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追逐高盛 作者:(美)苏珊·麦吉


早在21世纪初,华尔街上的这些著名投资银行都心知肚明,即使自己能做出轰动一时的上市或者并购项目,成为华尔街的超级巨星,也不一定能在放缓的经济大环境里让自己的股东们高兴。这些投资银行都是公开交易的上市公司,虽然金融市场天生是有周期性的,但投资银行必须有稳定持续且不断增长的利润来面对它们的投资人。帮助企业客户上市从而赚取服务费的总额,很大程度上要受该企业上市之后的财务表现影响,这部分收入并不能让银行的投资人开心多久。很快华尔街上的众多投行的首要工作不再是帮助它们的客户管理资产、清算债权、处理交易,而是去开发一个又一个创新金融产品。

21世纪伊始,互联网泡沫时代非常难堪地结束了。在狂欢之后的寂静里,华尔街的高级决策者们在反思,突然之间他们发现,在20世纪这整整100年里,他们辛辛苦苦作为看门人为其客户提供各种审慎的金融中介服务,收取各种各样的服务费作为赢利的主要手段。然而和这几年的网络泡沫繁荣相比,之前的整个世纪都像什么活也没干似的。在过去的几年里,华尔街快速地帮助像世通公司和AT&T这样的科技企业上市,上市之后再进行债务融资,再转成股权,好一阵忙活。并且通过帮助思科网络或捷迪讯这样的企业在市场中兼并新兴公司而赚了无数服务费。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参与了网络时代的银行家无法淡忘当时的辉煌,他们认为那是一段对于投资银行家来说最经典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期里,我们一直在做我们最擅长做的事情,比以往任何时候做得都更有效率,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赚了更多的钱,”资深高科技及通信技术行业投资银行家拉里·麦克因尼斯回忆说。

对于这个黄金时期,投资银行的股东们自然非常满意。1999年,股票经纪公司年平均股本回报率高达。高盛公司在1999年之前在加州硅谷连办公室都没有,却依旧能在承销科技股这个战场上遥遥领先,在同年达到的年回报率,高盛又一次让华尔街的同行们艳羡无比。这种全行业的欢欣情绪随着泡沫的不断膨胀也在不断加强。一直高扬的利润率已经悄然地改变了华尔街的核心业务模式。网景公司的上市则是彻底地改变了游戏规则。华尔街通过赚取金融业务的服务费所获得的利润率完全不能和制造高风险引发投机者的投资狂潮相提并论。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华尔街开始变本加厉,不断地制造热点把高风险、不成熟的企业推上市,而这些企业大多是刚刚成立没几个月,或是自从成立以来没有赚到过任何净利润的公司。比如高盛主持了一家叫做Webvan的杂货快递公司的上市项目,这家公司上市之后没多久就倒闭了。美林同样也推进了宠物在线的上市,而这家公司上市之后也没有活过10个月就破产了。在那时,华尔街的首要任务已经变成赚大钱、让自己的股东开心,所以他们刻意寻找对于投资人来说风险极高的投机项目,而这些风险极高的项目对于投资银行来说是最有利可图的。

华尔街在1995年之前年平均交易收费(包括股票和债券承销以及各种顾问费)总是徘徊在119万美元左右,到了1998年这个数字升到了148万美元,到了1999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81万美元,2000年则提高到203万美元。1998~2000年,投资银行平均发放的奖金数翻了一倍,人均奖金数字首次超过了10万美元。高盛在2000年一年之间,做了63个上市项目,赚了245亿美元的费用。截至2000年年底,这63个项目中2/3的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已经远远低于其首发价。可是到了这个时候,投资银行是绝不会把服务费退还给它们的企业客户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