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财政税收财政学

财政学

财政学

定 价:¥26.00

作 者: 冯宗容主编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标 签: 财政税收

ISBN: 9787561422243 出版时间: 2003-02-01 包装:
开本: 23cm 页数: 362 字数: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我国财政运行的实践,充分反映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和吸收西方财政理论中的有益成分,尽量使用最新的数据资料,并力图按我们的理解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学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暂缺《财政学》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1.导论
1.1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与方式
1.1.1社会公共需要
1.1.2公共产品
1.1.3公共部门
1.1.4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
1.1.5公共部门的活动方式
1.2则政概念及财政学
1.2.1财政概念辨析
1.2.2财政学
2.财政的职能
2.1财政的职能
2.1.1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2.1.2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2.1.3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2.1.4财政职能与公平效率准则
2.2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
2.2.1设立地方政府的必要性
2.2.2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
2.2.3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职能的分工
2.2.4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
2.3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财政关系
2.3.1国有企业的角色定位
2.3.2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财政关系
2.3.3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财政关系
2.3.4规范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财政关系
3.财政的基本理论
3.1古典财政理论
3.1.1概述
3.1.2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
3.1.3大卫·李嘉图的财政理论
3.1.4瓦格纳的财政理论
3.1.5庇古的财政理论
3.2当代财政理论的发展
3.2.1概述
3.2.2凯恩斯主义的财政理论
3.2.3现代新古典经济学的财政税收理论
3.2.4供给学派的财政税收理论
3.3公共经济学的兴起
3.3.1公共经济学的兴起
3.3.2本章小结
4.财政支出
4.1财政支出的概念及其原则
4.1.1财政支出的概念
4.1.2财政支出的原则
4.2财政支出分类
4.2.1按支出用途分类
4.2.2按费用类别分类
4.2.3按经济性质分类
4.2.4国际分类法
4.3财政支出规模
4.3.1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动趋势
4.3.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4.4财政支出结构
4.4.1如何衡量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
4.4.2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动趋势
4.4.3财政支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4.5财政支出效益
4.5.1财政支出效益的概念及重要性
4.5.2“成本——效益”分析法
4.5.3最低费用选择法
4.5.4公共定价法
5.政府购买性支出
5.1投资性支出
5.1.1财政投资的性质
5.1.2财政投资的形式
5.1.3财政投资的范围
5.1.4财政投资的规模
5.1.5财政投融资
5.2社会消费性支出
5.2.1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5.2.2行政管理支出
5.2.3国防支出
5.2.4文教科学卫生支出
5.3政府采购
5.3.1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的背景
5.3.2政府采购制度
5.3.3政府采购制与保护民族产业
6.政府转移性支出
6.1社会保障支出
6.1.1社会保障支出的涵义
6.1.2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
6.1.3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6.1.4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6.2财政补贴
6.2.1财政补贴的界定
6.2.2财政补贴的分类
6.2.3财政补贴的作用
6.2.4中国的财政补贴
6.3捐赠与债务支出
6.3.1捐赠支出
6.3.2债务支出
6.4税式支出
6.4.1税式支出的涵义
6.4.2税式支出的分类
6.4.3税式支出的形式
6.4.4税式支出的预算控制
7.财政收入
7.1财政收入的概念及其分类
7.1.1按财政收入形式的分类
7.1.2按财政收入来源的分类
7.2财政收入的规模
7.2.1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动趋势
7.2.2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7.2.3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
7.3财政收入的结构
7.3.1衡量财政收入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
7.3.2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7.3.3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
7.3.4财政收入的生产部门构成
8.税收收入
8.1税收原理
8.1.1税收概念
8.1.2税收的基本特征
8.1.3税收术语
8.1.4税收分类
8.1.5税收的原则
8.1.6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8.1.7税收效应
8.2税收制度
8.2.1税制的构成要素
8.2.2中央税
8.2.3地方税
8.2.4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8.2.5税制改革
8.3国际税收
8.3.1国际税收的涵义
8.3.2税收管辖权
8.3.3国际重复征税
8.3.4国际税收协定
9.非税收入
9.1非税收入概述
9.1.1非税收入的涵义
9.1.2非税收入的内容
9.1.3非税收入的利弊
9.2国有经济收入
9.2.1国有经济的涵义
9.2.2国有经济的分类
9.2.3国有经济的收入形式
9.3行政事业收入
9.3.1行政事业性收入的涵义
9.3.2行政事业性收入的项目
9.3.3行政事业性收入的管理
9.3.4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改革:“费改税”
10.国债
10.1国家信用
10.1.1国家信用的概念
10.1.2国家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10.1.3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
10.2国债的功能种类与结构
10.2.1国债的功能
10.2.2国债的种类
10.2.3国债的结构
10.3国债负担与国债适度规模
10.3.1国债的负担
10.3.2国债的适度规模
10.4国债市场
10.4.1国债发行市场
10.4.2国债流通市场
10.4.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情况
10.5外债
10.5.1外债的涵义
10.5.2外债的功能
10.5.3外债的种类与结构
10.5.4外债的负担与限度
11.国家预算和决算
11.1国家预算概述
11.1.1国家预算的概念
11.1.2预算年度
11.1.3编制国家预算的原则
11.1.4国家预算的编制机构
11.1.5国家预算的审议和批准机构
11.1.6国家预算的执行机构
11.2国家预算的程序
11.2.1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提出
11.2.2国家预算的审议和批准
11.2.3国家预算的执行
11.2.4国家预算执行的监督
11.2.5国家决算概述
11.3复式预算
11.3.1复式预算的内容与组织形式
11.3.2实行复式预算的意义
11.3.3复式预算的局限性
11.3.4中国的复式预算
12.预算管理体制
12.1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与类型
12.1.1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实质
12.1.2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12.1.3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12.2中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演变
12.2.1高度集中的预算管理体制
12.2.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12.2.3分级预算管理体制及其演变
12.3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12.3.1分税制的内涵与特征
12.3.2中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
12.3.3进一步完善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13.财政平衡
13.1财政收支矛盾与平衡
13.1.1财政收支矛盾
13.1.2财政收支的基本状态
13.1.3财政平衡的计算口径
13.1.4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13.1.5中国财政收支的现状
13.2财政平衡理论的发展
13.2.1财政平衡思想与实践的发展
13.2.2不同的财政平衡理论
13.2.3中国的财政平衡学说
13.3财政赤字理论
13.3.1财政赤字的分类
13.3.2预算结余和赤字的处理
13.3.3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
13.3.4中国财政赤字的成因与治理
13.3.5中国近期财政赤字的变化情况
13.3.6西方经济学对财政赤字的不同论点
13.4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13.4.1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涵义
13.4.2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
14.财政政策
14.1财政政策概述
14.1.1财政政策的涵义
14.1.2财政政策的功能
14.1.3财政政策的类型
14.1.4财政乘数
14.2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
14.2.1财政政策的目标
14.2.2财政政策主体
14.2.3财政政策工具
14.2.4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14.3财政政策效应
14.3.1财政政策效应的评价标准
14.3.2财政政策效应的偏差
14.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14.4.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内在联系
14.4.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4.4.3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