出最大的贡献。

短短的二十年,海尔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工厂,成长为现今的全球性跨国集团,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关键在于他们坚持了共同的价值观,有目的、有条理、有系统地经营企业。而作为领导者的张瑞敏更是功不可没,他自觉遵守企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把企业利益与顾客利益、社会利益高度统一起来,制定合理的政策和目标,视野开阔,给予员工充分自由与机会,不断进取,最终实现企业目标。可见,掌控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深层次的个人能量,将会转化成某种超乎寻常的内在驱动力,推动着前进的风帆,驶向理想的彼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