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计算AutoCADAutoCAD 2002工程制图教程

AutoCAD 2002工程制图教程

AutoCAD 2002工程制图教程

定 价:¥69.00

作 者: (美)Alan J.Kalameja著;夏链 等译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Autodesk设计技术丛书
标 签: AutoCAD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1104698 出版时间: 2002-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4cm+光盘1片 页数: 620页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从工程制图的角度,详细地介绍了AutoCAD 2002的强大功能和各种技巧,用大量教例带领初学者入门,并快速达到专业水平。内容包括:AutoCAD基础、工程设计问题、AutoCAD灵活环境、三维实体建模、提高绘图效率的方法和用户化设计技术、正等轴测图等等。本书内容全面、深入浅出,实例丰富,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及大学、大专、中专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参考。本书有配套习题集,包括所有教例和习题详解。光盘包含教例图形文件。

作者简介

暂缺《AutoCAD 2002工程制图教程》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译者的话
前言
第1章 启动AutoCAD 2002
1.1 AutoCAD 2002的绘图屏幕
1.2 使用功能键
1.3 选择命令的方法
1.4 下拉式莱单
1.5 工具条
1.6 激活工具条
1.7 工具条入坞
1.8 对话框
1.9 右击式快捷菜单
1.10 图标菜单
1.11 命令的化名
1.12 建立一张新图
1.13 激活传统的新建对话框
1.14 打开一张旧图
1.15 指向收藏夹
1.16 基本的绘图技巧
1.16.1 LINE命令
1.16.2 用方向距离模式绘制直线
1.16.3 用对象捕捉来更精确地绘图
1.16.4 对象捕捉方式
1.16.5 选择连续的对象捕捉
1.16.6 对象捕捉跟踪
1.16.7 极坐标跟踪
1.16.8 设置极坐标锁定值
1.16.9 关于对象捕捉跟踪模式的更多内容
1.16.10 使用临时跟踪点
1.16.11 精确绘图的各种方法:笛卡尔坐标系
1.16.12 用绝对坐标绘制直线
1.16.13 用相对坐标绘制直线
1.16.14 用极坐标绘制直线
1.16.15 用混合坐标绘制直线
1.16.16 CIRCLE命令
1.16.17 使用PLINE命令
1.16.18 删除对象
1.17 保存图形文件
1.18 帮助命令
1.19 ACTIVE ASSISTANCE窗口
1.20 退出AUTOCAD 2002绘图环境
第2章 绘图设置与组织
2.1 绘图单位对话框
2.2 输入建筑单位值画直线
2.3 LIMITS命令
2.4 计算模型空间中的绘图界限
2.5 快速设置向导
2.6 高级设置向导
2.7 GRID命令
2.8 SNAP命令
2.9 绘图设置对话框中的Snap and Grid选项页
2.10 线的类型
2.11 用图层组织管理图形
2.12 图层属性管理器对话框
2.13 建立新的图层
2.14 给图层指定颜色
2.15 给图层指定线型
2.16 给图层指定线宽
2.17 线宽控制对话框
2.18 显示图层详细信息
2.19 线型管理器对话框
2.20 对象属性工具条
2.21 图层属性的控制
2.22 设置当前层
2.23 支持图层的右击式光标菜单
2.24 控制线型比例
2.25 图层的过滤
2.26 图展状态
2.27 翻译图层
2.28 建立样板图
第3章 AutoCAD显示与基本的选择操作
3.1 ZOOM命令
3.2 实时缩放
3.3 使用鸟瞰进行动态缩放
3.4 使用ZOOM.ALL
3.5 使用ZOOM-CENTER
3.6 使用ZOOM-EXTENTS
3.7 使用ZOOM-WINDOW
3.8 使用ZOOM-PREVIOUS
3.9 使用ZOOM-SCALE
3.10 使用ZOOM-IN
3.11 使用ZOOM-OUT
3.12 PAN命令
3.13 支持MICROSOFT智能鼠标
3.14 视图对话框
3.15 建立对象选择集
3.16 对象选择实例:用于ERASE命令中
3.17 对象选择的循环
3.18 预选对象
3.19 快速选择命令
第4章 编辑命令
4.1 选择编辑命令的方法
4.2 用ARRAY对话框生成矩形阵列
4.3 输入阵列命令进行阵列
4.4 用ARRAY对话框生成环形阵列
4.5 BREAK命令
4.6 CHAMFER命令
4.7 COPY命令
4.8 EXPLODE命令
4.9 EXTEND命令
4.10 FILLET命令
4.11 LENCTHEN命令
4.12 MIRROR命令——方法1
4.13 MIRROR命令——方法2
4.14 MIRROR命令——方法3
4.15 MOVE命令
4.16 OFFSET命令
4.17 PEDIT命令
4.18 多段线的组合编辑
4.19 ROTATE命令
4.20 SCALE命令
4.21 STRETCH命令
4.22 TRIM命令
第5章 绘制几何图形
5.1 选择其他绘图命令的方法
5.2 ARC命令
5.3 高级多段线的构造:BOUNDARY命令
5.4 CIRCLE命令的多种选项
5.5 QUADRANT与TANGENT选项
5.6 DONUT命令
5.7 绘制椭圆:ELLIPSE命令
5.8 多线
5.9 绘制多条平行线
5.10 建立多线式样
5.11 多线式样——元素特性
5.12 多线式样——多线特性
5.13 编辑多线
5.13.1 MLEDIT命令
5.13.2 POINT命令
5.14 等分对象
5.15 设置等距
5.16 绘制多边形
5.16.1 POLYGON命令
5.16.2 RAY命令
5.16.3 RECTANG命令
5.16.4 SPLINE命令
5.16.5 XLINE命令
5.17 绘制S形曲线
第6章 在图中标注文字
6.1 AUTOCAD文字命令
6.2 DTEXT命令
6.3 文字对齐调整方式
6.4 DTEXT命令使用的特殊文字字符
6.5 其他的动态文字应用
6.6 建立不同的文字式样
6.7 AutoCAD2002支持的文字字体
6.8 符号字体的字符映射
6.9 多行文字标注命令
6.10 文字编辑命令
6.11 修改文字高度
6.12 调整文字位置
6.13 拼写检查命令
6.14 查找命令
第7章 对象夹点和修改对象特性
7.1 使用对象夹点
7.2 对象夹点模式
7.3 激活夹点光标菜单
7.4 修改对象特性
7.5 修改单个对象的特性
7.6 使用PROPERTIES窗口中的PICKADD功能
7.7 使用Layer Control框来修改对象特性
7.8 双击修改对象
7.9 匹配对象特性
第8章 形状描述与多视图投影
8.1 形状的描述
8.2 视图间的关系
8.3 重温线型和线型的使用规范
8.4 单视图
8.5 二视图
8.6 三视图
8.7 铸造圆角
第9章 图纸布局
9.1 图纸布局简介
9.2 模型空间
9.3 模型空间中的多视窗
9.4 VPORTS命令
9.5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
9.6 图纸空间的特点
9.7 建立图纸空间中的图纸布局
9.8 用MVIEW命令生成多视窗
9.9 用向导建立图纸布局
9.10 在图纸空间中布置建筑图
9.11 典型的建筑图比例
9.12 在图纸空间中布置米制图
9.13 生成多张图纸布局
9.14 使用选项对话框控制图纸布局
第10章 图形输出
10.1 绘图仪的配置
10.2 在图纸空间打印出图
10.3 在模型空间中打印出图
10.4 使用线宽增强打印效果
10.5 修改打印机配置属性——过滤出可用的图纸幅面
10.6 选项对话框——使用打印选项页
10.7 建立一个与颜色相关的出图式样表
10.8 建立一个命名出图式样表
10.9 将图形文件转换成不同的绘图式样
10.10 修改对象的出图式样属性
10.11 输出电子图形文件DWF
10.12 向网上发布AutoCAD图形
第11章 尺寸标注基础
11.1 尺寸标注基础
11.2 尺寸的布置
11.3 尺寸界线的位置
11.4 成组标注尺寸
11.5 在可见轮廓上标注
11.6 中心线的标注
11.7 箭头
11.8 尺寸标注系统
11.8.1 单向系统
11.8.2 对齐系统
11.9 重复标注
11.10 选择尺寸标注命令的方法
11.11 基本标注命令
11.12 连续标注
11.13 基线标注
11.14 快速标注命令
11.15 半径尺寸标注和直径尺寸标注
11.16 用快速标注命令标注直径或半径尺寸
11.17 引线标注
11.18 快速引线标注命令
11.19 标注角度
11.20 槽的标注
11.21 坐标尺寸标注
11.22 尺寸标注的编辑修改
11.23 公差
11.24 形位公差标注
11.25 尺寸符号的字符影射
11.26 尺寸标注符号的应用
11.27 夹点和尺寸
11.28 对象捕捉与尺寸
11.29 控制尺寸标注的关联特性
第12章 尺寸标注式样管理器
12.1 尺寸标注式样管理器对话框
12.2 尺寸线和箭头选项页
12.2.1 尺寸线设置
12.2.2 尺寸界线设置
12.2.3 箭头设置
12.2.4 圆心标记设置
12.3 尺寸文字选项页
12.3.1 文字的外观
12.3.2 文字位置
12.4 调整选项页
12.4.1 调整选项
12.4.2 文字位置
12.4.3 标注特征比例
12.4.4 调整
12.5 主单位选项页
12.5.1 测量比例
12.5.2 角度尺寸
12.6 换算单位选项页
12.7 公差选项页
12.7.1 公差类型
12.7.2 DIMASSOC——尺寸标注相关性控制的设置
12.8 尺寸标注式样中使用的尺寸类型
12.9 替代尺寸标注式样
12.10 比较两个尺寸标注式样
12.11 修改对象的尺寸标注式样
第13章 二维图形的分析
13.1 使用查询命令
13.2 查询封闭图形的面积
13.3 查询封闭的多段线或圆的面积
13.4 用减法获得某表面面积
13.5 DIST命令
13.6 用DIST命令计算角度
13.7 ID命令
13.8 LIST命令
13.9 使用STATUS命令
13.10 TIME命令
第14章 剖视图
14.1 剖视图基础
14.2 全剖视图
14.3 半剖视图
14.4 装配剖视图
14.5 对齐剖视图
14.6 阶梯剖视图
14.7 筋板剖视图
14.8 局部剖视图
14.9 旋转剖视图
14.10 移出剖视图
14.11 轴测剖视图
14.12 建筑剖视图
14.13 BHATCH命令
14.14 填充实心图案
14.15 填充图案的含义
14.16 用BHATCH命令给孤岛填充图案
14.17 填充图案的比例
14.18 图案的角度控制
14.19 继承图案属性
14.20 填充图案的关联特性
14.21 HATCHEDIT命令
14.22 从设计中心内拖出图案
第15章 辅助视图
15.1 辅助视图基础
15.2 绘制辅助视图
第16章 块的建立,AutoCAD DesignCenter及MDE
16.1 什么是块
16.2 选择块命令的方法
16.3 用块命令建立一个当地块
16.4 用WBLOCK命令建立一个图形文件
16.5 INSERT对话框
16.6 块插入的应用
16.7 块对象的修剪
16.8 延伸到块对象
16.9 块的分解
16.10 用PURGE对话框管理未使用到的块数据
16.11 夹点和块
16.12 重新定义块
16.13 基点命令
16.14 块及DIVIDE命令
16.15 块和MEASURE命令
16.16 块的重新命名
16.17 块操作时的其他巧妙方法
16.17.1 在0层建立块
16.17.2 尽量按实际尺寸建立块
16.17.3 当相对比例关系而不是大小重要时,使用栅格
16.17.4 用1个单位建立块
16.18 块信息列表
16.19 AutoCAD DesignCenter
16.20 AutoCAD设计中心的构成
16.21 使用树状导航
16.22 用AutoCAD设计中心插入块
16.23 用AutoCAD设计中心插入全局块
16.24 把内部块插入到其他图形中
16.25 内部块的查找
16.26 多重设计环境
16.27 打开多个图形文件
16.28 在图形之间操作
第17章 使用属性
17.1 关于属性
17.2 用属性定义对话框建立属性
17.3 控制属性的显示
17.4 用属性编辑对话框修改属性值
17.5 修改属性特性
17.6 修改或替换属性值
17.7 全面修改属性
17.8 提取属性
17.9 属性提取格式
17.10 建立样板文件
17.11 重新定义属性
17.12 高级属性修改和提取工具
17.13 高级属性编辑对话框
17.14 块属性管理器
17.15 属性提取向导
17.16 控制属性的系统变量
第18章 使用外部参照和光栅图像文件
18.1 外部参照与块的比较
18.2 选择外部参照命令
18.3 附着外部参照
18.4 覆盖外部参照
18.5 绑定命令
18.6 就地编辑外部参照
18.7 绑定某个外部参照
18.8 使用列表图和树状图
18.9 裁剪某个外部参照
18.10 XREF命令中的其他选项
18.11 用AutoCAD DESIGNCENTER附着外部参照
18.12 使用ETRANSMIT
18.13 处理光栅图像
18.14 使用DRAWOROER命令
第19章 多视窗图面布局
19.1 给同一个图形布置不同的视图
19.2 相对于图纸空间视窗的尺寸缩放
19.3 在图纸空间视窗中控制图层的可见性
19.4 用外部参照在图纸空间中建立详图
19.5 其他建立视窗的方法
19.6 模型空间中的0层
第20章 三维实体造型基础
20.1 正交投影
20.2 轴测图
20.3 三维线框模型
20.4 3D面模型
20.5 实体模型
20.6 三维实体建模基础
20.7 UCS命令
20.8 UCS-NEW——<0,0,0>默认选项
20.9 UCS-NEW——3POINT选项
20.10 UCS-NEW——X/Y/Z旋转选项
20.11 UCS-NEW——OBJECT选项
20.12 UCS-NEW——FACE选项
20.13 UCS-NEW——VIEW选项
20.14 旋转用户坐标系的应用
20.15 使用UCS对话框
20.16 用户坐标系图标对话框
20.17 用3DORBIT命令观察三维实体模型
20.18 VPOINT命令
20.18.1 沿着赤道观图
20.18.2 靠近北极观图
20.18.3 靠近南极观图
20.19 使用视点预设对话框
20.20 三维坐标系统图标
20.21 三维实体建模命令的选择
20.22 BOX命令
20.23 CONE命令
20.24 WEDGE命令
20.25 CYLINDER命令
20.26 SPHERE命令
20.27 TORUS命令
20.28 使用布尔运算
20.28.1 UNION命令
20.28.2 SUBSTRACT命令
20.28.3 INTERSECTER命令
20.28.4 三维实体相并实例
20.28.5 移动三维实体的应用实例
20.28.6 三维实体的相差实例
20.28.7 三维实体的对齐实例
20.29 更好地理解求“交”运算
20.30 拉伸生成三维实体
20.31 旋转生成三维实体
20.32 实体模型系统变量
20.33 给三维实体倒圆角
20.34 给三维实体倒角
20.35 使用多视窗建模技术
20.36 获得质量属性
20.37 从三维实体模型中生成剖面图
20.38 切割三维实体
20.39 给三维实体着色
第21章 编辑三维实体模型
21.1 ALIGN命令
21.2 ROTATE3D命令
21.3 MIRROR3D命令
21.4 3DARRAY命令
21.5 SOLIDEDIT命令
21.5.1 拉伸
21.5.2 移动
21.5.3 旋转
21.5.4 偏移
21.5.5 倾斜
21.5.6 删除
21.5.7 复制
21.5.8 压印
21.5.9 分割实体
21.5.10 抽壳
21.5.11 清除压印
第22章 由三维实体模型生成二维正交视图
22.1 SOLVIEW和SOLDRAW命令
22.2 生成正交投影视图
22.3 生成辅助视图
22.4 生成剖视图
22.5 生成轴测图
附录A 等轴测图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