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交往的深度

理解美国:美国文化指南 作者:(美)加里·阿尔滕


文化背景影响着人们在家庭以外与别人交往的密切程度。一些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喜欢建立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他们重视对别人的义务,想得到亲密无间的友谊。

美国人让很多意欲寻求密切交往关系的外国学生和来访者感到非常无奈。“美国人就是不知道该如何成为朋友,”很多外国来访者说,“你永远不会觉得你可以任何时候都去找他们,或者不管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帮助你”。

很多美国人的确有很多他们称之为挚友的人。与这些人他们可以谈论自己所关心的事情,而且对挚友有着特殊的亲密感和强烈的义务感。但是就像丹尼尔·艾克斯特(Daniel Akst)在他的文章“美国:孤独者的国度?”(America: Land of Loners, 这文章的名字就很惹眼)中说的,这种友谊相对不寻常,特别是在男人之间。美国人与他人所保持的所谓朋友关系中大部分充其量只能称之为“熟人”而已。在与熟人之间的关系中亲密程度与义务感就低了很多。美国人可能用“朋友”这个词表示更多的关系类型,对此外国来访者会觉得满头雾水。

美国人之间的关系通常是角色关系。另一方可能是室友、同学、邻居、同事、周末一起划船者、投球手,或者是老师。这些角色扮演者的行为都是可以预料的,他们只要按照人们所接受的角色概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美国人看来其他一切都是正常的。例如美国人只关注某个行业中他们要与之打交道的“一类人”的与其职业相关的情况,认为除此以外其行为的其他方面与自己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会计可以嗜烟、好酒、好色,但是如果他是个好会计,我可能用他,即使我不赞成他嗜烟、好酒、好色。他的私生活与他干会计的能力没有关系。

但公众人物如从政者、演员和运动员则另当别论,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这种例外就越来越明显了。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前纽约州州长艾略特·斯皮策、演员林赛·罗韩、高尔夫球手泰格·伍兹的丑闻只是其中的案例。他们的性丑闻或吸毒行为导致他们的事业至少受到短暂的挫折。

在美国,“分工式友谊”被认为带有中性的和正面的意义,至少带有中性的意义。“分工式友谊”的意思是美国人交的不是一起做所有事情的朋友,而是做某些具体事情的朋友。例如一起外出吃饭的朋友、一起运动的朋友、向其寻求建议的朋友。所有这些朋友关系的维系都需要一起做什么事情,只是在一起谈话,对美国人来说是不够的。正如前面所说,只是一起谈话是没有意义的,是浪费时间。美国人好像害怕与别人搅和在一起,避免依赖别人。而且他们也不想被别人依赖,当然直系亲属有可能例外。注意,很多美国自助类图书都是为了帮助那些太依赖别人的人和需要帮助的人获得自立(记住,美国人受到的教育就是要成为自力更生的人)。美国人遇到一个好像要与自己密切交往的新人可能会特别小心。“这个人想干什么?”“如果对方很难满足,我能全身而退吗?”

外国来访者应该意识到即使美国人之间也经常很难成为挚友,而并不只是与他们不熟悉的外国人难以成为挚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