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兴与象:关于原型的古老诠释

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修订本) 作者:傅道彬


第一章 兴与象:关于原型的古老诠释

引言

远古的历史在现代人的心目中仿佛是明灭摇曳难以捕捉的影子,显得苍茫而迷离。在向着文明日趋深入的历程里,人们普遍感到了精神的失落;返顾旧乡,缅怀家园,成为20世纪文化的一个相当重要的主题,于是人们研究的兴趣转向原始风俗的考察和地下文物的发掘。但当人们热衷于向大地深层叩问历史的时候,一位伟大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Carl G.Jung,1875—1961)却在人们的精神领域里开始了精神的考古,他找到了精神历史的积淀物——集体无意识。

荣格对集体无意识的发现无异于人类精神领域里的一次考古发掘。从集体无意识出发,荣格找到了我们同远古祖先的联系。在荣格看来,集体无意识正是凝缩与积淀了的人类历史和文化历史;远古的历史虽然消逝得无影无踪,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感觉世界的特殊符号——象征,却用最简洁的形式,贮存着人类远古那部惊心动魄的历史。文化的象征系统是一部残存的袖珍本的远古人类史。这样,集体无意识的发现便大大缩短了我们同历史的距离。

不过,对于更多的人来说,集体无意识所贮藏的人类历史,已难于理解,但难于理解不等于不可理解。值得庆幸的是,荣格并没有仅仅提出一堆玄奥的名词了事,他找到了集体无意识可经验、可证实的存在实体——原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