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家庭和童年的神话(11)

少有人走的路4:心灵地图 作者:(美)托马斯·摩尔


故事中,德墨忒耳随即显露出神性,要求这一家人建造祀奉她的庙宇,于是她从凡人保姆回归到受人尊崇的女神身份。每个人都可以在心中为母性建造一座庙宇,赋予我们生命中的母性一些神性的色彩。这样,每当我们发觉自己耽于为人之母、对别人的需求过度敏感时,就可以努力唤起母性之神,而不是自己勉强扮演德墨忒耳的角色。

就在放弃了凡人的保姆身份之后,德墨忒耳命令五谷与果实不再生长,使凡人的生存濒临绝境。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开始接触德墨忒耳的秘密——接受心灵深渊的诱惑,从而形成独立的个性之时,外部世界可能会丧失一部分的意义,正如大地不再长出五谷一样。德墨忒耳是农耕之神,代表了为我们提供衣食、满足我们基本生存需求的大自然。当我们沉溺于心灵受到的诱惑中时,大自然的外在影响就会削弱,而我们内心中的活动则开始占据主导。

故事发展到这里,德墨忒耳的做法给每个人都带来了痛苦,宙斯不得不出面仲裁,试图寻找妥协的方法。然而哈德斯坚持认为,他对珀耳塞福涅的占有是合法的,而德墨忒耳则不依不饶,一定要哈德斯把女儿送回阳世。宙斯派彩虹女神伊里斯去见德墨忒耳,求她回到诸神的居所,但伊里斯没能完成使命。于是宙斯轮番派出诸神,但诸神都无法说服德墨忒耳,让大地重新长出五谷。最后,宙斯派出最为擅长仲裁调停的赫耳墨斯,并要求哈德斯协助。

哈德斯“阴郁地笑了笑,没有违抗众神之王宙斯的谕旨”。他告诉珀耳塞福涅回到她母亲身边,但就在珀耳塞福涅离开之前,他劝服她吃下石榴子,这样她就永远不能彻底摆脱他。从此之后,珀耳塞福涅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必须跟哈德斯共度,其他时候则陪伴母亲。

我的一个学生曾指出,这正好是睡眠和清醒时间的比例。每天夜里从我们内心涌出的意象和情感,或许与白天并不相同,而且有时会格外清晰鲜明,令人不安。有些夜晚,在甜美的梦境中,我们会窥见那朵拥有一百个花冠、美得超凡脱俗的水仙花,但也可能感受到对黑暗冥府的恐惧。我们一生的时间里,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被司掌死亡的哈德斯管辖;我们也都曾感受过关系破裂、希望破灭、事业失败的痛楚。

要在代表阴暗死亡的哈德斯和代表蓬勃生命的德墨忒耳之间寻求和解,必须求助于赫耳墨斯——以他命名的“释经学”,也就是在寻常人生经历中发掘诗意的艺术。从赫耳墨斯式的观点出发,我们会发现,阴暗幽深的经验是可以与日常生活共存的。故事告诉我们,赫耳墨斯能够恢复“母亲之心”(她一心想让生命茁壮成长)和“女儿之心”(她一心向往未知世界,甚至宁愿放弃生命)之间的关系。在赫耳墨斯的帮助之下,我们可以“看透”抑郁和自毁倾向,玩火行为和不良癖好,然后探寻这些倾向是何种意义的表达,究竟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许多母亲都有这样的问题:过于关心孩子的幸福,把母亲的角色看得太重要,以至于不愿让孩子发展个性,养成与她们不同的独立人格。我常听到女人说,她们不想变得像母亲一样,也常听男人抱怨,他们不愿被母亲摆布。除开个人因素,我们会发现,这些情况都是德墨忒耳与珀耳塞福涅的神话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