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始终瞄准最高领奖台(2)

芯故事 心感动:英特尔企业文化的力量 作者:裴晓风


比如我在工作经常使用的分析仪器———透射电子显微镜,就需要其他技术人员来制作样品。刚到英特尔时,因为英语还不是很好,又是刚刚从学术界转到工业界,所以我和其他同事沟通还不是特别顺畅,对团队合作的理解也不是很全面。在和团队沟通中,采取的方式很简单,遇到问题就是直接的一“ No冶了之。看到技术人员做的样品不满意,一般是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就很主观地做出批评,后来我意识到,这一简单粗暴的方式只能挫伤别人的积极性。此后,经过老板和团队的引导,我意识到通过有效沟通,激发团队每一成员工作热情的重要性,于是尝试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很快,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不仅大幅度提高了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的成功率,而且还做出了很多技术难度很大的样品。这为我们及时地为工厂找出引起产品瑕疵的根源提供了重要保证。这件事让我深刻理解了公司倡导的团队精神,也学会了感恩,时常告诫自己 “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感谢每一个队员平凡的工作,是他们的工作为我赢得了荣耀。与他们共同分享荣誉,才是团队和谐的表现冶。

不久,作为材料分析领域的专家,我开始尝试组建英特尔全球的实验室专家队伍———ANALYTICAL SWAT TEAM(分析“特警冶队),这个团队将主要帮助英特尔全球的芯片和封装工厂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当我带领团队帮助上海封装厂解决生产难题时,发现中国员工的资质普遍比较浅,由此我意识到中国的工厂由于运营时间短,尚未建立起人才优势。这激发了我深藏于心的报国热情,于是开始考虑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尽快传递给国内的员工,帮助更多的本土年轻工程师快速成长。 

·瞄准更高的领奖台·

因为内心始终有一份荣誉感在驱动着自己前行,所以即使身在异国他乡,我也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为中国人争取荣誉。 2005年,我参加了英特尔新墨西哥州技术年会,以一篇《电子衍射在芯片缺陷中的分析应用》获得最佳论文奖。作为一名华人,能得到此次年会最高的技术方面的奖项,我心里无比自豪。

当站在台上领取最高论文奖时,我就在想“下一个领奖台在哪里呢?

也许是赤子之心冥冥中的指引,很快大连 FAB68成为我心中的下一个领奖台。 2007年大连芯片厂项目刚启动,我就感到激情满怀,开始亲自组建中国本土的技术团队,参与到工厂的建设中来。起初,项目基本是一片空白,我奔波在上海、北京、大连三地招兵买马,前前后后从上千个人中一路选将,组建出了一支 35人的精英团队,其中的一部分人到美国参加了为期 9个月的技术培训。

团队组建起来了,但是我感觉肩上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因为团队中大多数员工是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项目经验,乃至项目意识。我必须从基础做起,不厌其烦地做“现场培训冶,告诉新人们如何适应工厂工作的节奏,如何有规划地做事,如何适应公司各项计划的调整,如何与时俱进地不断调整自己,如何尽快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同时,为了帮助新员工们养成好的工作习惯,保障工作质量和进度,除了言传身教之外,我还给团队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规范,并逐渐把目光投向了团队奖。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苦心经营冶的效果也已经显现,我的团队已经成为 Fab68的 “明星团队冶,如愿以偿地连续两个季度获得工厂最高荣誉奖项。而今,大连芯片厂终于在亿万人的期盼中顺利投产,而我能够投身祖国的怀抱,为大连工厂贡献力量,更是自己最大的荣耀。大连芯片厂的运行———这一项中国高端制造领域中里程碑似的成就———也成为我心中的最高奖项。

徐友仁摇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实验室总监

徐友仁的英特尔历程,始终和荣耀相伴随。十五年的职业生涯,征程漫漫,无论是美国的艰辛开始,还是英特尔企业文化的耳濡目染,抑或是回馈祖国的努力付出,徐友仁一路走来,每一个脚步都踏实而严谨。随着大连厂的投产,始终心怀理想和赤子之情的徐友仁,也许又给自己树立了新的目标,而且一定会带领团队去赢得更大的荣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