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发展简介
1.2 计算机网络协议——网络的层次结构
1.2.1 为什么要协议
1.2.2 为什么要分层
1.3 开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1.3.1 RM/OSI的分层结构
1.3.2 RM/OSI的各层内容
1.3.3 RM/OSI的数据流程
1.3.4 对RM/OSI的评价
1.4 几种常见的网络体结构
1.4.1 OSI存在的问题
1.4.2 几种常见的网络体系结构
习题1
2 数据传输原理
2.1 信号传输方式
2.1.1 基带传输
2.1.2 宽带传输
2.1.3 物理层的四个重要特性
2.2 通道最大传输速率——信道容量18
2.2.1 频谱分析
2.2.2 波特率和比特率
2.2.3 信道容量
2.3 多路复用
2.3.1 频分多路复用FDM
2.3.2 时分多路复用TDM
2.4 通信通道
2.4.1 电话系统
2.4.2 无线通信
2.4.3 卫星通信
2.4.4 光纤通信
2.5 数据通信方式
2.5.1 单工、半双工、双工方式
2.5.2 异步、同步串行发送
2.6 差错控制和抗干扰编码技术
2.6.1 差错的特点
2.6.2 抗干扰编码、译码的基本概念
2.6.3 海明纠错码
2.6.4 循环冗余码CRC
习题2
3 数据链路层协议基础
3.1 单工、双工、肯定应答/ 重传、停等协议
3.1.1 名词解释
3.1.2 单工肯定应答/ 重传停等协议
3.1.3 双工停等协议
3.2 滑窗协议(Sliding Window Protocol)
3.2.1 问题的提出
3.2.2 滑窗协议的结论
3.3 典型的数据链路协议
3.3.1 基于字符的数据链路协议
3.3.2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习题3
4 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及IEEE802标准
4.1 局域网简介
4.1.1 局域网的特点
4.1.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4.1.3 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
4.1.4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4.2 ALOHA原理
4.2.1 纯ALOHA(Pure ALOHA)
4.2.2 分片ALOHA(Slotted ALOHA)
4.3 载波监听多重访问
4.4 载波监听多重访问/ 冲突检测(CSMA/ CD)与IEEE802.3标准
4.4.1 载波监听多重访问/ 冲突检测(CSMA/ CD)
4.4.2 IEEE802.3标准与Ethernet(以太网)
4.4.3 Type 10BASE5网络配置实例
4.5 令牌环(Token Ring)访问方式与IEEE 802.5标准
4.5.2 令牌环(Token Ring)IEEE 802.556
4.5.3 CSMA/ CD总线式与令牌环(Token Ring)之比较
4.6 令牌传递总线(Token-Passing Bus)与IEEE 802.4标准
4.6.1 IEEE 802.4简介
4.6.2 Token?Passing Bus MAC帧格式
4.6.3 令牌及逻辑环管理——MAC非稳态操作过程
4.6.4 物理层
4.7 ARCNET网络介质访问协议
4.7.1 逻辑环
4.7.2 帧格式
4.7.3 信息的发送
4.7.4 信息的接收
4.8 逻辑链路控制LLC与IEEE802.2标准
4.8.1 IEEE802标准中逻辑链路控制LLC与介质访问控制MAC之间的关系
4.8.2 LL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结构
4.8.3 LLC服务访问点(SAP)和服务类型
4.9 网桥
4.10 局域网性能指标
习题4
5 网际协议(IP)与传输控制协议(TCP)
5.1 TCP/IP概述
5.1.1 TCP/IP协议模型
5.1.2 TCP/IP数据封装
5.1.3 协议的数据名称
5.2 网际协议(IP)与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5.2.1 网际协议IP
5.2.2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5.3 IP地址(IP Address)
5.3.1 IP地址类型及寻址规则
5.3.2 子网及子网寻址(Subnet Addressing)
5.4 地址转换协议(ARP)与逆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
5.4.1 地址转换协议(ARP)
5.4.2 逆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
5.5 点对点协议(PPP)
5.6 传输控制协议(TCP)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5.6.1 传输控制协议TCP
5.6.2 用户数据报UDP
5.7 协议编号、端口编号、套接字
5.7.1 协议编号、端口编号——TCP/IP协议的目标识别
5.7.2 著名的协议编号和端口编号
5.7.3 套接字(Socket)与套接字标识(Socket ID)
5.8 TCP/IP与Internet
5.8.1 主机名称(Host Name)
5.8.2 领域名称(Domain Name)
5.8.3 IP地址与领域名称之比较
5.8.4 电子邮件地址(E?mail Address)
习题 5
6 远程网
6.1 相关技术
6.1.1 时分多路(TDM)与SONET
6.1.2 交换技术(Switching)
6.2 X.25建议书
6.2.1 X.25简介
6.2.2 X.25网络与字符方式终端的连接
6.3 综合服务数字网络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6.3.1 概述
6.3.2 组成(Components)
6.3.3 ISDN接口(Interface)
6.3.4 第一层(Layer 1)
6.3.5 第二层(Layer 2)
6.3.6 第三层(Layer 3)
6.4 帧中继(Frame Relay)
6.4.1 背景
6.4.2 基本技术(Technology Basics)
6.4.3 LMI(本地管理接口)扩展
6.4.4 帧格式(Frame Format)
6.4.5 LMI报文(Message)格式
6.5 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6.5.1 概述
6.5.2 ATM信元头格式
6.5.3 ATM参考模型(Reference Model)
6.5.4 ATM寻址(Addressing)
6.5.5 ATM交换技术(Switching)
6.5.6 连接类型(Connection Type)
6.5.7 连接服务(Connection Services)
6.5.8 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
6.5.9 信令(Signaling)
6.6 千兆以太网(1000Mbit/ s)
6.6.1 以太网帧格式
6.6.2 全双工以太网
6.6.3 千兆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
6.6.4 千兆以太网的物理层
习题6
7 Windows 95/ NT基本原理
7.1 体系结构综述
7.1.1 处理器环式体系结构
7.1.2 Windows 95体系结构概观(Architecture Overview)
7.1.3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
7.1.4 Windows内部消息机制(Windows Internal Messaging)
7.1.5 操作系统功能(Operating System Functions)
7.1.6 Windows系统驱动程序
7.1.7 注册表(Registry)
7.2 调度(Scheduling)
7.2.1 进程与线程(Process and Thread)
7.2.2 多任务调度(Multitasking)
7.2.3 线程优先级(Thread Priorities)
7.2.4 调度(Scheduling)
7.2.5 优先级继承提升(Priority Inheritance Boosting)
7.3 内存(Memory)
7.3.1 虚拟内存(Virtual Memory)
7.3.2 虚拟地址(Virtual Address)
7.3.3 过量分页(Excessive Paging)
7.4 即插即用PNP(Plug and Play)
7.4.1 即插即用体系结构(PNP Architecture)
7.4.2 即插即用过程(Plug and Play Process
7.4.3 即插即用设备(Plug and Play Devices)
7.4.4 改变PNP设备的配置(Chang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PNP Devices)
7.5 文件输入/ 输出(File I/ O)
7.5.1 可安装文件系统管理程序(IFS Manage)
7.5.2 支持长文件名(Long File Name Support)
7.5.3 调整文件系统(Tuning the File System)
习题7
8 Windows NT体系结构概述
8.1 两种处理器模式
8.1.1 用户模式
8.1.2 核心模式
8.2 核心模式的组成
8.2.1 执行服务组件(Executive?Services
8.2.2 微核(Microkernel)
8.2.3 硬件抽象层(HAL)
8.3 环境子系统
8.3.1 Win32子系统
8.3.2 子系统与“执行服务”之间的相互作用
8.4 对Win32/ 16和MS?DOS应用的支持
8.4.1 对Win32应用的支持
8.4.2 对MS?DOS和Win16应用的支持
8.4.3 应用管理
8.5 WindowsNT网络体系结构
8.5.1 边界层(Boundary Layers)
8.5.2 网络协议
8.5.3 文件系统驱动程序(FSD)
8.6 分布式处理
8.6.1 分布式处理的进程间通信机制
8.6.2 网络资源访问
习题8
9 WindowsNT的联网服务
9.1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9.1.1 DHCP简介
9.1.2 DHCP的需求及配置过程
9.1.3 设置DHCP作用域及其他选项
9.2 Windows Internet名称服务
9.2.1 名称解析(Name Resolution)
9.2.2 WINS简介
9.2.3 安装和配置WINS
9.3 域名系统(DNS, Domain Name System)
9.3.1 域名系统简介
9.3.2 安装和配置DNS
9.3.3 WINS和DNS的综合使用
习题9
10 现场总线技术
10.1 现场总线概述
10.1.1 现场总线简介
10.1.2 现场总线的发展概况
10.1.3 现场总线的特点
10.1.4 几种有影响的现场总线技术
10.2 几种有影响的现场总线通信模型
10.2.1 基金会(FF)现场总线通信模型
10.2.2 LonWorks通信模型
10.2.3 Profibus通信模型
10.2.4 CAN通信模型
10.2.5 HART通信模型
10.3 基金会现场总线(FF)
10.3.1 FF的物理层
10.3.2 数据链路层
10.3.3 基金会现场总线应用层
10.3.4 用户层
10.4 LonWorks技术和LON网络
10.4.1 LonWorks技术简介
10.4.2 LonWorks通信协议LonTalk
10.5 Profibus
10.5.1 Profibus简介
10.5.2 Profibus通信协议
10.6 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AN
10.6.1 CAN的性能特点
10.6.2 CAN的一些基本概念
10.6.3 CAN通信协议
10.6.4 CAN数据链路层(DLL)帧格式
10.7 现场总线技术的最新进展
10.7.1 IEC61158——最终国际标准(FDIS)的出台
10.7.2 IEC61158 8种类型现场总线
10.7.3 现场总线能转向采用以太网(Ethernet)吗
习题10
11 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方法简介
11.1 DDE和NetDDE
11.1.1 DDE工作原理
11.1.2 NetDDE工作原理及实现
11.1.3 DDE/ NetDDE机制的优、缺点
11.2 Windows Sockets
11.2.1 端口
11.2.2 Windows Sockets规范
11.2.3 Windows Socket的通信过程
11.2.4 Windows Socket实现
11.3 DCOM通信机制
11.3.1 DCOM协议
11.3.2 COM/ DCOM跨进程调用机制
11.3.3 客户与DCOM组件的通信过程
11.3.4 DCOM通信的实现
11.4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简介
习题11
12 Internet与Intranet
12.1 Internet与Intranet简介
12.1.1 Internet
12.1.2 Web
12.1.3 Intranet
12.1.4 将Intranet集成到Internet的安全考虑
12.1.5 Internet Explorer
12.1.6 微软对Internet的支持策略
12.2 Web中的HTTP、URL和HTML
12.2.1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2.2.2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12.2.3 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
12.3 IIS简介
12.3.1 IIS的特点和功能
12.3.2 IIS工作过程
12.3.3 IIS的使用方案
12.4 安装IIS和PWS
12.4.1 安装要求
12.4.2 IIS安装方法
12.4.3 安装PWS
12.5 配置和管理IIS和PWS
12.5.1 Microsoft Internet服务管理器
12.5.2 使用其他Windows NT工具
12.6 Intranet站点安全保护
12.6.1 理解IIS安全性
12.6.2 基础安全性
12.6.3 从NT中增加安全性
12.7 高级安全简介
12.7.1 加密
12.7.2 数字签名
习题1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