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知识读物名辩艺术与思维逻辑

名辩艺术与思维逻辑

名辩艺术与思维逻辑

定 价:¥27.00

作 者: 董志铁著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丛编项: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
标 签: 逻辑史 辩学

ISBN: 9787504330543 出版时间: 1998-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267 字数:  

内容简介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当时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文化高度发展。正如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源泉一样,先秦诸子学说是中国二千年来思想发展的源泉。本书主要研究名辩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名辩学之名与逻辑学概念理论,名辩学之辞与逻辑学命题理论、名辩之说与逻辑学的推理理论,以及名辩学之辩与逻辑学的论证理论等。《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董志铁:1945年生,北京市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1991年6月至1992年6月由国家教委公派去澳洲悉尼大学进修。1997年获曾宪粹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主要学术成果有:国家“六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逻辑史》(五卷本)(编委、撰稿)、译著《大学生逻辑学》(三人合译);论文《淮南子推理论》(1994年获中国逻辑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指物论解译》等20余篇。

图书目录

     目录
   总序
    序言
    第一章 名辩思想的发端
    一 孔子的名辩贡献
    1.正名理论
    2.具有推理意义的认识方法
    3.证据与証明
    二 邓析的“两可”之说
    1.邓析的“刑名之辩”
    2.邓析的“两可之说
    第二章 名辩思想的发展
    一 惠施的辩题及其名辩贡献
    1.“历物十事”的名辩意义
    2.惠施“善譬”
    二 尹文子名的理论
    1.尹文论名
    2.与齐王论士
    三 公孙龙的思想体系及其名辩
    贡献
    1.公孙龙的思想体系
    2.《公孙龙子》的名辩贡献
    第三章 辩学的建立
    一 墨子、墨家学派及《墨子》
    二 墨子在名辩学上的贡献
    三 后期墨家创立的辩学体系
    1.“辩,争彼也”
    2.“以名举实”
    3.“以辞抒意
    4.“以说出故
    第四章 名学的建立
    一 名的实质与作用
    二 正名的目的
    三 制名的原则
    四 名的种类
    五 名的谬误
    六 荀子名学体系不足之处
    第五章 名辩之名与逻辑学概念
    理论
    一 名的本质
    二 名与语词
    三 名的内容与范围
    四 名的属种(包含)关系
    五 名的种类
    六 正名理论
    1.正名的原则
    2.正名的方法
    3.正名的作用
    七 名实相悖的种种谬误
    第六章 名辩学之辞与逻辑学判断
    理论
    一 辞的本质
    二 辞的种类
    1.尽——全称判断
    2.或——特称判断
    3.假——假言判断
    4.必——必然判断
    5.弗必——或然判断
    6.且——表示时间模态将来时
    7.且——表示时间模态上的现
    在时
    8.已——表示时间模态上的过
    去时
    三 辞之间的矛盾关系
    1.单称肯定与单称否定的矛盾
    关系
    2.全称肯定与特称否定的矛盾
    关系
    3.全称否定与特称肯定的矛盾
    关系
    四 类似悖论的辞
    1.“以言为尽悖
    2.“非诽者,悖
    3.“学之无益”
    4.“知知之否之足用也,悖
    五 辞的词项“一周而一不周”
    问题
    六 “言意相离 谬误种种
    第七章 名辩学之说与逻辑学推理
    理论
    一 “说”的本质
    1.后期墨家论“说 的本质
    2.“说”的种种表述
    二 “说”的基础——类
    三 “说”的种类
    1.“效”式推论
    2.“假”式推论
    3.“譬”式推论
    4.“援”式推论
    5.“推”式推论
    6.“侔”式推论
    7.“或”(止)式推论
    四 “说”的谬误及防止
    1.譬式推论谬误:行而异
    2.侔式推论谬误:转而诡
    3.援式推论谬误:远而失
    4.推式推论谬误:流而离本
    5.“说”之谬误的几种表现
    形式
    6.“推类之难
    7.“类不可必推
    第八章 名辩之辩与逻辑学论证
    理论
    一 辩的本质
    二 辩说、立辞三范畴
    三 辩的目的与作用
    四 辩的原则
    五 辩胜(当)的标准
    六 辩的客观基础与道德原则
    编者的话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