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化学化学与人类文明

化学与人类文明

化学与人类文明

定 价:¥18.00

作 者: 王彦广主编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科学与人类文明》丛书
标 签: 化学

ISBN: 9787308027991 出版时间: 2001-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4cm 页数: 203 字数:  

内容简介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材:化学与人类文明》着重介绍了过去几百年来,特别是20世纪化学的一些重大进展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内容包括元素、原子和分子、元素周期律、合成化学、生命化学、药物化学、食品营养化学、能源化学、环境化学、绿色化学、材料化学、化学武器等,并介绍了由此而导致的相关交叉学科和现代高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如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新能源、超导体、电子信息技术、人造器官、航天航空技术、隐身战机等。作者力求用通俗的语言来阐述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以及化学在当代科学与技术中的核心作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材:化学与人类文明》适用于文管类各专业以及数学、力学、计算机等理工类专业学生的化学文化素质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人文社科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化学与人类文明》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绪论
第1章 化学科学的基石--元素、原子和分子
1.1 元素的起源与合成
1.1.1 宇宙大爆炸--元素的起源
1.1.2 点石成金--人造元素的合成
1.2 原子论演化的历程
1.2.1 近代原子论的创立与发展
1.2.2 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1.3 化学元素的指南针--元素周期表
1.3.1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1.3.2 现代元素周期表的内涵
1.4 物质分子的构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4.1 离子键和离子型化合物--氯化钠的结构
1.4.2 共价键与苯环结构
1.4.3 碳四面体学说与立体化学的诞生
1.4.4 金属键
1.4.5 分子间作用力
第2章 生命与化学
2.1 蛋白质与核酸--构成生命的最基本物质
2.1.1 蛋白质
2.1.2 核酸
2.2 分子遗传学的化学基础
2.2.1 基因的本质--dna(rna)
2.2.2 dna是如何进行复制的
2.2.3 从dna到蛋白质--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2.3 生物催化与仿生化学
2.3.1 生物催化剂--酶
2.3.2 生物合成与生物转化
2.3.3 模拟酶--酶的仿生化学
2.3.4 生物固氮与化学模拟固氮
2.3.5 光合作用--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2.4 生命起源与化学
2.4.1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物质
2.4.2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2.4.3 手性分子的起源
2.5 化学对基因工程的贡献
2.5.1 dna重组与基因工程
2.5.2 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
2.5.3 基因育种和基因药物
第3章 健康与化学
3.1 药物化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3.1.1 世纪神药--阿司匹林
3.1.2 从染料到磺胺药
3.1.3 青霉素家族
3.2 化学家如何创造新药物
3.2.1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药物
3.2.2 基于构效关系的药物分子设计
3.2.3 基于靶分子的合理药物设计
3.3 食品营养化学
3.3.1 食品营养和人体的物质交换过程
3.3.2 糖和脂类
3.3.3 维生素
3.3.4 矿物质
3.4 食品中的化学品
3.4.1 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食品添加剂
3.4.2 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3.4.3 提供食品色、香、味的添加剂
第4章 环境与化学
4.1 环境与生态平衡
4.2 自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循环
4.2.1 水循环
4.2.2 氮循环
4.2.3 碳循环
4.2.4 氧循环
4.3 保护大气环境
4.3.1 大气圈的化学组成与大气污染
4.3.2 光化学烟雾
4.3.3 酸雨的形成
4.3.4 温室效应
4.3.5 臭氧层空洞之谜
4.4 保护水资源
4.4.1 水的一些理化性质
4.4.2 水资源污染的化学
4.4.3 水的化学净化、纯化和软化
4.4.4 海水的淡化
4.5 绿色化学
4.5.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惟一选择
4.5.2 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化学问题
第5章 能源与化学
5.1 全球能源结构和发展趋势
5.1.1 地球上可供利用的能源
5.1.2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及特点
5.2 能量产生和转化的化学原理
5.2.1 能量的产生--化学热效应
5.2.2 能量的转化和利用效率--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
5.3 化学在煤、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利用方面的贡献
5.3.1 煤的高效、清洁化燃烧及化学转化
5.3.2 石油开发利用中的催化技术
5.3.3 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和c1化学
5.4 化学对和平利用核能的贡献
5.4.1 核反应与核能
5.4.2 核反应堆的安全性与风险
5.4.3 核能开发利用的前景
5.5 化学为开发新能源再立新功
5.5.1 生物质能源
5.5.2 氢能源
5.5.3 化学电源
5.5.4 太阳能电池
第6章 材料与化学
6.1 性能非凡的合金
6.1.1 铝合金
6.1.2 金属玻璃
6.1.3 超高温合金与高温金属陶瓷
6.1.4 形状记忆合金
6.1.5 贮氢合金
6.2 超导的发现与富勒烯化学
6.2.1 超导体
6.2.2 富勒烯的发现及其超导性
6.2.3 有机超导体
6.2.4 超导材料的应用前景
6.3 神奇的精细陶瓷
6.3.1 透明陶瓷--人造宝石
6.3.2 高温结构陶瓷
6.3.3 生物陶瓷
6.3.4 压电陶瓷
6.3.5 光学纤维--现代信息产业的生命线
6.4 从高分子化合物到高分子材料
6.4.1 高分子化合物
6.4.2 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20世纪合成化学的骄傲
6.4.3 高分子生物医学材料
6.4.4 导电高分子
6.5 从晶体管到未来的电子信息材料
6.5.1 晶体管与现代电子计算机
6.5.2 光致抗蚀材料
6.5.3 液晶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6.6 复合材料
6.6.1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6.6.2 碳纤维增强塑料
6.6.3 尼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6.7 纳米化学与纳米材料
第7章 武器与化学
7.1 火药与炸药
7.1.1 火药--武器的灵魂
7.1.2 烟幕弹--恐怖的云海
7.1.3 燃烧弹--致命的火神
7.2 化学武器
7.2.1 化学武器的分类
7.2.2 化学武器的特点
7.2.3 化学武器的防护
7.2.4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7.3 核武器与核战争
7.3.1 原子弹
7.3.2 氢弹
7.3.3 中子弹
7.4 现代高科技武器装备与化学
附 [炸药之父--诺贝尔小传]
附表1 1901~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简况
附表2化学元素周期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