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作品集外国文学作品集伦敦的叫卖声:英国随笔选译

伦敦的叫卖声:英国随笔选译

伦敦的叫卖声:英国随笔选译

定 价:¥15.60

作 者: (英)约瑟夫·阿狄生(Joseph Addison)[等]著;刘炳善译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丛编项: 文化生活译丛
标 签: 随笔

ISBN: 9787108010575 出版时间: 1997-1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19cm 页数: 346 字数:  

内容简介

  阿狄生和斯梯尔对于英国文学的主要贡献就是在1709-1712四年间所办的两种刊物。《旁观者报》比《闲话报》办得更为精彩。刊物号称是由一位“旁观者先生”和他的俱乐部主办的。第一期(阿狄生执笔)登出旁观者的自我介绍,他学识渊博,阅历丰富,各行各业无不通晓,但从不插手任何实际事务,对于党派斗争更不介入,而且生性缄默,不在自己俱乐部里决不开口-这是“书生论事”的最佳人选。第二期(斯梯尔执笔)介绍“旁观者俱乐部”的六位成员,其中包括一个爱好戏剧的见习律师、一个牧师、一个军人、一个城市交际场老手,另有一个老乡绅罗杰·德·考福来爵士-代表旧贵族,还有珍上伦敦富商-代表新兴的资产者。在第十期,介绍刊物的编辑宗旨。从这三篇文章,可以清清楚楚看出《旁观者报》所代表的社会力量。用我国五四时代的语言来说,它不是为“引车卖浆者流”所编的刊物,它的读者对像乃资产乾和富裕市民。《旁观者报》的编写方法非常别致。它那五六百篇文章中,有很大篇幅是描写旁观者俱乐部这六七个成员的日常活动,从伦敦各界写到乡绅田庄,形成了一级以考福来爵士为中心的人物特写、散记,反映出当时英国上层社会各种代表人物的生活、思想、风貌。这是英国小说发展的一种萌芽形式。另外,《旁观者报》还常常采用“来涵照登”加上编者按语,或者“答读者问”的形式来发表议论。实际上,这些“来函”往往是作者自己杜撰,那些“读者问”也类似我国古代议论文中的“或曰”,便于命名作者通过“答问”的形式把自己的社会、哲学、道德、美学观点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旁观者报》在文学上的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居于18世纪英国文学期刊之首,应用随笔散文写人、叙事、抒情、议论,大大发展了随笔这种文学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是英国小说的先驱。这里所介绍的五篇文章中,《旁观者自述》、《旁观者俱乐部》、《旁观者报的宗旨》这三篇的大意已如上述。《某君日记》,以日记摘抄的形式描出一个无所事事的退休商人,英国的“奥勃洛摩夫”,冷隽的讽刺入木三分。《伦敦的叫卖声》,题材新鲜。无论中外古今,种种市声都引人入胜。陆游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叫卖声自然是很美的。北京盛夏卖酸梅汤,重庆冬夜卖炒米糖开水,也各有不同的情趣。至于文章中那位怪客的设想,似怪而并不怪,不过是在两百多年前就提出了城市中的噪声问题,而噪声与污染直到今天仍是正在研究解决之中的环境保护课题。不过,...[更多内容]

作者简介

  约瑟夫·阿狄生,英国18世纪有代表性的随笔作家。

图书目录

    阿狄生与斯梯尔·
   旁观者自述(阿狄生)
   旁观者俱乐部(斯梯尔)
   《旁观者报》的宗旨(阿狄生)
   伦敦的叫卖声(阿狄生)
   某君日记(阿狄生)
   斯威夫特
   关于一把扫帚的沉思
   育婴刍议
   《婢仆须知》总则
   哥尔斯密斯
   黑衣人
   西敏大寺记游
   兰姆
   梦幻中的小孩子
   读书漫谈
   退休者
   兰姆自传
   兰姆书简四通
   赫茲里特
   论平易的文体
   论青年的不朽之感
   伊利亚
   亨特
   睡眠小议
   德·昆西
   知识的文学与力量的文学
   夏洛蒂·勃朗特
   艾里斯·贝尔与阿克顿贝尔生平纪略
   佩特
   《文艺复兴史研究》的引言和结语
   斯蒂文森
   理想中的黄金国
   乞丐
   为闲人一辩
   本森
   随笔作家的艺术
   鲁卡斯
   葬礼
   吴尔夫
   玛丽·沃尔斯顿克拉夫特
   多萝西华兹华斯
   “我是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一个人应该怎样读书?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