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戏剧艺术戏曲的美学品格

戏曲的美学品格

戏曲的美学品格

定 价:¥31.40

作 者: 沈达人著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标 签: 戏剧美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4007234 出版时间: 1996-03-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1cm 页数: 547页 字数:  

内容简介

  对于学术研究成果,我始终认为理论文章和评论文章的价值和作用并不亚于煌煌专著。因为莱辛的《汉堡剧评》、爱克曼辑录的《歌德谈话录》、钱钟书的《谈艺录》、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这些闪射着智慧光芒的著作给予人们的启示,也使我终生难忘,又促使自己在四十多年的研究工作中,于撰述专著的同时,十分注意致力于理论文章和评论文章的写作。1985年编定、出版的由17篇理论文章组成的《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是我这方面第一部以结集形式投向社会的成果。十分感谢中国文联,在推出庄重而绚丽的“晚霞文库”计划时,纳入我的第二部以20篇理论文章和53篇评论文章组成的《戏曲的美学品格》,使我几十年来的又一批成果再次以结集的形式投向社会。

作者简介

  沈达人,笔名沈尧,1929年生,江苏南京人。1949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50年至1989年在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从事戏曲史论、戏曲美学研究工作。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有《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戏曲意象论》等,与人合作主编《古典戏曲十讲》1种、《戏曲史论丛书》12种,并参与编写《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

图书目录

前言
上辑:理论篇
戏曲的美学品格
现实主义——戏曲的命脉
诗乐舞与戏曲形态
舞台时空自由与模糊思维
漫议戏曲创作的个性
榕城观剧随笔
笑以后的思考
戏曲文学综论
弥纶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
戏曲的危机与生机
论戏剧作品反映人民内部矛盾
戏曲形式创新的道路是宽广的
他们在探索
加滚与改调歌之
发展昆剧的最佳选择
明末古典剧论的新篇章
《闲情偶寄·词曲部》新探
《弥勒会见记》形态辨析
《弥勒会见记》形态余论
古典梵剧寻踪
下辑:批评篇
昆剧《十五贯》改编的几点经验
评湘剧《琵琶记》的改编
破镜残缺难重圆
谁是彩凤谁是鸦
抒情喜剧的精品
芝兰重现芳菲
文嫣的悲剧
荒诞川剧《潘金莲》的贡献
漫谈三个《昭君出塞》
《打金枝》——优秀的喜剧
人民智慧的结晶
评青阳腔《西厢记》的改编
思想只活在形象中
喜看《抢新郎》
《金龙与蜉蝣》的人文意义
湘剧《山鬼》的探索
《天鹅宴》创作漫评
是凡人,也是超凡的人
京剧《贵人遗香》释评
对荒谬的抗争
现代意味的民间历史剧
川剧《华清池》三论
京剧《宝烛记》印象
彝汉团结的赞歌
孙尚香的悲剧
玉树流芳照后庭
他带着满身伤痕离去
芙蓉的礼赞
从《剪彩花》到《摘瓜谣》
评剧《风流寡妇》的再现与表现
《梅锁情》与戏曲表现现代生活
汉剧《弹吉他的姑娘》的形式创新
商洛山区的艺术明珠
肖像与意境
来自生活的喜剧
笑声,要落在英雄人物身上
《向老三招婿》的喜剧性
欧海的追求
“野马”能不能变成“骏马
一出社会主义的新戏曲
秧歌与人
赞京剧《红灯照》
进入粟裕将军的内心世界
“彩萍子”的美学
张寄蝶与《游街》
东风里的新花
《中国戏曲文化概论》的特点·深度·高度
推陈出新经验的理论升华
论偏于古调·意重于继承·旨在于出新
有突破、有创见的《中国戏班史》
《戏曲剧作艺术谈》序言
《戏曲“拉奥孔”》序言
《迈向现代的古老戏剧》序言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