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为什么要制作图片:视觉观念发展简史(5)

光与镜头:通往卓越影像之路 作者:(美)罗伯特·希尔施


1.4.3画意派摄影

19世纪90年代是手工制作方法如树脂重铬酸盐重印法等达到鼎盛的时期,这表明富于改革精神的摄影师们已经同艺术家尤其是画家一样可以对手中的工具运用自如了。这种摄影创作方法被画意派风格所推崇,在阿尔弗雷德·马斯凯尔(Alfred Maskell)的《照相凹版》(Photo Aquatint)和罗伯特·戴梦奇(Robert Demachy)的著作《树脂重铬酸盐制作过程》(The Gum Bichromate Process, 1897)中将此观点推到了巅峰地位。画意派摄影风格强调影像的氛围、形式大于主体内容本身,构图和影调的表达方式高于一切。运用柔焦镜头弱化细节,强化表面效果。画意派摄影拒绝被苛刻的摄影规则所束缚,这些感性的影像制作者们通过复杂的创作过程强调摄影不仅仅是一个机械运作的过程,它还可以被人所操控,因此是一种符合情理的视觉艺术形式。20世纪初期,画意派摄影观点多见于商业人像摄影中,其对结构美感的突出表现方法与直接摄影表现自然的宗旨完全不同。

1.4.4分离派摄影

在美国,画意派摄影之后便是分离派摄影,其代表人物是阿尔弗雷德·史蒂格里茨(Alfred Stieglitz)。为了探索摄影作为艺术表现形态的一种,他们尝试了多种摄影创作方法。

1.4.5直接摄影时代的到来

事实上,史蒂格里茨的直接摄影观念深受先锋派艺术家巴博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的影响。当时,史蒂格里茨的“291”画廊第一次展出了毕加索的绘画作品,之后他在其创办的摄影杂志《摄影作品》(Camera Work)中倡导直接摄影的美学观念。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在1916年前后的摄影作品成为直接摄影的典范。

斯特兰德成功地将涂绘抽象的概念引入到以倡导直接、焦点清晰以及不经操作为特征的直接摄影当中,他坚信摄影的魅力就在于其“纯粹客观性”,这是它与生俱来的属性,艺术摄影的重点应从后期处理转移到相机成像瞬间的创造以及保持更小范围的简化版画印制技术等问题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