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伦理学(道德学)道德建设论

道德建设论

道德建设论

定 价:¥27.00

作 者: 罗国杰主编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道德规范

ISBN: 9787543816879 出版时间: 1997-1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0cm 页数: 609 字数:  

内容简介

暂缺《道德建设论》简介

作者简介

暂缺《道德建设论》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 录
   导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面临的
   新矛盾和新问题
    一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价值导向一元化的统一
    二 道德建设中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结合
    三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体系结构
    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结构的科学表述
    二 核心和原则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的层次性
   第三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能动作用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的能动作用
    二 既要重视个人利益,更要强调奉献精神
    三 紧紧抓住核心和原则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第一章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的提出及其理论根据
    一 道德核心在道德建设中的地位
    二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确立的必然性
    第二节“为人民服务”是贯穿在道德原则、基本要求
   和“三德”中的一根主线
    一 “为人民服务”贯穿在集体主义之中
    二“为人民服务”是贯穿道德建设基本要求的主线
    三 “三德”建设与“为人民服务’
    第三节“为人民服务”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 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
    二 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
    三 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
    四 怎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 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集体主义原则的历史必然与现实回归
    一 社会本位原则是社会内在本质的必然要求
    二 社会本位原则的历史扭曲
    三 社会本位原则的现实实现
    第二节 集体主义辩证
    一 集体主义概念及其实践误区
    二 个人主义分析
    三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四 集体主义与社会公正
    第三节 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
    一 权利义务的一般分析
    二 先在、自律的道德义务
    三 道德义务在社会上的道德权利回报
    四 建立奉献与回报的良性社会机制
    五 自我牺牲精神
    第四节 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道德建设
    一 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价值导向
    二 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三 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三章 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基本要求的意义
    一 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与道德规范
    二 道德建设基本要求的特点
    三 道德建设基本要求的现实根据及意义
    第二节 爱祖国
    一 爱国主义及其要求
    二 爱国主义中的是非辨析
    三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
    四 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节 爱人民
    一 人民范畴的涵义
    二 人民与民主国家
    三 人民的权力与利益
    第四节 爱劳动
    一 劳动及其意义
    二 劳动者的社会地位
    三 诚实劳动与财富的公平分配
    第五节 爱科学
    一 科学与社会进步
    二 科学与社会文明
    三 科学与个体的道德素质
    第六节 爱社会主义
    一 社会主义在中国
    二 社会主义的实践及教训
    三 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的
   第四章 社会公德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中的公共道德关系
    一 人的社会关系与道德关系
    二 公共道德关系的历史发展
    三 现实社会公共道德关系的类型及调节
    第二节 文明礼貌
    一 文明礼貌与社会交往
    二 个人礼仪
    三 公共场所礼仪
    第三节 助人为乐
    一 共同幸福与个人幸福
    二 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
    三 大人与小人的区别
    第四节 爱护公物
    一 公物是劳动的凝结
    二 爱护公物与感恩
    三 培养主人翁意识
    第五节 保护环境
    一 中国环境与全球环境
    二 共同的航船
    三 保护环境与代际伦理
    第六节 遵纪守法
    一 无规矩不能成方圆
    二 公民的基本义务
    三 法纪的他律与公民的自律
   第五章 职业道德建设
    第一节 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
    一 职业角色和职业道德
    二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具体化
    三 职业道德建设与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第二节 爱岗敬业
    一 爱岗、敬业、乐群是职业道德的基本精神
    二 精益求精,以事其业
    三 坚守岗位责任
    第三节 诚实守信
    一 诚信是为人谋事之本
    二 慎守诺言,以信济业
    三 诚实守信重在心诚自律
    第四节 办事公道
    一 坚持原则是办事公道的指导思想
    二 祛邪胜私 维护公益
    三 正确处理办事公道与权变的关系
    第五节 服务群众
    一 服务群众是职业行为的本质
    二 只有尊重群众,才能服务群众
    三 服务群众的落脚点是方便群众
    第六节 奉献社会
    一 职业行为与奉献社会
    二 奉献社会与个人幸福
    三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第六章 家庭美德建设
    第一节 家庭与社会
    一 家庭的社会意义
    二 家庭观念的变革
    三 家庭美德的内涵
    第二节 尊老爱幼
    一 尊老与孝道
    二 尊老与人口老龄化
    三 爱幼与家庭教育
    第三节 男女平等
    一 向传统的女性观念挑战
    二 实现男女平等的途径
    三 家庭中的男女平等
    第四节 夫妻和睦
    一 夫妻关系是家庭伦理关系的核心
    二 夫妻的责任和义务
    三 影响夫妻感情的诸因素
    第五节 勤俭持家
    一 勤俭持家与家庭经济风险意识
    二 树立适度消费观念
    三 勤俭是成家立业之本
    第六节 邻里团结
    一 远亲不如近邻
    二 创造良好的邻里环境
   第七章 市场道德建设
    第一节 市场与市场领域中的广泛性道德要求
    一 传统市场与现代市场
    二 市场机制的伦理本质
    三 市场行为中的基本道德要求
    第二节 义与利
    一 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主题
    二 义与利的对立和贯通
    三 社会主义市场的义利统一原则
    第三节 竞争与协作
    一 市场的竞争特质
    二 社会主义的竞争与协作
    三 先富与共富
    第四节 公平与效率
    一 国际竞争与社会主义的“球籍’问题
    二 公平标准与效率标准
    三 社会主义的公平效率统一观
   第八章 社会道德风尚建设
    第一节 社会道德风尚与道德建设
    一 什么是社会道德风尚
    二 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途径
    三 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目标
    第二节 执政党的使命与社会道德风尚建设
    一 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道德风尚建设
    二 加强党风政风建设
    三 政府职能与社会道德风尚建设
    第三节 窗口行业的新风
    一 窗口行业在社会道德风尚建设中的地位
    二 不说服务忌语
    三 “青年文明号”活动
    四 社会服务承诺制
    第四节 雷锋精神与志愿者行动
    一 学雷锋的时代意义
    二 志愿者行动的精神实质
    三 志愿者行动与社会道德风尚建设
    第五节 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 文明生活方式及其意义
    二 文明社区建设
    三 文明村镇建设
    四 开展公益活动
   第九章 道德建设的社会机制
    第一节 道德重在建设
    一 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 道德建设重在实践
    三 道德建设重在创新与发展
    四 道德建设重在领导与管理
    五 道德建设重在形成机制
    第二节 教育培养机制
    一 教育培养的实质和意义
    二 道德教养的过程及其特征
    三 教育培养的原则和方法
    四 道德教养的结果与现状
    第三节 舆论引导机制
    一 舆论与道德建设
    二 舆论对道德的引导过程
    三 舆论引导的基本原则
    四 舆论引导的现实经验
    第四节 风习熏陶机制
    一 风习与道德
    二 风习对道德传承与建设的作用
    三 正确处理旧风习与新道德的关系
    四 时尚与道德建设的现实问题
    第五节 行政奖惩机制
    一 行政、行政奖惩与道德建设
    二 行政奖惩的依据与基本原则
    三 建立和完善行政奖惩机制的基本途径
    第六节 法律强制机制
    一 建立法律强制机制的理论依据
    二 法律强制的主要作用
    三 建立法律强制机制的途径
   第十章 全民道德素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一节 人的素质与现代化
    一 人的素质是跨世纪的主题
    二 面临的现实
    三 提高全民素质的现代意蕴
    第二节 全民道德素质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合理性
    二 经济增长的内在精神动力
    三 可持续发展的理性基础
    第三节 全民道德素质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内核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取向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尺度
    第四节 全民道德素质与社会主义制度文明
    一 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道德基础
    二 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预制
    三 社会主义法制的自律机制
    第五节 全民道德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 人的解放
    二 德性本质
    三 塑造“四有”新人
    第六节 加强全民道德素质建设
    一 强化道德素质的内在机制
    二 优化道德素质的外部环境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