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创新就等于死亡(1)

追逐高盛 作者:(美)苏珊·麦吉


在《机构投资者》杂志庆祝创刊40周年的豪华晚宴上,收购公司巨头KKR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当晚的获奖者之一亨利·克拉维斯,被誉为“华尔街的40个传奇”之一。(这40个传奇中也包括所罗门兄弟公司的约翰·古特弗罗因德。)在克拉维斯的演讲里,他给予了“垃圾股之王” 迈克尔·米尔肯极高的评价。克拉维斯说,如果没有米尔肯,KKR根本没机会做成那些让KKR一举成名的大交易,而KKR的整个收购业务部门也不会被创建(这个收购业务部门在2006年仅在美国境内的交易总量就高达3 570亿美元,为华尔街各大投资银行都带来了高额的服务费收益)。克拉维斯后来高声邀请米尔肯起立,接受来自华尔街最顶端的那些人的集体鼓掌和欢呼,在大家的不断叫好声中,在宴会厅中区席位上坐着的米尔肯慢慢地站了起来,接受了大家对他的敬意。

在20世纪80年代,创新产品成了华尔街投行手里的唯一法门,可以用来实现其和高盛或摩根士丹利这样的巨头平起平坐的梦想。正因为如此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拉涅里开创了各种“类债券产品”,迈克尔·米尔肯通过创新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变成现在如雷贯耳的德崇证券公司。1970年,当迈克尔·米尔肯刚加入这家公司作为一名一线债券销售员时,那时的公司还只是一个总部设在费城,名叫德雷克赛尔费尔斯通的小公司。这家公司在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颁布之前一直与摩根有合作关系,法案颁布后,这家公司也和华尔街上类似的小型金融机构一样,经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时期,一直在走下坡路。迈克尔·米尔肯加入公司三年后,一家规模更小但是收益较佳的投资银行收购了这个公司。合并后的公司老总I·W·伯纳姆很快发现迈克尔·米尔肯是整个公司里最聪明的交易员,而当时他正打算离开公司,原因是他的上级经理不肯分配给他足够的资金支持交易。伯纳姆立即亲自拨给米尔肯200万美元的资金,而米尔肯也没让伯纳姆失望,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他把这200万美元翻了一番,而伯纳姆则把这400万美元留给了米尔肯作为本金继续交易。到了后来伯纳姆和米尔肯甚至达成了一个在当时的华尔街非常少见的利润分配协议,米尔肯可以在扣除所有交易成本后,自己拿走其投资净利润的35%。“不论对于公司来说,还是对于米尔肯本人,这么做都是非常合适而且有益的。”米尔肯后来的老板弗雷德·约瑟夫回忆道,“这种做法激励了米尔肯的工作热情,有一年他做成了非常非常多的成功交易,为自己赚取了亿美元,而给我们带来的收益则是更大的数字。”

米尔肯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是垃圾债券的发明者,早在1909年,这种垃圾债券就以各种形式出现过。当时穆迪尝试给所有的铁路债券评级,很快它发现很多公司的信用级别不足,按当今华尔街行话来说,就是不够“投资级别”。米尔肯却把整个垃圾债券市场改变了,他意识到就像股票销售员在推销股票时要强调这个公司日后的发展前景一样,债券销售员在处理这些低信用级别的债券时也应该强调这些公司的历史和故事,才能让买方更好地了解这些公司。从表面来看,这些债券的确都是垃圾债券,这些公司的信用级别都很低,而且这些公司都有高额债务,它们的业务已经处于艰难时刻。但是米尔肯却透过表象看得更加深入。他对这些债券的看法是,正由于其信用级别低,意味着这类债券有着高于平均值的风险,所以其价格也相应的非常低,一是因为这些债券在市场上不够活跃,交易量极低;二是因为其垃圾债券的形象,使得买方对其估价与事实不相符,相对过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