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企业管理竞争的基础:制度选择 企业制度分析与构造

竞争的基础:制度选择 企业制度分析与构造

竞争的基础:制度选择 企业制度分析与构造

定 价:¥58.00

作 者: 谢志华著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企业管理

ISBN: 9787800876592 出版时间: 2003-04-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3cm 页数: 510 字数: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竞争的基础:制度选择》运用历史的、逻辑的和比较的方法,着眼于企业制度创新,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乃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际、总结和创新这三个方面的紧密结合,以及企业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操作办法的较强的针对性、可行性,是这本著作的鲜明特点。毫无疑问,作者的艰辛劳动和有益成果,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也是我所以欣然应邀为之作这个小序的基础。理论来自于实践,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理论永远不可能穷尽实践,更不可能成为终极的绝对真理。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任何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探索,都有继续深入、继续升华、继续全面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其客观规律的极端必要性。目录:导言第一章企业变迁:演义民企发展六部曲一、兄弟型企业:极端均衡的权力结构二、集权型企业:独享的权力结构三、分权型企业:授权与受权四、协调型企业:权力的内部配置五、合伙型企业:产权的清晰与流动六、股份型企业:产权的社会化第二章分析国企:探究历史起点差异一、两权分离――国企形成起点(一)国企与民企起点比较(二)两权分离的效率实现:建立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二、国企发展――体制掣肘众多(一)产权主体缺位,产权制度不完善(二)经营主体权责不清,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三、结论:弥合国企民企起点差异第三章深化国企改革:开辟新的路径一、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程序(一)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起点(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前提(三)产权主体代表及对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政企分开的要求二、解析国有企业改革思路(一)政资分开的原因及目标(二)政企分开的原因及目标(三)明确产权主体的原因及目标第四章是非功过:回首国企改革一、国企改革已经实现的目标(一)政企分开,国有企业经营权已经基本到位(二)政企分开,国有企业基本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市场运作模式(三)两权分离下,国家逐步对国有企业建立了激励和约束机制(四)政资分开,国家逐步在构造国有产权主体,独立行使国有产权权利二、国企改革仍然存在的焦点问题(一)政资不分、以政代资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二)政企分开依然存在的问题(三)独立行使国有产权权利的主体尚未形成第五章突破传统:创新两权分高理论一、两极分离的动因――对资本的重新认识(一)资本是选择人才的机制(二)资本选择人才机制下的经济协调二、两权分离的内容――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重新认识(一)终极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的分离(二)终极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三)法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四)法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第六章超越桎梏:反思所有制理论第七章改革基础:重塑国有产权主体代表第八章明确权责:强化政企分开第九章两权分离:重构激励机制第十章公司治理:建立有效内部约束第十一章加强监督:构建出资者财务体系第十二章管理融合:形成预算为基础的实现路径第十三章几个制度实例后记

作者简介

  谢志华:教授。1959年出生于湖南益阳,1988年于北京商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92年至1995年在财政部科研所攻读博士并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兼任财科所、英国卡迪夫大学、加拿大英皇学院等20余家院所兼职或客座教授。担任中国会计学会等八家学会副会长、理事,多家大型企业顾问。被评为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目前从事企业改制、国有产权运作、出资者财务、预算整合、母子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四十多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和集团公司课题十多项。多项研究成果被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采用。

图书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企业变迁:演义民企发展六部曲
第二章 分析国企:探究历史起点差异
第三章 深化国企改革:开辟新的路径
第四章 是非功过:回首国企改革
第五章 突破传统:创新两权分离理论
第六章 超越桎梏:反思所有制理论
第七章 改革基础:重塑国有产权主体代表
第八章 明确权责:强化政企分开
第九章 两权分离:重构激励机制
第十章 公司治理:建立有效内部约束
第十一章 加强监督:构建出资者财务体系
第十二章 管理整合:形成预算为基础的实现路径
第十三章 几个制度实例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