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美学诗与思的对话: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及其现代阐释

诗与思的对话: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及其现代阐释

诗与思的对话: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及其现代阐释

定 价:¥19.20

作 者: 潘知常著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丛编项: 上海三联文库 学术系列
标 签: 审美活动

ISBN: 9787542610645 出版时间: 1997-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暂缺《诗与思的对话: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及其现代阐释》简介

作者简介

  潘知常,1956年生,湖南人。曾任教于郑州大学中文系,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述有《美的冲突》(1989年,上海)、《众妙之门》(1989年,河南)、《生命美学》(1991年,湖南)、《生命的诗境》(1993年,杭州一、《中国美学精神》(1993年,江苏)、《审美教育的最佳时期》与林玮合作,1993年,河南)、《反美学》(1995年,上海)等。

图书目录

     目录
   绪论学科定位:美学的当代问题
   美学何为
   诗与思的对话
   美学的对象、内容、范围
   第一篇 根源层面:永恒的生命之谜
    第一章 审美活动的历史发生
    先天性:“人生自是有情痴”
    后天性:“哥白尼式的革命”
    从快感到美感
    第二章 审美活动的逻辑发生
    从理想本性、最高需要到自由个性
    在自然与文明之间
    守望精神家园
   第二篇 性质视界:辨析与描述
    第三章 审美活动的外在辨析
    基础·手段·理想
    向善·求真·审美
    现实超越·宗教超越·审美超越
    第四章 审美活动的内在描述
    共时描述:生命的澄明之境
    历时描述:生命的超越之维
   第三篇 形态取向:历史与逻辑
    第五章 审美活动的历史形态
    中西形态:“法自然”与“立文明”
     古今形态:从“镜”到“灯”
    第六章 审美活动的逻辑形态
     纵向展开:美、美感、审美关系
     横向拓展:美丑之间
     剖向转换:从自然、社会到艺术
   第四篇 方式维度:生成与结构
    第七章 审美活动的生成方式
     “我审美故我在”
     生命之思
    第八章 审美活动的结构方式
     诗意的栖居
     “澄怀味像”
     从“无明”到“明”
   附录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