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戏剧艺术中国曲艺史

中国曲艺史

中国曲艺史

定 价:¥11.80

作 者: 蔡源莉,吴文科著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艺术简史丛书
标 签: 暂缺

ISBN: 9787503916144 出版时间: 1998-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0cm 页数: 187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艺术简史丛书”的一种。本书记述中国曲艺的发生发展过程,从古代曲艺的萌芽,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曲艺艺术,书中均作了专章述列;对少数民族的曲艺状况,也进行了专门的介绍。本书在史料引用及所持观点上力求客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具可读性。

作者简介

  蔡源莉,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所长,长期担任国家重大艺术科研项目《中国曲艺志》总编辑部主任一职,主持全国曲艺志的编纂。因在完成《中国曲艺志》编审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1997年、2001年两次荣获文化部颁发的“文艺集成志书编审成果”一等奖。 参与了《说唱艺术简史》、《中国曲艺史》、《现代学术史上的俗文学》、《中国曲艺通史》的撰写。《说唱艺术简史》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曲艺学会1995年颁发的全国曲艺理论研究优秀科研成果专著一等奖。发表论文有:《试论曲艺音乐的形式美》、《论口传心授》、《文化氛围与艺术创造》、《清代曲艺——雅与俗的融合》等。吴文科,1963年生,曲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参与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国曲艺志》的编纂工作,历任该项目总编辑部副主任、主任。

图书目录

     目 录
   序言
   引言
    一、什么是曲艺
    二、曲艺的本质特征
    三、曲艺的艺术构成要素
    四、曲艺表演的类型
    五、曲艺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曲艺的起源
    第一节 由“杭育杭育”说起
    第二节 可溯之源长 可证之史短
    第三节“说书俑”与“活化石”
   第二章 唐代的曲艺
    第一节 转变与变文
    第二节 说话与敦煌话本
    第三节“弄参军”与“陆参军’
    第四节《格萨尔王传》说唱
   第三章 宋代的曲艺……
    第一节 鼓子词和唱赚词
    第二节 诸宫调和陶真
    第三节“说话四家”
    第四节 热瓦甫苛夏克
    第五节 五种有关宋代曲艺的史料文献
   第四章 金元两代的曲艺
    第一节 董解元及其《西厢记诸宫调》
    第二节 散曲
    第三节 元代的说书与元刊话本
    第四节 《玛纳斯》
    第五节 元代的曲艺理论
   第五章 明代的曲艺
    第一节 道情和弹词
    第二节 “说唱词话”及其成化刊本
    第三节 贾凫西及其“木皮鼓词”
    第四节 柳敬亭与莫后光
    第五节 陶力和好来宝
   第六章 清代的曲艺
    第一节 清代曲艺艺术特征
    第二节 莲花落 什不闲 什不闲莲花落
    第三节 渔鼓道情
    第四节 评话与评书
    第五节 弹词
    第六节 八角鼓与子弟书
    第七节 大鼓
    第八节 扬州清曲
    第九节 天桥和相声
   第七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曲艺
    第一节 民国时期曲艺艺术特征
    第二节 演出场所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上海曲艺的繁荣和苏州弹词的发展
    第四节 河南坠子的兴起及其影响
    第五节 山东曲艺的新旧更迭
    第六节 四川曲艺的成熟
    第七节 京津曲艺艺术的发展
    第八节 广东曲艺
    第九节 东北二人转的形成与发展
    第十节 蒙古族曲艺的发展
    第十一节 曲艺的战斗传统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曲艺
    第一节 改人、改制、改艺
    第二节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第三节 相声的讽刺与歌颂
    第四节 建立团队 培养新人
    第五节 挖掘传统 抢救遗产和政治风暴的迫近
    第六节 百花凋零 耆宿凋谢
    第七节 出人 出书 走正路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