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诗歌词曲赋中国近/现/当代作品中国诗学批评史

中国诗学批评史

中国诗学批评史

定 价:¥48.00

作 者: 陈良运著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东方文化丛书
标 签: 诗歌史 文学批评史

ISBN: 9787210015338 出版时间: 2001-03-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0cm 页数: 626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诗学批评史》虽然受到篇幅的严重限制,它却富有探索精神,极有创邮,较之一般采用平铺直叙写作方法的文论史,更富逻辑色彩,更具理论深度。《中国诗学批评史》作者在态度上是严肃的,在方法上是谨严的。他广泛收集,钻研材料,凡几十年。不仅是古代诗学著作,就是其它文史典籍,只要涉及诗歌,那怕片言只语,也不放过。同时他还主编了《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对纷繁复杂的诗论材料进行了精选。正是在这一坚实的基础上,他才有感悟、才有判别,在比较中建立了具有他个人特色的诗学范畴系统与批评史构架,在横向深入、纵向发展的交叉网络中,展示诗学的整体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陈良运,男,1940年生于江西萍乡, 196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1986年以前曾任萍乡市(地级)人大常委、萍乡市文联副主度。1986年调回母校,任江西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1994年评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并任江西省学位委员会委员。1993年后曾被聘为四川大学、山东师大、广西师大兼职教授。2000年6月调入福建师大,任特聘教授,并于2000年12月经福建师大学位评定委员会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团体与社会兼职: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编委; 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江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从1959年到文革前,主要从事新诗创作,《人民文学》等刊。曾发表《历史的瞳人》、《安源工人的怀念》、《黄洋界放歌》等作品。文革后转向新诗评论与文学理论研究,在《文艺报》、《文学评论》、《诗探索》、《诗刊》等刊发表《试论艾青的艺术风格》、《论自由体诗》、《说爱情诗》等论文400余篇,现结集出版的有《新诗艺术论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新诗的哲学与美学》(花城出版社1989年)、《诗学、诗观、诗美》(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年)、《论诗与品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自80年代中期始,研究重点转向中国古典美学、诗学领域,在指导研究生的同时,参与两项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完成并出版专著《文与质、艺与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中国诗学体系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初版,1998年作为“精品图书”选入《社科学术文库》,并再版);独立承担三项国家社会科学课题,完成并出版专著《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初版,2001年修订再版)、《周易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焦氏易林诗学阐释》(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等。与此同时,应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之约,主编主撰大型《中国历代文学论著丛书》,已出版《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中国历代赋学曲学论著选》、《中国历代文章学论著选》四部约400万字;又主编大学文科教材《古代名论名著选读》(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初版,2000年再版)和《少儿背诵精品30000万言》(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等。现在,正与他人共同主编《中国美学范围丛书》(共30本,于2003年出齐),本人撰著《文质彬彬》和 《中国之“美”》两部。科研成果曾七次荣获江西省社科优秀论著奖,专著《中国诗学体系论》、《中国诗学批评史》、《周易与中国文学》分别于1994年、1996年、2000年三次获一等奖(另1981年至1993年获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论文《论周易的符号象征》 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中国诗学批评史》还荣获江西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特等奖、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等。由于科研和教学方面的成绩,1987年获江西省委组织部等颁发的“江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江西省高等学校“先进科研工作者”称号,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人事部、教育部“全国教育战线劳动模范”和“全国模范教师”之嘉奖。

图书目录

    钱中文序
   导 言
    第一篇先秦两汉
   诗歌观念的演进与功利批评的形成
   第一章 诗歌创作观念与接受观念的萌芽
    一 上古代的诗歌形态
    二“《诗》三百”中的诗歌创作观念
    三《左传》中的诗歌接受观念
   第二章 先秦诸子诗歌观念的演进
    一 孔子及其弟子论《诗》与用《诗》
    二 子思、孟子称《诗》及“以意逆志”说
    三“诗言志”与苟子的文体观念形成
    四 屈原新体抒情诗中的诗歌观念
    “乐”与“诗”观念互补
   第五章 两汉的功利主义诗学观
    三尊《诗》为“经”的功利定向
    一二 儒家诗教的确立
    三《诗大序》与《诗谱序》的理论意义
    四《离骚》评价之争
    第二篇 魏晋南北朝
   诗歌本体的重构与风格批评的出现
   第四章 诗歌文体的重新认识
    一 曹丕、陆机、葛洪的诗美特征说
    二“以意为主”对“言志”的变通
    三“形似之言”与“声律”论
   第五章《文心雕龙》的诗歌理论
    一 诗歌文体发展的历史考察
    二 论作家、作品风格的形成
    三 创作方法与鉴赏批评
   第六章 第一部诗论专著一——《诗品》
    一 诗歌美学特征的确认
    二 五言诗独特情质与诗人个体风格
    三 流派探索与比较批评
   第七章 齐、梁趋向唯美的诗歌理论
    一“文”、“笔”之说与“美文”意识
    二 冲决儒家诗教的“宫体”诗论
    三 儒家诗教传人的反批评
    第三篇 隋唐宋金元
   诗歌精神的升华与美学批评的崛起
   第八章 重振诗歌人文精神的“风骨”论
    一 隋至初唐的诗学批评
    二 陈子昂之“兴寄”与“风骨”
    三 李白等盛唐诗人的“风骨”诗学观
   第九章 标志诗歌艺术走向成熟的“诗境”说
    一 王昌龄的“诗有三境”说
    二 释皎然论“取境”与“造境”
    三权德舆、刘禹锡的“境在象外说’
   第十章 政教与审美结合的现实主义诗论
    杜甫、元结的诗歌美学思想
    古文家的“文”、“诗”分别论
    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学纲领
    现实主义诗学之承续
   第十一章 司空图《诗品》与唐末五代诗论
    一 司空图诗论的哲学、美学思想基础
    二 艺术哲学的经典之作——《诗品》
    三 唐末、五代诗论
   第十二章 唐代诗选家的审美鉴赏批评
    一 审美鉴赏向诗境整体把握的提高
    二 审美接受准则的确定
    三 唐代诗选家的审美态度
   第十三章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诗学走向
    一 宋人对唐诗的接受与评价
    二 诗文革新运动者的诗学主张
    三 苏就的诗歌美学观
   第十四章 两宋理学家的诗学观
    一 邵雍的“情伤性命”与“以物观物”说
    二 朱熹“文皆是从道中流出”的诗论
    三 包恢三种“自然”说
   第十五章 江西诗派的诗法理论及其嬗变
    一 黄庭坚首立诗之法度
    二 诗法理论从“悟”到“活法”的发展
    三 诗法理论在南宋的嬗变
   第十六章《岁寒堂诗话》与《沧浪诗话》
    一 张戒由“思无邪”论“意”、“气’’、“韵”、“味”
    一 亚习习“好…
    一”习习 以禅喻诗”重塑诗学本体
    三“参诗精子”的美学批评
   第十七章 金、元诗论缀要
    一 苏、黄之辨与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二 江西诗派再评价与方回《心境记》
    三 刘将孙的诗趣说与杨惟核的“人品”论
   第四篇 明清近代
    流派理论的拓展与诗学本体的深化
   第十八章 以“格调”为核心的明代“复古”诗论
    一 复古之先声与茶陵派的“格调”说
    二 前七子诗学理论的两面性
    三 后七子中谢榛、王世贞的诗论
    四 胡应麟的“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论
   第十九章 以“性灵”为核心的文学解放思潮
    一 文学解放运动先行者的理论纲领
    二 公安派“独抒性灵”与“法不相沿”说
    三 竟陵派之“孤怀孤诣”与“厚出于灵”论
   第二十章 晚明三家诗论
    一 许学夷之“通变”而“入圣”、“入神”论
    二 陆时雍关于“韵”的美学阐释
    三 陈子龙“忧时托志”的救亡诗论
   第二十一章 重整与改善的儒家诗学
    一 虞山派论“诗人之诗”与“儒者之诗”
    二 黄宗羲的“万古之性情”说
    三 王夫之“兴、观、群、怨”新释
    四、叶燮重建儒家诗学体系
   第二十二章 清代四大流派的诗学观
    一 王士核“神韵”说的美学意义
    二 以儒家诗教为本的“格调”说
    三 袁枚“性灵”说—诗人“天分”论
    四 倡导“学人之诗”的“肌理”说
   第二十三章 繁荣的清代诗话与论诗诗
    一《诗辩坻》等论“作诗之人”
    二《诗筏》等论诗的审美创造
    三 赵翼、张问陶等的论诗诗
   第二十四章“诗界革命”时代的到来
    一 龚自珍倡导个性解放的理论与实践
    二 黄遵宪、梁启超的“诗界革命”论
    三 王国维“境界”说之系统观
    四 鲁迅“求新源”振“雄声”的《摩罗诗力说》
    后记
    主要引用书目与参考书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