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宗教宗教理论与研究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

定 价:¥54.00

作 者: 周谷城主编;陈士强本卷主编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
标 签: 著作 宗教

ISBN: 9787309016833 出版时间: 1997-04-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0cm 页数: 1204页 字数: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本书为中国历代宗教类学术名著的提要。全书分为五大类:佛教编、道教编、基督教编、伊斯兰教编、其他,共收录古代至现代的相关名著三百零五部(篇)。其中有各教重要的有影响的丛书、类书、史传、文集、论著、注疏、游记、地志、谱录、杂纪、辞书、目录等,内容叙及各教的教理、修持、历史、流派、人物、事件、规制、仪式、经典、术语、寺观教堂、圣地古迹,以及朝廷的宗教法敕、各教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外宗教文化的交流等。为中国佛教史、道教史、基督教和天主教史、伊斯兰教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资料。片断: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妙也所思而在者,想灭之辞也。敢以馀暇为之撮注,其义同而文别者,无所加训焉。”全书对十二因缘(痴或称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作了深入地解释,阐述了有情众生的生存(有)是从识的活动开始,识的活动成为生活经验(行),然后累积形成识的内容。而識的活动又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入)这些感觉器官接触认识的对象(名色)而现现的。凡夫以痴(无明)为内相,以渴爱为外相,取一切为我,形成我執(取),于是便有了人间无常之苦。而且在十二支中,前一支为后一支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具有相依性,也就是经中所说的那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人本欲生经》)佛因已灭痴及渴爱,所以人间苦亦灭。因此,虽然“人在生死,莫不浪滞于三世、飘萦于九止,稠缪八缚者也”《人本欲生经序》),只要“照于十二因缘而成四谛”(同上),以禅智而趋于“灭定”,最终即能獲得解脱。本书是中国佛教最早的经注之一,它有助于理解佛教的十二因缘学说。(夏金华)沙门不敬王者论〔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一篇。东晋慧远撰。约成于东晋元与三年(四○四)。收入梁代僧祐编的《弘明集》卷五。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等。慧远(三三四四——四一六),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崞县东)人。家世儒学,少时“博综六经,尤善庄老”,二十一岁在太行恒山听道安讲《般若经》,慨叹“儒道九流皆糠秕”,乃偕弟慧持一起剃发出家,年二十四,便登讲席,时引》庄子》一书以说明佛教之实相义,使惑者晓然,颇得道安器重,许其讲经中不废俗书。东晋与宁三年(三六五),随道安南下游学,襄阳为苻坚破后,遵师命率众南下荆州,中途留住庐山,不复再行。卜居庐山三十馀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专志修道弘法,成为当时中外佛教徒众望所归的佛教领袖。继道安《僧尼轨范》,扩充制定了《社寺节度》、《外寺僧节度》、《比丘尼节度》等教团规制。元与元年(四○二),与刘遗民等一百二十三人,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共期往生西方净土。被后世尊为净土宗初祖。当时,长安和庐山为中国南北两大佛学重镇。鸠摩羅什被迎请至长安后,慧远主动致书问候,鼓动门下弟子北上请益。並调解长安僧团事务,迎请为鸠摩羅什一系摒斥的佛陀跋陀羅到庐山讲学,译出《达摩多羅禅经》。慧远兼弘大小乘佛学,派弟子法净、法领等到西域取经,迎请西域沙门僧伽提婆译出《阿毗昙心论》和《三法度论》,请昙摩流支译出《十诵律》。著作见存的尚有:《三报论》、《明报应论》、《沙门袒服论》、《庐山出修行方便经统序》、《阿毗昙心序》、《三法度经序》、《念佛三昧集序》等。事迹见《高僧传》卷六、《东林十八高贤传》等。本书前言前言宗教,是社会意识形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翻开千百年以来流传于世的中国古代典籍,人们会不约而同地发现:中国古代的宗教(尤其是佛教、道教),与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如哲学、文学、史学、教育、伦理、心理、语言、邏辑、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天文、地理、曆算、风俗、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若不了解宗教,也就无法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与其他学科的学术名著一样,宗教类学术名著同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宝藏。本书分为五大类,共收录古代至现代的宗教类名著三百零五部(内含单篇)。(一)佛教编。始东晋道安的《人本欲生经注》,终现代印顺的《佛法概论》,凡一百六十三部。(一一)道教编。始先秦佚名的《山海经》,终现代王明的《黄庭经考》,凡一百十五部。(三)基督教编。始明代徐光启的《增订徐文定公文集》,终现代吴耀宗的《没有人看见过上帝》,凡十三部。(四)伊斯兰教编。始元代吴鉴的《清涼寺记》,终现代白寿彝的《中国伊斯兰史存稿》,凡十一部。(五)其他。始近代王治心的《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终现代丁山的《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凡三部。就体裁而言,综羅了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各教重要的有影响的丛书、类书、史传、文集、论著、注疏、游记、地志、谱录、杂纪、辞典、目录等等;就内容而言,叙及各教的教理、修持、历史、流派、人物、事件、规制、仪式、经典、术语、寺观教堂、圣地古迹,以及朝廷的宗教法敕、各教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外文化交流等。其中有不少著作属《大藏经》以外的佛书(藏外佛书)、《道藏》以外的道书,和因传本稀少而知之者廖廖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伊斯兰教名著。本书主编陈士强,副主编王雷泉、郭建慶。参加编写的有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社科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宗教界(佛教协会等)以及其他高校、研究所从事各宗教研究的专家四十三人(详见宗教卷编委会名单和每篇提要之末的署名)。最后由陈士强统稿並编目。从撰稿至编定,前后历时三年。编者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五日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前言
   佛教编
   人本欲生经注
   沙门不敬王者论
   大乘大义章
   肇论
   注维摩诘经
   佛国记
   大般涅槃经集解
   弘明集
   出三藏记集
   释迦谱
   经律异相
   比丘尼传
   高僧传
   大乘止观法门
   往生论注
   洛阳伽蓝记
   大乘义章
   法华经文句
   法华经玄义
   金光明经文句
   金光明经玄义
   摩诃止观
   三阶佛法
   历代三宝纪
   国清百录
   中论疏
   法华玄论
   大乘玄论
   三论玄义
   四分律疏
   辩正论
   安乐集
   净土论
   大唐西域记
   一切经音义
   因明入正理论疏
   异部宗轮论述记
   成唯识论述记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大乘法苑义林章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集古今佛道论衡
   广弘明集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
   四分律含注戒本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
   释迦方志
   释迦氏谱
   大唐内典录
   续高僧传
   古今译经国纪
   俱舍论记
   俱舍论疏
   因明正理门论述记
   因明入正理论疏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法苑珠林
   古清涼传
   观无量寿佛经疏
   四分律开宗记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南海寄归内法传
   华严经金师子章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大乘起信论义记
   华严经探玄记
   华严经传记
   壇经
   禅宗永嘉集
   成唯识论了义灯
   成唯识论演秘
   大日经疏
   开元释教録
   金刚錍论
   北山録
   一切经音义
   华严经疏钞
   原人论
   禅源诸诠集都序
   传法心要
   祖堂集
   释氏六帖
   宗镜録
   续一切经音义
   龙龛手镜
   宋高僧传
   大宋僧史略
   景德传灯录
   释氏要览
   辅教篇
   广清涼传
   庐山记
   林间录
   碧巖录
   古尊宿语录
   翻译名义集
   乐邦文类
   五灯会元
   佛祖统纪
   正理藏论
   至元法宝勘同总录
   辩伪录
   佛教史大宝藏论
   敕修百丈清规
   佛祖历代通载
   庐山莲宗宝鉴
   释氏稽古略
   补陀洛迦山传
   山庵杂录
   菩提道次第广论
   密宗道次第广论
   因明七论入门
   大明三藏法数
   释量论释
   指月录
   西方合论
   禅关策进
   慨古录
   大明高僧传
   补续高僧传
   阅藏知津
   禅门锻炼说
   居士传
   净土圣贤录
   因明学名义略集
   土观宗派源流
   量学
   因明学启蒙
   杨仁山居士遗著
   佛学研究十八篇
   五无论
   虎禅师论佛杂文
   谛闲遗述语录
   新续高僧传四集
   法相辞典
   陈那以前中观派和瑜伽派之因明
   印光法师文钞
   唯识抉择谈
   藏要
   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
   真现现论
   法相唯识学
   中国佛学
   续比丘尼传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彙编
   佛学大辞典
   首楞严经讲义
   中国佛教史
   中国佛教史
   名山游访记
   佛学概论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因明大疏删注
   佛家名相通释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释氏疑年录
   密教通关
   因明学
   因明大疏蠡测
   西藏佛学原论
   因明纲要
   佛法概论
   道教编
   山海经
   鬻子
   子华子
   穆天子传
   鬼谷子
   鹖冠子
   三十六水法
   别国洞冥记
   周易参同契
   太平经
   出金矿图录
   老子想而注
   西昇经
   十洲记
   五嶽真形图
   太上黄庭内景玉经
   度人经
   太上灵宝五符序
   抱朴子内篇
   汉武帝内传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
   紫阳真人内传
   老君音诵戒经
   养性延命录
   真诰
   真灵位业图
   华阳陶隐居集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
   黄帝阴符经
   刘子
   无上祕要
   太清石壁记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
   金镇流珠引
   龙虎还丹诀
   道教义枢
   三洞珠囊
   宗玄先生玄纲论
   元阳子五假论
   金碧五相类参同契
   枕中记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玄珠录
   坐忘论
   服气精义论
   天隐子
   洞灵真经
   黄帝阴符经疏
   钟吕传道集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
   太平经钞
   太平经圣君祕旨
   四气摄生图
   无能子
   道体论
   洞天福地嶽渎名山记
   道德真经广圣义
   历代崇道记
   化书
   云笈七籤
   易数钩隐图
   皇极经世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悟真篇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
   太上感应篇
   华阳陶隐居内传
   修鍊大丹要旨
   造化指南
   庚道集
   三洞群仙录
   丹房须知
   诸家神品丹法
   金华行碧丹经秘旨
   道德宝章
   悟玄篇
   重阳全真集
   西嶽华山志
   存神固气论
   磻溪集
   长春真人西遊记
   修真十书
   易外别传
   甘水仙源录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谷神篇
   太华希夷志
   茅山志
   天台山志
   橐篇子
   汉天师世家
   随机应化录
   岘泉集
   太极葛仙公传
   雨暘气候亲机
   方壼外史
   南华真经副墨
   道藏目录详注
   龙门心法
   茅山全志
   羅浮山志会编
   龙虎山志
   道书十二种
   济一子道书十七种
   重印玄妙观志
   道竅谈
   逍遥万寿宫志
   白云观志
   道教史
   中国道教史
   孙不二女丹诗注
   黄庭经讲义
   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道藏源流考
   黄庭经考
   基督教编
   增订徐文定公文集
   天主教传行中国考
   中国基督教史纲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
   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
   基督教思想史
   基督教与文学
   元也里可温教考
   方豪文录
   基督教进解
   耶稣传
   没有人看见过上帝
   伊斯兰教编
   清涼寺记
   希真正答
   天方典礼
   天方性理
   天方至圣现录
   朝觐途记
   中国回教史研究
   中国回教史鉴
   伊斯兰教概论
   回回教入中国史略
   中国伊斯兰史存稿
   其他
   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
   宗教心理学
   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