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不存在的反讽

北京的腔调 作者:胡赳赳


讽刺就够了,这嘲弄面向书籍 留下出血的部分。

反讽是指反复讽刺还是反对讽刺呢?

正如刀是致人死亡还是救援, 这有待观察。至少,反讽被理解 成一种比讽刺更尖锐的尖锐,使得 讽刺变得迟钝、游移,渐渐丧失 使用的范畴,不得不告老还乡 反讽的宝座就这样加固,取而代之 异乡人的面容,哈姆雷特的继父 凶手的亲情,建立在虚假事物之上 即使再真实,也是不可感的 在新批评家那里,反讽的学术意味 又被新的词所吞噬,人们称之吊诡 很难说反讽就是 表象与事实相反的一种表达方式。

一种神秘的反讽,带有恐怖色彩,是 修辞学中的鬼片。这就是吊诡么?

其诡计多端到了QIN 竹难书的地步 再深入一步,就要祭出“祛魅”了 它使世界退场,揭开面纱 上帝死了,找女人要带上皮鞭 贱客统治世界。一生都在动物性的 055 命运之中随风摇摆。童贞与淫乱只是 观念的不同,而孤独与从众也只是 思维的发源的速度,不曾平齐 生理上的神经元和触点带动的生物电 发出了能量不一的信号。

本质上,我从未获取过自己 要意识到我必须经过孩童期的训练 方告存在,并且在以后的撞击中 经常容易晕头转向,成为反讽的目标 男人们都是有矢的,学者们则不 他们修剪自己的羽毛。这种媚态 遍布自然界的丛林,如今滥觞于 女人的毛发之中。后现代之后 几无理论,能比一个人的内心更空白 等待洁白的日出,亲吻它 变成白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