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戏剧艺术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定 价:¥24.40

作 者: 徐慕云撰;躲斋导读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丛编项: 蓬莱阁丛书
标 签: 戏剧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2528233 出版时间: 2001-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328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戏剧史》是中国第一部完备的戏剧史,叙述了起自周秦时代的优伶,迄于民国以来的“花部”和话剧。重视戏剧的演出实践,从表演着眼,以专章详述角色、唱腔、切面、后台等,又从横的方面,撰述了秦腔、昆曲、越剧、话剧等十一种各地各类的戏剧史。除史之外,《中国戏剧史》同时又开展戏曲研究,是集研究、剧史于一体的著作。是书卷三至卷五,即属研究性质。卷三为《戏剧之组合》,卷四为《脸谱、服装在剧中之特殊功用》,卷五为《戏剧之评价与其艺术之研究》。这三卷搜罗之广博,论断之精审,即使后来的专著也无出其右。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戏剧史》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中国戏剧史》导读躲斋
郑序
自序
凡例
卷一 古今优伶剧曲史
第一章 周秦时代之优伶
第二章 汉魏之优人
第三章 六朝之戏曲
南朝
北朝
第四章 唐代之戏曲
第五章 五代时之戏剧
第六章 宋代之戏剧
南北曲
杂剧
滑稽戏
说书
影戏
傀儡戏
第七章 元代之戏剧
元之南北曲
元剧之编制
元代之传奇
南北戏之脚色
第八章 明代之戏剧
南北剧之消长
明代之传奇
第九章 清代及民国以来之戏剧
第十章 清代之南府
卷二 各地、各类剧曲史
第一章 秦腔
秦腔之板眼与腔调
第二章 昆曲
第三章 高弋
第四章 汉剧
第五章 粤剧
第六章 川剧
第七章 越剧
第八章 山西梆子
第九章 河南梆子
第十章 皮黄剧
第十一章 话剧
中国话剧运动发展史
一 新剧与文明戏
二 “五四”后的爱美剧
三 感伤主义的戏剧
四 新兴戏剧运动
五 大众化的戏剧
卷三 戏剧之组合
第一章 角色之分类
(A) 生之类别
(B) 旦之类别
(C) 净之类别
(D) 丑之类别
(E) 坤伶
(F) 武行
第二章 场面之组织
(A) 文场
(B) 武场
皮黄剧文场之繁难及其历史之沿革
皮黄各种板别之命名
第三章 后台之组织
(A) 管事
(B) 管箱
(C) 彩头 烟火
(D) 后台规则
(E) 后台忌讳
(F) 后台所供之祖师
第四章 戏装、盔头、靶子等名称
(A) 大衣箱中服装之名称
(B) 二衣箱中服装之名称
(C) 盔头箱中各物之名称
(D) 靶子箱中各物之名称
(E) 胡须靴鞋之各种名称
(F) 梳妆台上各物之名称
(G) 砌末物件之名称
卷四 脸谱服装在剧中之特殊功用
第一章 脸谱如何表明忠奸善恶
(A) 脸谱之历史及功用
(B) 脸谱之颜色及勾法
(C) 脸谱之眉、眼、嘴、鼻、脑门五部
第二章 服装如何判别文武尊卑
卷五 戏剧之评价与其艺术之研究
第一章 中西剧之评价与比较
第二章 中国戏剧之调查与整理
一 组织国内戏剧调查团
二 勿令畸形发展
三 取缔不良剧本由中宣部统一审查
四 速编适应时代潮流之新剧本
五 创设国家戏院
六 创立国际戏剧陈列馆
七 注意戏校学生公民训练
八 组织中国戏剧公演团
九 政府应优待剧作家
第三章 六十年来故都名伶概述
第四章 对于戏剧之唱念音韵行腔等艺术之
研究
释尖团字
释十三辙
谈十三辙
说琴师
说嗓
二黄西皮难易之比较
研究《空城计》孔明之称呼
述研究谭调之心得
研究《打渔杀家》之江河海问题
说回龙腔
说“哪”字虚音
京胡过门统一论
谈本戏与新戏
第五章 国家戏院之创建及中央文化会对于剧运之推动
中央创建国立戏剧音乐院之经过
第六章 国立戏剧学校之创立
第七章 北平戏曲学校史略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