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节:足智多谋的决断力(8)

掌控力 作者:吴宏彪


南怀瑾先生经常说:“历史上的伟人,第一等智慧的领导者,晓得下一步是怎么变,便领导人家跟着变,永远站在变的前头;第二等人是应变,你变我也变,跟着变;第三等人是人家变了以后,他还站在原地不动,人都走过去了他在后边骂:‘格老子你变得那么快,我还没有准备你就先变了!’三字经六字经都出口啦,像搭公共汽车一样,骂了半天,公共汽车已经走到中途啦,他还在骂。这一类的人到处都是,竞选失败了,做生意失败了,都是这样,一直在骂别人。所以大家都要做第一等人。知道怎么变,等它变到了,你已经在那里等着了。”做人应当这样,你必须想着法子变出新花样,想出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玩意儿,也就是说,人生必须不断创造和创新,否则没有发展。不发展,别人进步了,就意味着你落后,意味着你被社会淘汰,意味着被人超过去,甚至意味着被人家“取而代之”!

中国有句老话:不进则退。不求上进的人势必要被后来者超越。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如果不求上进,也势必会影响到组织的发展。

因此,领导者要尽量追求进步方可进步。在每一行中只有精益求精的人才能升迁。真正的领导人其实非常缺乏,人们的惰性以及安于现状的心态时常出来阻碍前进的脚步。想要加入领导者的行列,就必须要有上进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

现代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激烈的角逐和竞争使社会变化迅速异常。现代社会变化的速度,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变化多端的社会,需要人们具有最灵活、最敏捷的应变能力,审时度势,纵观全局,于千头万绪之中找出关键所在,权衡利弊,及时做出可行、有效的决断。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素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存能力。谁能最及时地正确洞察社会的变化,并能最迅速地做出反应,谁就将走在前头。而头脑封闭、反应迟钝、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人,会一再地坐失良机。不能深察明辨、盲目轻率地追随变化潮流的人,也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造成决策的失误。

在时势变化时,你不能跟不上“节拍”,应当以变应变,寻找出路,不然你会处于被动地位。所以,领导必须能顺应时势,善于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这是领导适应现实的一种方法。当今社会,各种事物都是飞速发展变化的,因此深处其中的人,也应审时度势,顺势而变才能取得成功。

那么怎样做才是适应多变的社会形势呢?

首先,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对变化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新的生活潮流如同长江之水一浪推一浪,滔滔不绝。如果以迟钝的、保守的眼光看待今天的生活,就势必会被不断向前的生活新潮流远远抛在后面,从而成为一个“不识时务”或“不合时宜”的人。

其次,在心智上要有高度的灵活性,不拘泥于任何程式、习惯和经验,不受任何既定的思路和方案的束缚,随时拿出新的招数来应付新的情况,以快速的心理反应来对付快速变化的形势。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沿着自己的思路全面思考,立体钻研。锲而不舍是传统社会的成功经验。在高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对目标的追求也需要锲而不舍,但方法、途径却不一定非要锲而不舍不可。过分强调“锲而不舍”,就有陷入呆板和僵化的危险,“一条道走到黑”。

有时候灵活转移却比锲而不舍有着更大的意义。因为现代社会变化太快了,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深钻,钻得越久,离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相距就有可能越远。

当然,这里并不是提倡见异思迁,做一件事三分钟热度,频繁地转移目标。我们主张的是志向和兴趣的战略性转移,也就是说,应当根据自己对现实环境的新的认知水平,结合自己的条件,发挥个性所具有的自我调节的能动作用,不断地重新校正和确定方向,选择途径,以顺应新的社会现实。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跻身于强者行列的,多数并不是固执己见、撞了南墙不回头的人,而是思路灵活,知其不可便赶快转向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