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专门史西藏审美文化

西藏审美文化

西藏审美文化

定 价:¥22.80

作 者: 于乃昌著
出版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藏族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23003193 出版时间: 1989-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458页 字数: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西藏文化的书。文化是人类社会现象,是人类实践能力、实践方式和实践成果,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是民俗的也是心理的,既体现为活动的结果,也体现为活动的方式和过程。文化是超自然和超个人的,也就是说,文化只与人的活动有关,大自然现象不属于文化的涵义;文化又只是对人的群体的活动的描述,而体现个别特征的现象不属于文化研究对象,个人特征与群体活动相统一,才具有文化的意义。“审美文化”,这是一个并非为广大学者普遍使用的概念,“西藏审美文化”是一个地域性文化的概念。

作者简介

  于乃昌,男,1936年12月生,辽宁省大连市人。西藏民族学院中文系教授。196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志愿申请建设西藏,遂到西藏民族学院任教至今。现任西藏民族学院文艺理论及美学教研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藏文联委员、西藏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西藏民俗文化学会名誉会长、中华美学学会理事、加拿大民办民族艺术研究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自1970年代以来曾6次深入喜马拉雅山区考察门巴族、珞巴族和登人的文学艺术和文化。曾承担并完成国家和部委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规划项目5项。已出版文艺学、美学和文化人类学专著15部,其代表作有《美学十讲》、《审美学纲要》、《民族风情与审美》、《珞巴族文学》、《门巴族文学》、《西藏审美文化》、《门巴族文化大观》、《珞巴族文化大观》、《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参与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卷》等大型词书6部。著述400余万字。是我国门巴族、珞巴族文学艺术和审美文化学研究的开拓者,赢得"门巴族珞巴族研究专家"称誉。1983年获劳动人事部、国家民委、全国科协联合授予"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自治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1991年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其教学与科研优秀成果多次获国家民委、自治区和学院授予的一、二等奖。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编 宗教与审美
第一章 佛光普照下的审美创造
——藏传佛教与审美
一、藏传佛教文化体系的形成
二、藏传佛教文化的审美表现
第二章 人神感应中的人体文化
——门巴族宗教与审美
第三章 痴迷的信仰与痴迷的艺术
——珞巴族的原始宗教与审美
一、珞巴族原始宗教信仰
二、珞巴族的原始祭祀与巫术
三、原始宗教孕育的审美创造
第二编 风情与审美
第四章 崇高壮美的追求
——藏族风情与审美
一、圣洁的理性 崇高的追求
——藏族民居建设与图案纹饰
二、生活的美化 睿智的表现
——藏族跑马射和民族服饰
三、生活的美化 睿智的表现
——藏族的日用工艺
四、生活的情流 期望的欢歌
——藏族的节日
五、神圣的敬畏 行为的戒律
六、青春的礼赞 人生的艺术
七、生命的归宿 天国的向往
第五章 满目青山总是情
——门巴族风情与审美
第六章 生命意识的表现
——珞巴族风情与审美
第三编 艺术与审美
第七章 藏传佛教建筑的审美阐释
第八章 布达拉宫建筑的美学思想
第九章 《画经》的美学思想与艺术实践
第十章 满壁生辉的藏族壁画
第十一章 牵动情思的雕塑艺术
第十二章 门巴戏的审美启示
第十三章 珞巴的歌唱与舞蹈
第四编 文学与审美
第十四章 文学与审美
第十五章 门巴族文学审美
第十六章 珞巴族文学审美
第十七章 珞巴族史诗的审美价值
第十八章 珞巴族民间故事的审美特性
后记
再版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