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作品集中国文学作品集路翎代表作

路翎代表作

路翎代表作

定 价:¥29.00

作 者: 中国现代文学馆编;朱珩青编选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丛编项: 自强文库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
标 签: 文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8015569 出版时间: 1999-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374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阶段的文学,其间跨度有30年左右。30年在一个国家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不过忽然而已,然而这30年的文学史却是不可忽视的。在惊天动地的时代巨变、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寻觅人生的辛苦遭逢中,不仅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传世之作,而且其文学主潮,从那时起,就为今天的中国文学积攒着激情和趋向,成为了今天中国文学的前奏。最早,五四新文学运动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这一时期的文学,不仅以白话文的倡导推进了文学向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的回归,而且在作品内容上,也和旧民主主义文学风貌迥异,即高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其中尤以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的创作影响巨大,一批优秀作家以其丰厚的创作实绩,推动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流派的形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了伟大的奠基与开创。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为口号提出并形成运动,特别是随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越来越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许多作家直接间接地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开始自觉地把文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武器。“左联”以外的进步作家,亦因其坚持人民的立场和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同样成就斐然,融会成进步的文学洪流,推动中国现代文学进入成熟阶段,使那时的文学呈现出繁荣、复杂、丰沛的格局。“七七”事变以后,家国危殆的局面更加激发了作家感时忧国的情怀。随着解放区的创立和发展,解放区文艺运动也蓬勃高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制定了革命文艺运动的路线和政策,深刻回答了“五四”以来革命文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的结果,使解放区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气象。与此同时,“国统区”的文学,虽然环境和条件均和解放区不同,但进步文艺界在鞭挞黑暗呼唤光明方面同样高潮迭起,奔涌着走向新中国,走向人民文艺的伟大会师。本书收入他的中篇小说5篇、短篇小说13篇、散文2篇。其中《嘉陵江畔的传奇》为第一次入集作品。路翎是胡风派的代表性小说家,笔下人物众多。主要是写处于生活绝境中的流浪汉,表现他们身上迸发的强悍力量和精神奴役的创伤。他所要的并小是历史事变的记录,而是历史事变下面的精神世界的汹涌的波澜和它们来根去向,是那火辣辣的心灵在历史命运这个无情的审判者面前搏斗的经验。

作者简介

  路翎小传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创造力的小说家之一的路翎,1923年1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仓米巷35号。名徐嗣兴,从母姓。生父赵震寰为保定医学院毕业,曾在仓米巷35号开过私人外科诊所。嗣兴有个妹妹徐爱玉,小其两岁。嗣兴3岁时,生父自杀。不久,全家迁南京。母亲的第二个丈夫名张济东。1927年路翎在南京莲花桥小学读书,1935年就读于江苏省立江宁中学。抗战爆发后,随家人逃难。1938年春,入重庆附近的四川中学(后改名为四川省国立第二中学)。同年夏,与同学组织《哨兵》文艺社,编辑合川县民营报纸《大声日报》副刊《哨兵》,同时给《时事新报》写稿,用的笔名为流烽、烽嵩等。1939年初,因故被学校开除,投稿《七月》,从此结识胡风,成为作家艺术生活的转折点。1940年《“要塞”退出以后》发表于《七月》,并逐渐成为《七月》的主要撰稿人之一。1942年写成中篇《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1944年完成《财主的儿女们》。全书79万字。同年8月,与余明英结婚。1946年完成《嘉陵江畔的传奇》。6月从四川回南京。第一个剧本《云雀》1947年写成,并在南京公演,胡风专程从上海赴宁观看演出。1948年写成长篇《燃烧的荒地》。南京解放后,在南京军管会文艺处工作,1950年调北京青年艺术剧院创作组。写剧本《英雄母亲》、《祖国在前进》。1952年调戏剧家协会《剧本》创作室。同年12月去朝鲜前线,次年7月回国,写成《初雪》、《洼地上的“战役”》等小说及多篇散文。因“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牵连,于1955年6月19日被捕。1964年1月,经保释出狱。由原单位发放一部分工资作生活费。由于多次写申诉书,于1965年11月再度被捕,第二次被投入监狱。1975年6月18日,从监狱释放回芳草地家中,受监督改造。1979年其“反革命”罪获平反,回原单位“剧协”。次年,“胡风集团案”平反,恢复原工资级别“文艺四级”。其旧作相继再版,如《财主的儿女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出版。反映朝鲜战争的长篇也以《战争,为了和平》的名字由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94年2月12日突发脑溢血,13日逝世,终年73岁。逝世前完成多部长篇小说,如《野鸭洼》、《英雄时代和英雄时代的诞生》。路翎是胡风派的代表性小说家,笔下人物众多。主要是写处于生活绝境中的流浪汉,表现他们身上迸发的强悍力量和精神奴役的创伤;另一类是写知识者,在宏大的背景中表现抗战前后知识分子的悲剧道路。路翎对现代心理小说也有实际的探索。作品主观色调强烈,在揭示人物灵魂的复杂性、丰富性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被公认为深受俄国文学的影响。路翎的一生是创造的一生,也是受难的一生,他在文学领域的独特贡献将永存人间。

图书目录

     目录
   中篇小说
    谷
    棺材
    罗大斗的一生
    两个流浪汉
    嘉陵江畔的传奇
   短篇小说
    “要塞”退出以后——
    一个年轻“经纪人”的遭遇
    契约
    人权
    可怜的父亲
    王家老太婆和她的小猪
    瞎子
    感情教育
    一封重要的来信
    幸福的人
    旅途
    老的和小的
    屈辱
    泡沫
   散文
    从重庆到南京
    危楼日记
    路翎小传
    路翎主要著作书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