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李新魁自选集

李新魁自选集

李新魁自选集

定 价:¥22.40

作 者: 李新魁著
出版社: 河南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
标 签: 汉语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4713156 出版时间: 1993-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9cm 页数: 314 字数:  

内容简介

  在我国,语言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它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文字和语言的计算机处理等,语言学的巨大作用和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我国现代语言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十年动乱结束后,一批中年语言学家涌现了出来,并且成为学术界的中坚力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河南教育出版社愿意为这些中年语言学家出一套论文集,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一年多以前,他们专门派人到北京商谈此事。我们深感他们的设想和决定是很有远见卓识的。众所周知,现在出版一本语言学论文集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出版这种书要赔很多钱。而这也是我们早想做而又力不从心的事情。所以,我们对他们的计划表示赞同和支持。但我们认为,当务之急不是编自己的论文集,而是将我国当代贡献大、在各自学术领域成绩突出的中年语言学家推荐给他们。为了表示对河南教育出版社这一计划的实际支持,我们在百忙中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协助他们,编辑出版这套《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的任务。为了把这套书编好,我们迅即向吕叔湘先生作了汇报。他很高兴,并欣然答应出任这套书的顾问。我们深知,这也是吕老兼任语文出版社社长十年来未及实现的心愿之一。正是在吕老的关系和指导下,我们同河南教育出版社一起拟订出了出版的计划和有关细节。在广泛听取有关同志的意见后,列出了一个可供入选的中年语言学家名单。经过反复权衡比较,确定了名单。他们是:徐通锵、邢福义、陆俭明、刘叔新、李新魁、裘锡圭、吕必松、鲁国尧、蒋绍愚、李临定。我们深感遗憾的是,未能编选我国老一代语言学家和青年语言学家的自选集,即使是中年语言学家,也不可能全部选入,特别是有的同志,刚超过规定的年龄上限,虽然他们学术成果累累,也未能入选。还有的同志,由于其他原因,要求暂不入选,我们工作中难免有不全面或疏漏的地方,敬希语言学界的师友们谅解和批评,以便改进我们的工作。我们衷心感谢年高德劭的吕叔湘先生为每本自选集题写了书名。这里饱含着他对语言学界的殷切期望和亲切的关怀。我们也要代表语言学界的朋友,向河南教育出版社表示诚挚的感谢。特别是他们的社领导专程到北京来商讨计划,并亲自审读书稿。负责这套书的责编查道元同志,多次往来于郑州北京之间,做了大量细致的组织和审稿工作。我们也要感谢入选的这些同志的配合和支持。没有上述的各种支持,这套书是无法同广大读者见面的。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新魁,男,1935年10月23日出生于广东澄海县。1955年以前在家乡读中、小学,1955年8月至1959年8月在中山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门化读书。1959年8月至1962年8月在广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62年8月至1970年8月,在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1970年8月至1973年12月在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73年12月至现在,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1981年任副教授,1985年任教授。讲授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音韵学、汉语等韵学、汉语语音史等课程。学术研究领域包括音韵、训诂、语法、文字、方言、少数民族语言、西夏文等方面。已出版著作有《汉语音韵学》、《汉语等韵学》、《韵镜校证》、《〈中原音韵〉音系研究》、《古音概说》、《中古音》、《古代汉语自学读本》、《类别词汇释》、《汉语文言语法》、《香港方言与普通话》、《广州人学普通话》(与人合作)、《普通话、潮汕方言常用字典》、《潮汕方言词考释》(与人合作)、《成语典故彩图辞典》、《实用诗词曲格律辞典》等18种,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语文知识文章约180篇,共200多篇。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讲学,1990年应邀到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等院校讲学,1992年应邀到台湾中山大学等院校讲学。1979年被选为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连任三届至今),1980年被选为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副会长(连任两届),1981年被选为全国高校文字改革学会理事,1984年被选为中国语言学会理事(连任两届至今,现任常务理事)。1986年被选为广东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连任两届至今)。除上述职务外,还兼任广东社联委员、《学术研究》编委、广州国学研究社社长等职。

图书目录

     目 录
    上古音“晓匣”归“见溪群’说
    论《广韵》音系的三等韵
    重纽研究
    论《中原音韵》的性质及它所代表的音系
    关于《中原音韵》音系的基础
    和“入派三声”的性质
    论近代汉语共同语的标准音
    论近代汉语照系声母的音值
    近代汉语全浊音声母的演变
    论“等”的起源和发展
    论内外转
    互体字简论
    “轪”字考述
    汉语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
    论广州方言形成的历史过程
    跋
    作者简介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