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企业管理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

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

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

定 价:¥37.00

作 者: (澳)杨小凯,(澳)黄有光著;张玉纲译;张玉纲译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新制度经济学名著译丛
标 签: 宏观/微观经济学

ISBN: 9787505816770 出版时间: 1999-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538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拓展出古典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新框架。从目录中各编章的标题可见,这是一个新的统一的分析框架,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经济学、增长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比较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工业组织理论以及宏观经济学等领域。因此本书可以作为微观经济学研究生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上述领域课程的补充教材。...

作者简介

  黄有光黄有光:1942年生于马来西亚。1971年获得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80年被选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现任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讲座教授。>>更多作品

图书目录

     目 录
   布莱克致作者的信
   前言
   引论
   0.1分工演进与其他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0.2纯消费者与纯生产者之两分对于经济分析的意义
   03为什么经济学家把注意力从经济组织问题转向资源
    配置问题
   04经济分析框架的多样化
   第一编 专业化经济与专业化不经济
    1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1.1何谓经济分析框架
    1.2对框架质量的评价
    1.3本书中的框架
    2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
    2.1消费—生产者生产系统
    2.2多样化消费偏好和交易费用
    2.3个人决策问题
    2.4均衡及其比较静态分析
    2.5均衡的福利意义
    2.6我们框架中均衡的独特之处
    3通过讨价还价来定价
    3.1议价过程 对策行为 机会主义行为和内生交易
    费用
    3.2纳什议价模型
    3.3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内生交易费用
    3.4动态议价过程
    3.5动态议价对分工的影响
    3.6争取从分工得到比别人多的利益的竞争如何产生内
    生交易费用
    3.7人们如何用重复对策中的信誉来消除内生交易费用
    3.8为什么市场可以减少内生交易费用
    4信息不对称和内生交易费用
    4.1有信息不对称的动态对策
    4.2动态议价过程中的内生交易费用
    4.3看不见的手促进信息不对称和利用信息不对称产生
    分工经济之功能
   第二编 重新思考贸易理论和发展经济学
    5国际贸易为何从国内贸易中产生
    国际贸易如何从国内贸易中产生
    5.1重新思考贸易理论
    5.2多样化消费偏好与专业化经济之间的矛盾
    5.3均衡分工水平
    5.4比较静态分析
    5.5外生的交易效率演进产生的分工演进
    5.6组织效率和市场发现有效率组织结构的功能
    5.7国际贸易从国内贸易中产生
    5.8我们为什么需要市场?
    5.9不对称收入分布和二元经济
    附录5.1:证明引理2.1适用于本章模型
    6专业中间商的出现和城市化
    6.1一个有贸易活动和非均一参数的模型
    6.2选择做专业中间商的决策
    6.3市场结构和角点均衡
    6.4贸易与经济组织的帕累托最优模式
    6.5市场如何选取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结构
    6.6均衡贸易模式 分工水平和城市化
    6.7专业中间商和经济组织分层结构的产生以及城乡
    二元结构
    附录6.1:引理6.2的证明
    附录6.2:命题6.7的证明
    7内生的分工演进
    7.1分工演进 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内生比较优势的发展
    7.2一个有熟能生巧的动态模型
    7.3最优的熟能生巧速度和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
    7.4市场规模 贸易依存度 内生比较优势及经济结
    构的演进
    7.5重新思考发展经济学和增长理论
    附录7.1:证明引理2.1适用于本章动态模型
    8专业化和消费多样化的同时提高
    8.1可用产品的多样化为何与专业化同时提高?
    8.2专业化经济 互补经济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
    8.3市场在确定有效率的可用消费品种数方面的功能
    8.4总量需求内生化的意义
   第三编 重新思考企业理论和产权经济学
    9企业为何因分工产生
    9.1为何需要企业制度?
    9.2迂回生产中的专业化经济
    9.3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结构
    9.4企业制度和剩余权结构
    9.5专业化经济、分工经济以及企业经济
    9.6剩余权结构的差别重要吗?
    10 市场寻求有效率合约安排的功能
    10.1产权经济学的形式化
    10.2专业化经济与合作可靠性之间的两难选择
    10.3生产力 分工水平和合作失败风险的同时提高
    10.4看不见的手与“市场失败”
    11 市场规模以及合约规定的权利与立约权
    11.1市场的两种功能:实现交易以及保持对现有贸易
    伙伴的压力
    11.2专业化经济与合作可靠性之间的两难选择
    11.3有效率的产权模糊程度和市场规模
    11.4可能的推广和应用
   第四编 专业化和分工的分层结构
    12 新中间产品和相关新技术的产生
    12.1专业化经济与互补经济之间的两难选择
    12.2有效率的中间产品种数和专业化水平
    12.3分工水平 生产率和投入种数的同时变化
    12.4经济结构的变化
    附录12.1:引理12.1的证明
    13 迂回生产经济和工业化
    13.1分工和迂回生产
    13.2产品分层结构可变的模型
    13.310种市场结构中的角点均衡
    13.4专业化与生产迂回程度的同时演进
    13.5专业化、生产迂回程度和企业的同时演进以及传
    统产品的消失
    附录13.1:有产品zyvx和w的结构
    附录13.2:没有产品y的结构
    14 有效率的层系和分工
    14.1为什么层系能改进效率
    14.2集中层系与分工
    14.3分散层系与分工
    14.4市场分层结构的演进
   第五编 产生内生的分工演进的复杂动态机制
    15组织试验,人类对组织的知识的演进及分工的自发演进
    15.1人类对组织的知识如何决定分工水平
    15.2一个内生迂回生产链长度和分工水平的静态模型
    15.3动态决策与新信息不断增加的相互作用
    15.4瓦尔拉序贯均衡 组织信息和分工的同时演进
    16专业化 企业和产品多样化的同时演进
    16.1一个有熟能生巧并内生中间产品种数的动态均衡
    模型
    16.2动态均衡专业化水平和投入种数
    16.3专业化 中间产品种数和企业制度的同时演进
    附录16.1:引理16.1的证明
    附录16.2:命题16.1的证明
    附录16.3:命题16.2的证明
   第六编 实证依据和重新思考宏观经济学
    17 货币如何从分工中产生
    17.1为何需要货币?
    17.2一个将货币制度内生化的模型
    17.3有效率的分工水平和货币制度
    17.4企业制度对货币制度的影响
    附录17.1:引理17.1的证明
    18 分工 景气循环和失业
    18.1市场失败还是市场奇迹?
    18.2景气循环与分工之间的关系
    18.3循环角点均衡与非循环角点均衡
    18.4一般价格水平 景气循环和失业率
    18.5企业和纸币从分工中产生
    19 对照实证观测检验本书中的理论
    19.1检验本书理论的困难
    19.2模型及基础理论
    19.3量度分工水平
    19.4量化界定和行使产权的效率
    19.5主要结果
    19.6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结语
   名词索引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