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节:深刻敏锐的洞察力(1)

掌控力 作者:吴宏彪


第三章 深刻敏锐的洞察力

第 一 节 慧眼识人才的眼力

一切竞争,说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当今世界各国,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已经成为国际活动中的新的价值观。重视人才,重用人才,已经成为中外商界的共识。怎样识别人才,选拔人才;怎样使用人才,沟通情感,都已成为许多商家、企业家认真思索并且正在实践的重大问题。

世界上第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无论任何事情的实现与成就,无不需要人的聪明和智慧。人才是领导者的珍宝。善用人才,善用头脑,一直是作为领导者的成功智慧。

在我们战国时期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天,齐国的齐威王与魏国的魏惠王一起到郊外打猎,魏惠王一脸傲气地问齐威王道:“齐兄,你身为一国之君,肯定有收藏的宝物吧?”

齐威王干脆地回答:“没有。”

魏惠王说:“像我这样的小国,我都收藏了十颗珍珠,它们一起发出的光芒可以照亮12辆车子。而你们堂堂齐国,何以连一件珍宝都没有?”

齐威王微微一动,悠悠地说:“我有一些珍宝,但是跟你所说的珍宝不一样。我有一个臣子叫檀子,我派他驻守高唐,这样北方的赵人不敢来打鱼;另有一个臣子叫黔夫,我派他驻守徐州,能管理徐州那里四方往来的百姓7000多户;我还有一个臣子叫种首,我派他防备盗贼,百姓可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像这样的珍宝,它的光辉可以照亮千里,何止你说的12辆车子?”

人才真是最宝贵的珍宝!齐威王的一席话,着实道出了齐国富强的原因。

德才兴邦,德才兴业。我国古代许多领导者,本身并没有什么高超的本领,但因为能够利用人才,从而能够成就一番伟业。齐桓公有了管仲,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刘邦有了萧何、韩信,最后击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刘备有了诸葛亮,摆脱了寄人篱下的困境,入主巴蜀,成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近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崛起、德国的复兴,在国际范围内引起很大的震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迹?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两个国家都拥有大量的人才,并且每一个人才都得到了尊重。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一直重视国民的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而德国在“二战”之后虽然元气大伤,但是人才还在,科技还在,知识是谁都偷不去的,所以日本和德国很快就复兴了,并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事实证明,凡是能够率领所在群体不断取得胜利、走向发展的领导者,都能够知贤、推贤、引贤、用贤。

用人是领导者识人的目的,用得是否得当是知人善任的关键。“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然而,要做到任贤使能谈何容易。有的人在一个地方是一根草,换到另一个地方成了一个宝。同样一个人,为何价值作用如此悬殊?

古往今来,多少兴衰、悲欢一再证明,用人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它需要了不起的睿智与洞察,一切领导者都应深谙此道。领导者要正确了解、认识别人,当然要有一定的方法。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才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鉴别的标准不断改变,如何评价、辨别,各有不同。不过,从根本上看,识人的标准还是有一些共同之处的,或者说存在一些共同准则不容忽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