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吉尔伽美什:巴比伦史诗

吉尔伽美什:巴比伦史诗

吉尔伽美什:巴比伦史诗

定 价:¥24.40

作 者: 赵乐甡译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丛编项: 世界英雄史诗译丛
标 签: 神话 史诗

ISBN: 9787805679341 出版时间: 1999-06-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0cm 页数: 366 字数:  

内容简介

  自一八七二年乔治·司密斯从尼尼微的宫殿遗址发掘中发现了洪水泥板以后,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之久,史诗《吉尔伽美什》的面貌已经大体弄清。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和楔形文字译读的成功,史诗的各种文字的译本也相继出现。截至目前止,除英、法、德、俄、日、意外,尚有捷克、匈牙利、希伯来和阿拉伯等文字的译本。欧美的亚述学者和专家们发表了不少的研究文章或专著,史诗开始引起了历史和文学界的注意。但是,史诗的研究工作多半集中在历史的分析、版本的考证和译读方面,很少从文学和文学史的角度对这部英雄史诗加以研究。这不仅和印度史诗、荷马史诗的研究情况相距甚远,就是和《尼泊龙根之歌》、《英雄国》、《熙德》等研究状况也不能相比。这恐怕和史诗本身的条件,如残缺较多,译读困难,辅助资料缺乏,或发现较晚等不无关系。《吉尔伽美什》既然是目前世界文学中可以看到的最古老的英雄史诗,影响又极为广泛,就有必要从文学的角度,对它的内容、形式和意义等加以探讨,以明确其在世界文学史中的位置。本文拟从这些方面,就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不够成熟的看法,权当引玉之砖,并向同志们请教。

作者简介

  陶东风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59年7月13日生于浙江省温岭县。1982年大学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著名文艺理论家黄药眠、童庆炳教授攻读文艺学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文化研究》丛刊主编、《文学前沿》丛刊副主编。主要从事中国文学、中国美学以及中国当代文化研究。已经出版的相关专著有:《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文学史哲学》、《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从超迈到随俗——庄子与中国美学》、《后殖民主义》、《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破镜与碎影》等。发表论文约150余篇。一、基本经历1、学习经历:1978—1982,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本科;1985—1991,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含博士),获得博士学位。2、工作经历:1982—1985,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1991—1999,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1995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3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3、教授课程:l、文学理论(大学本科基础课,自1992-1998)2、90年代审美文化(大学本科选修课、研究生学位课,自1995-1998)3、当代西方文学与文化理论(研究生学位课程,自1998年开始)4、学术兼职: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文化研究》丛刊主编《文学前沿》丛刊副主编二、成果获奖:1、《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17.5万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9月,此书获首届全国青年优秀美学学术成果奖。2、《死亡.情爱.隐逸.思乡》(与徐莉萍合作),10万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初版,1997年第二次印刷。本书获第三届(1994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3、《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获得北京市第五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主持的科研项目:1、主持国家85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艺术的发展”(1996年-1999年)。金额2万元。2、主持国家教委1998年度社会科学项目“文化诗学:西方与中国”。金额2万元。3、主持北京市百人工程项目“90年代审美文化”(1996-1999),金额1万元。

图书目录

凡例
译序
吉尔伽美什
人的创造
农牧的起源
洪水传说
杜牧济与恩奇木都
伊南娜下冥府
吉尔伽美什与阿伽
乌尔覆灭哀歌
埃奴玛·埃立什
阿特拉·哈西斯
伊什妲尔下冥府
阿达帕的故事
鸟精“兹”的神话
埃拉的神话
谈苏美尔-巴比伦文学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