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第一次上市:1973-1989年(4)

百年利丰(第二版) 作者:冯邦彦


这是公司首次从专业的角度,应用现代西方管理技术去检查整个系统的运作。”在这次考察中,冯国经、冯国纶兄弟发现:公司的内部结构缺乏有系统的组织,无法保证高效率的工作和完善的管理;公司的所有部门都缺乏计划及财政预算,会计部门的工作只是列出公司的销售额,提供盈亏数字;整个企业严重缺乏专业人士及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当时,利丰有100多名职员,但素质平庸,各部门经理虽然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但大都缺乏大学学历。由于公司没有制定薪金制度,职员薪金水平不合理,以致职员的更替率很高,无法留住优秀人才。

冯汉柱回忆说:

既然发现了问题所在,国经和国纶随即着手策划解决的方法,推行改革。最初的一项转变,就是强调各个部门制定目标的重要性。会计部需要进一步提供充足的资料、销售报告、部门存利和每月报告,以便让部门经理评核各个部门的表现,如有错误便于及时纠正。部门财政预算更不可缺少,预算能帮助7个产品组评估其销售量、盈利情况、人事需求和成本控制,并让他们明了自身在公司整体运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公司对职员的薪酬、晋升机会及培训等方面也开始更加重视,并作出更有系统的调整,以求有更高的效率。为提高职员素质,利丰吸收了一批高学历、受过良好训练的职员。这些改革的实施历时两年,将利丰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冯国经、冯国纶兄弟认为,利丰如果要从一家传统的家族公司,成功发展为现代化企业,迎接未来的挑战,最重要及唯一的途径就是上市。冯国纶说:“当我刚从美国回来的时候,家族的成员控制着公司的主要职位,公司股东则是创办人的第二代——8位在世成员的子女。但是,到了第三代,仅作为股东已经不能取得很多利益,必须全身投入这项事业之中。一些表兄弟姐妹也曾经加入利丰,但不感兴趣。”当时,利丰仍然是一家传统的家族企业。所谓“传统的意思,是指公司的存在价值主要是为家族服务,假如想在家族中受益,就要变成公司的成员,在公司里工作,取得固定的收入和花红”Ibid,p70。利丰的股权相当分散,其中冯慕英、冯汉柱、李冯丽华所持股权稍多,公司没有规范的管理,也没有固定的派息计划,谁在公司打工谁才有收入及花红。冯氏第三代35人中,大部分对加入公司缺乏兴趣,有的喜欢从事专业或银行工作,有的喜欢进入政府机构,有的则计划移居海外。即使那些愿意承继父业的,亦未必能够成功应付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的行情及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冯国经、冯国纶兄弟建议将利丰上市。冯国纶对冯汉柱说:“如果你想这家公司继续繁荣下去,你就应该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要做到这一步,必须使公司成为一家公众上市公司。”冯国经兄弟希望以上市作为催化剂,打破旧有的管理模式,将所有权与管理权分开,实行专业化和现代化管理。冯国纶指出:“从利丰的角度看,上市有多项好处:首先,上市使利丰受到公众的监督,从而令股东得益;其次,公司上市后将制定长远的股息政策,使股东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再次,上市使公司的股权有了市价,公司股东的资产具有流动性;最后,上市后作为一家公众公司,有利于吸引有能力的人才加入公司,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他表示,利丰上市并不看重从股市集资的作用,因为当时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

为此,冯氏家族成员专门召开了一次内部家庭会议讨论冯国经、冯国纶兄弟的上市建议。有部分家族成员反对上市,但上市建议得到利丰董事局主席冯慕英和董事总经理冯汉柱的支持。作为“大哥”的冯慕英尽管患病在身,但仍参加会议,并站起来表态支持利丰上市。冯氏家族中不少成员也欢迎利丰上市的决定,这样他们可以作为优先股股东取得红利,可以通过持有股份,定期收取股息,但不再参与企业的管理。结果,会议决定利丰应积极筹备上市事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