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新婚优生小百科

新婚优生小百科

新婚优生小百科

定 价:¥38.00

作 者: 姚清,雨芳主编;石炯[等]编著
出版社: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性知识 优生优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9014005 出版时间: 1999-0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0cm 页数: 715 字数:  

内容简介

  “洞房花烛夜”是人类生活是最辉煌的一段美好时光,也是普及性科学与性知识的关键时刻。改革开放以来,性科学登上科学殿堂,性知识空前普及。但是,许多错误的性观念依然存在,“性无知”现象依然严重,性知识仍需要进一步普及。本书涉及范围广泛,以性保健和孕、产、育为主线,串联新婚前后的一系列身心保健问题,以及优生优育优教中的方方面面。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不但适合行将结婚的青年男女,也可供已婚者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新婚优生小百科》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篇 婚前上学堂
   1知己知彼
    1.1男性外生殖器
    1.1.1阴阜
    1.1.2阴茎
    1.1.3阴囊
    1.2男性内生殖器
    1.2.1睾丸
    1.2.2附睾
    1.2.3输精管
    1.2.4射精管
    1.2.5精囊腺
    1.2.6前列腺
    1.2.7尿道球腺
    1.2.8精液
    1.3女性外生殖器
    1.3.1阴阜
    1.3.2大阴唇
    1.3.3小阴唇
    1.3.4阴蒂
    1.3.5阴道前庭
    1.3.6前庭大腺
    1.3.7处女膜
    1.3.8会阴
    1.4女性内生殖器
    1.4.1卵巢
    1.4.2子宫
    1.4.3输卵管
    1.4.4阴道
   2青春期与性发育
    2.1青春期是黄金年代
    2.2第二性征
    2.3心理变化
   3爱情戏的主角——性激素
    3.1睾酮(雄激素)
    3.2雌激素
    3.3孕激素
   4排卵与月经
    4.1排卵的奥秘
    4.2月经周期
    4.2.1卵泡期
    4.2.2黄体期
    4.2.3月经期
   5做女人“挺”好
    5.1乳房的结构
    5.2乳房的形状
    5.2.1圆盘型
    5.2.2圆锥型
    5.2.3半球型
    5.2.4下垂型
    5.3乳房的发育与功用
    5.3.1幼儿期
    5.3.2青春期
    5.3.3月经期
    5.3.4妊娠期
    5.3.5哺乳期
    5.3.6绝经期
    5.3.7老年期
    5.4乳房发育异常
    5.4.1乳房不对称
    5.4.2小乳房
    5.4.3乳房发育不良
    5.4.4巨乳症
    5.4.5多乳头
    5.5乳房与性
   6谈情说爱——结婚预备役
    6.1性爱是爱情生活的基础
    6.2热恋中的性冲动
    6.3初恋的心理调适
    6.4恋爱中的特定心理因素
    6.5恋爱中的逆反心理与对策
    6.6恋爱中的自卑心理与对策
    6.7恋爱中的嫉妒心理与对策
    6.8恋爱中的攀比心理与对策
    6.9恋爱中的前瞻心理与对策
    6.10恋爱中的光晕心理与对策
    6.11失恋莫要失去心理平衡
    6.12女性择偶的心理弱点
    6.13少女怎样对待性好奇心理
    6.14女青年怎样避免婚前性行为
    6.15未婚先孕害处多
    6.16结婚要等你长大
   7性行为中的科学
    7.1性行为是一种本能
    7.1.1性行为的过程
    7.1.2触觉与性行为
    7.1.3嗅觉与性行为
    7.1.4听觉与性行为
    7.1.5视觉与性行为
    7.2何谓性敏感区
    7.2.1男性的性敏感区
    7.2.2女性的性敏感区
    7.3性反应的生理过程
    7.3.1性兴奋期
    7.3.2持续期
    7.3.3性高潮期
    7.3.4消退期
    7.4 男女性功能的差异
    第二篇 结婚进行曲
    结婚序曲——婚前检查
    1.1婚前疾病查询和家族史调查
    1.1.1遗传病
    1.1.1.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1.1.1.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1.1.3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1.1.4多因子遗传病
    1.1.2急性病
    1.1.3慢性病
    1.1.4生殖器官疾病
    1.2婚前体格检查
    1.2.1男性青年的生殖器官检查
    1.2.1.1隐睾
    1.2.1.2精索静脉曲张
    1.2.1.3阴囊肿大
    1.2.1.4 阴茎包茎
    1.2.1.5包皮过长
    1.2.2女性青年的生殖器官检查
    1.2.2.1处女膜闭锁
    1.2.2.2阴道横隔
    1.2.2.3阴道纵隔
    1.2.2.4阴道闭锁
    1.2.2.5先天性无阴道
    1.2.3全身体格检查
    1.3欲结良缘好困惑
    1.3.1医生劝阻结婚者
    1.3.1.1直系血亲及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1.3.1.2精神分裂症患者、先天性痴呆、重症智力低下
    1.3.1.3严重的性器官畸形
    1.3.1.4各种法定的传染病的隔离期
    1.3.2可结婚但需慎重考虑生育的人
    1.3.2.1某些X-性连锁隐性遗传病
    1.3.2.2染色体异常者
    1.3.3必须节育才能结婚的人
    1.3.3.1患有致死致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
    1.3.3.2男女双方曾经皆为精神分裂症患者
    1.3.3.3男女双方均为相同的隐性遗传病患者
    1.3.3.4多基因遗传病的高发家族的成员
    1.3.4乙肝患者能不能结婚生育
    1.3.5肾炎患者能不能结婚生育
    1.3.6糖尿病患者能不能结婚生育
    1.3.7心脏病患者能不能结婚生育
    1.3.8肺结核病人能不能结婚生育
    1.3.9甲亢患者能不能结婚生育
    1.3.10精神病患者能不能结婚生育
    1.3.11红斑狼疮患者能不能结婚生育
   2洞房花烛夜
    2.1结婚的日期应该怎么定
    2.2新婚之夜男女双方的心理活动
    2.3初次性交应该怎么做
    2.3.1脱衣的艺术
    2.3.2爱抚的艺术
    2.3.2.1爱抚乳房
    2.3.2.2爱抚女性外生殖器
    2.3.2.3爱抚男性外生殖器
    2.3.2.4拥抱
    2.3.2.5接吻
    2.3.3性交进行时
    2.3.4性交之后要温存
    2.4洞房花烛夜不能“破门”怎么办
    2.5新婚之夜的注意事项
    2.5.1消除精神紧张,积极主动配合
    2.5.2争取同时达到性高潮
    2.5.3注意性生活的卫生
    2.5.4新婚之夜防意外
    2.5.5新婚阳痿要泰然处之
    2.5.6新婚早泄要正确对待
   3蜜月里的保健
    3.1蜜月里的性生活
    3.2性爱不需要模式
    3.3手淫与性生活
    3.4蜜月病的防治
    3.5旅行结婚不宜提倡
    3.6新婚蜜月时的饮食调养
    3.6.1补充优质蛋白质
    3.6.2维生素的补充要平衡
    3.6.3含矿物质的食物不可少
    3.7蜜月里的心理调适
   4新婚美容
    4.1新娘的美容
    4.1.1化好新娘妆
    4.1.2美化心灵的窗口
    4.1.3新娘学美容
    4.1.4新婚的美发
    4.2新郎的美容
    4.3美容美发提个醒
    4.3.1拔眉毛好不好
    4.3.2口红的涂法与健康
    4.3.3涂指甲油要注意什么
    4.3.4香水的选用与健康
    4.3.5爽身粉与健康
    4.3.6注意保养面部皮肤
    4.3.7走出面部化妆的误区
    4.3.8护发10诀
    第三篇 婚后调色板
   1婚后的心理保健
    1.1婚后的心理变化
    1.2婚后的性心理
    1.3处理好夫妻关系
    1.3.1不忠酿悲剧
    1.3.2追求尽善尽美也会使夫妻间相互拒绝
    1.3.3不要冷漠配偶
    1.3.4避免无意义的争吵
    1.4增进夫妻感情有妙法
    1.4.1相互沟通
    1.4.2相互尊重
    1.4.3相互信赖
    1.4.4相互谅解
    1.5婚外恋的心理困扰与自我调适
    1.6发现丈夫有外遇,妻子该怎么办
    1.7夫妻之间的红灯
    1.8走出性心理的误区
   2婚后的性生活
    2.1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
    2.2婚后性生活可减轻痛经
    2.3不宜性交的时期
    2.3.1月经期
    2.3.2孕期
    2.3.3产褥期
    2.3.4更年期
    2.3.5生病期间
   3避孕
    3.1避孕是夫妻双方的事
    3.2避孕的途径
    3.3避孕药的避孕原理
    3.3.1抑制卵巢排卵
    3.3.2改变子宫内膜的形态
    3.3.3改变宫颈粘液的性质
    3.3.4改变输卵管的正常蠕动
    3.4短效口服避孕药
    3.5探亲避孕药
    3.6长效口服避孕药
    3.7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
    3.8哪些妇女不宜服用避孕药
    3.8.1哺乳期的妇女
    3.8.2急慢性肝炎和急慢性肾炎患者
    3.8.3肿瘤和乳腺肿块患者
    3.8.4糖尿病患者和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3.8.5血管栓塞疾病患者
    3.8.6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3.9服用避孕药应注意营养调节
    3.10长效避孕针
    3.11外用避孕药
    3.12避孕工具
    3.12.1避孕套
    3.12.2宫内节育器
    3.12.2.1宫内节育器的类型
    3.12.2.2如何放置宫内节育器
    3.12.2.3放宫内节育器后有些人为什么会白带增多
    3.12.2.4长效缓释的宫内节育器
    3.12.2.5不宜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人
    3.12.2.6放宫内节育器后注意事项
    3.12.3阴道隔膜
    3.13皮下埋植剂
    3.14自然避孕法
    3.14.1日历法
    3.14.2基础体温法
    3.14.3粘液观察法
    3.15安全期避孕需要配合
    3.16体外排精法避孕好不好
    3.17避孕失败的补救——人工流产
    3.18最彻底的避孕方法——绝育
    3.18.1女性绝育术
    3.18.2男性绝育术
    3.19哪种避孕方法好
    3.19.1新婚夫妇的避孕方法
    3.19.2月经不调时的避孕方法
    3.19.3患生殖道炎症的妇女的避孕方法
    3.19.4患肝肾疾病时的避孕方法
    3.19.5过敏女性的避孕方法
    3.19.6更年期妇女的避孕方法
    3.19.7避孕应坚持到妇女绝经
    3.19.8男子早泄、女子性感较慢者如何避孕
    3.19.9葡萄胎后的避孕
    3.19.10剖宫产手术后的避孕
    3.19.11生育后的避孕
    第四篇 康乐伊甸园
   1性与心理
    1.1性生活快乐的心理表现
    1.2夫妻关系的心理世界
    1.3性欲为何消失
    1.4事业型夫妻的心理调适
    1.5丈夫如何为妻子做心理按摩
    1.6妻子如何为丈夫做心理按摩
    1.7婚姻失败的心理因素
    1.8再婚夫妻的心理调适
    1.9夫妻性心理差异及其调适
    1.10性心理障碍
   2性与不育
    2.1男性不育
    2.1.1男性不育的原因
    2.1.1.1干扰男性生殖活动激素调节的疾病和因素
    2.1.1.2泌尿生殖系统的先天性发育异常
    2.1.1.3全身因素对男性生育的影响
    2.1.1.4 附睾结构和功能障碍引起的不育
    2.1.1.5不射精引起的不育
    2.1.1.6逆行射精引起的不育
    2.1.1.7精液不液化引起的不育
    2.1.1.8射精量异常引起的不育
    2.1.1.9输精管道梗阻引起的不育
    2.1.1.10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不育
    2.1.1.11遗传性疾病引起的不育
    2.1.1.12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不育
    2.1.1.13性功能障碍引起的不育
    2.1.1.14前列腺炎引起的不育
    2.1.2男性不育的检查
    2.1.2.1病史与体格检查
    2.1.2.2实验室检查
    2.1.2.3取精液检查时应注意的问题
    2.1.2.4精液常规的检查内容
    2.1.3先射与后射的差别
    2.1.4危害精子的因素
    2.1.5能射精就有生育力吗
    2.1.6精子减少症的治疗
    2.1.7畸形精子多
    2.2女性不孕
    2.2.1不孕症的因素
    2.2.1.1精神因素
    2.2.1.2阴道因素
    2.2.1.3子宫颈因素
    2.2.1.4子宫因素
    2.2.1.5输卵管因素
    2.2.1.6卵巢因素
    2.2.1.7免疫因素
    2.2.1.8染色体异常
    2.2.1.9炎症与肿瘤
    2.2.1.10全身疾病
    2.2.1.11性无知
    2.2.2女性不孕的检查
    2.2.2.1询问病史
    2.2.2.2全身检查
    2.2.2.3盆腔检查
    2.2.2.4特殊检查
    2.2.3不孕症的治疗
    2.2.4免疫性不孕
   3性功能障碍
    3.1男性性功能障碍
    3.1.1阳痿
    3.1.2早泄
    3.1.3遗精
    3.1.4血精
    3.1.5不射精
    3.1.6逆行射精
    3.1.7阴茎异常勃起
    3.1.8性欲异常
    3.1.8.1性欲低下
    3.1.8.2性欲亢进
    3.2女性性功能障碍
    3.2.1性交疼痛
    3.2.2性交昏厥
    3.2.3阴道痉挛
    3.2.4性高潮障碍
    3.2.5性冷淡
    3.2.6性欲亢进
    3.2.7精液过敏
   4性传播疾病
    4.1梅毒
    4.2淋病
    4.3非淋菌性尿道炎
    4.4尖锐湿疣
    4.5生殖器疱疹
    4.6软性下疳
    4.7腹股沟肉芽肿
    4.8传染性软疣
    4.9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4.10阴虱
    4.11疥疮
    4.12股癣
    4.13艾滋病
    第五篇 优生万花筒
   1提倡优生
    1.1什么是优生学
    1.2优生与劣生
    1.3优生的措施
   2优生基础课
    2.1婚前要了解对方的健康状况
    2.2避免近亲结婚
    2.3疾病对婚姻的影响
    2.4结婚与生育的最佳年龄
    2.5婚前性道德
    2.6婚前性卫生
    2.7致畸因素
   3遗传与优生
    3.1揭开遗传的奥秘
    3.2性别是怎样决定的
    3.3不生男孩谁负责
    3.4智力有遗传基础
    3.5控制性别利优生
    3.6遗传病知多少
    3.6.1单基因遗传病
    3.6.2多基因遗传病
    3.6.3染色体病
    3.7先天性疾病是否都是遗传病
    3.8遗传病的特点
    3.9遗传病对我国人口质量的危害
    3.10遗传病的治疗
    3.11做好遗传咨询
    3.12产前诊断
    3.12.1染色体异常的产前诊断
    3.12.2单基因病的产前诊断
    3.12.3一些先天畸形的诊断
   4妊娠与优生
    4.1受孕时机的选择
    4.2孕妇要定期接受产前检查
    4.3丈夫也要对优生负责
    4.4避孕失败与优生
    4.5孕妇用药要谨慎
    4.6预防病毒感染
    4.7预防孕期弓形虫感染
    4.8孕妇防止受热
    4.9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优生
    4.10减少接触放射线
    4.11夫妻和睦利优生
    4.12孕妇吸烟的害处
    4.13育龄夫妇忌饮酒
    4.14流产与保胎
    4.15锌与优生
   5优生方法种种
    5.1加强围产期保健
    5.2孕妇要有好心境
    5.3寡欲优生
    5.4人体生物钟与优生
    5.5妇女学文化助优生
    5.6洗澡与优生
   6胎教
    6.1什么是胎教
    6.2我国古代的胎教
    6.3胎教理论
    6.3.1胎教的教育学理论
    6.3.2胎教的心理学理论
    6.3.3胎教的生理学理论
    6.3.4胎教的优生学理论
    6.4胎教原则
    6.4.1自觉性原则
    6.4.2及时性原则
    6.4.3科学性原则
    6.4.4个别性原则
    6.5常用的胎教方法
    6.5.1语言胎教法
    6.5.2情绪胎教法
    6.5.3环境胎教法
    6.5.4行为胎教法
    6.5.5逐月养胎法
    6.5.6音乐胎教法
    6.5.6.1音乐训练胎儿的听力
    6.5.6.2胎教音乐的种类
    6.5.6.3音乐胎教的具体方法
    6.6母亲的怡情悦性是胎儿健康的基础
    6.7与胎儿“对话”
    6.8抚摩胎儿
    6.9教胎儿学习
    6.10父母都要进行胎教
    第六篇 十月怀一胎
   1认识怀孕
    1.1胎儿的形成
    1.2怀胎内幕的旧闻新说
    1.2.1一月怀胎(0~3周)
    1.2.2二月怀胎(4~7周)
    1.2.3三月怀胎(8~11周)
    1.2.4四月怀胎(12~15周)
    1.2.5五月怀胎(16~19周)
    1.2.6六月怀胎(20~23周)
    1.2.7七月怀胎(24~27周)
    1.2.8八月怀胎(28~31周)
    1.2.9九月怀胎(32~35周)
    1.2.10十月怀胎(36~39周)
    1.3怎么知道怀孕了
    1.3.1身体的感觉
    1.3.2尿妊娠试验
    1.3.3测量基础体温
    1.3.4B超检查
    1.3.5接受初诊
    1.4怀孕后的身体变化
    1.4.1胃肠道的变化
    1.4.2生殖器宫的变化
    1.4.3心脏血管系统的变化
    1.4.4肾脏及泌尿系统的变化
    1.4.5其他器官系统的变化
    1.5怀孕之后
    1.5.1妊娠登记
    1.5.2推算预产期
   2孕妇的自我监护
    2.1胎动计数
    2.2宫底高度
    2.3自觉症状
    2.4乳房的保护
   3孕期的衣着
    3.1随时保持孕妇装的清洁美观和舒适
    3.2孕妇穿内衣的讲究
    3.3孕妇穿鞋的讲究
    3.4购买孕妇装的条件
    3.5孕妇穿衣与防寒
    3.6孕妇是否需要用腹带
   4孕妇的营养
    4.1孕妇营养与胎儿智力发育
    4.2孕妇的饮食安排
    4.3孕妇的饮食不宜过量
    4.4孕妇要保证一定的饮水量
    4.5孕妇不宜多饮茶
    4.6孕妇不宜饮咖啡
    4.7孕妇忌多饮汽水
    4.8孕妇忌多吃冷饮
    4.9孕妇忌吃山楂
    4.10孕妇忌食桂圆
    4.11孕妇忌食用会引起过敏的食物
    4.12孕妇要补足碘
   5孕妇的起居
    5.1孕妇的居室
    5.2运动要有度
    5.3孕妇如何站立、坐和行走
    5.4孕妇外出要当心
    5.5需要避开的工作环境
    5.6保持身体的清洁
    5.7保护牙齿
    5.8控制睡眠时间
    5.9孕妇的睡眠姿势
    5.10孕妇不宜多看电视
    5.11孕妇不要使用风油精
    5.12孕妇不要过多接触洗涤剂
    5.13避免压到腹部和腰部
    5.14好好把握休息时间
    5.15孕妇不要涂抹口红
    5.16孕妇的皮肤保养
    5.17不要涂指甲油
    5.18头发保养
    5.19孕妇的夏季呵护
    5.20孕妇的冬季呵护
   6孕妇的性生活
    6.1妊娠早期的性生活
    6.2妊娠中期的性生活
    6.3妊娠后期的性生活
    6.4孕妇耻骨联合分离时的性生活禁忌
    6.5孕妇合并嗜铬细胞瘤时的性生活禁忌
   7孕妇的心理按摩
    7.1妊娠期要调节好情绪
    7.2避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7.3要为分娩做好心理准备
   8孕妇的身体呵护
    8.1妊娠初期的母体呵护
    8.1.1妊娠呕吐
    8.1.2便秘
    8.1.3白带
    8.1.4流产
    8.1.5宫外孕
    8.1.6葡萄胎
    8.1.7晕厥
    8.2妊娠中期的母体呵护
    8.2.1习惯性流产
    8.2.2肥胖症
    8.3妊娠后期的母体呵护
    8.3.1妊娠皮肤瘙痒
    8.3.2妊娠中毒症
    8.3.3前置胎盘
    8.3.4胎盘早期剥离
    8.3.5早产
    8.4孕妇能接受免疫接种吗
   9妊娠期常见病的防治
    9.1妊娠期贫血
    9.2痔疮
    9.3静脉曲张
    9.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9.5妊娠性糖尿
    9.6小腿抽筋
    9.7高危妊娠
    9.8子痫
    9.9鼻出血
    9.10牙出血
    9.11腰背疼痛
    9.12坐骨神经痛
    9.13宫内发育迟缓
    9.14血型不合
    9.15巨大胎儿
    第七篇 产褥保健室
   1生命的凯歌——分娩
    1.1分娩前后
    1.1.1围产期保健
    1.1.2做好产前检查
    1.1.3临产前的乳房准备
    1.1.4计划分娩
    1.1.5产程监护
    1.1.6无痛分娩
    1.1.7分娩方式的选择
    1.1.7.1自然分娩
    1.1.7.2引产
    1.1.7.3剖宫产
    1.1.8过期妊娠
    1.1.9分娩的预兆
    1.2分娩的准备
    1.2.1即将成为母亲的人要准备什么
    1.2.2做爸爸的人要做什么准备
    1.2.3要为婴儿做些什么准备
    1.3分娩三要素
    1.4分娩过程及保健原则
    1.4.1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
    1.4.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
    1.4.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1.4.4 产时保健原则
    1.5分娩中的异常现象
    1.5.1产力异常
    1.5.2产道异常
    1.5.3合并心脏病
    1.5.4子痫
    1.5.5羊水栓塞
    1.5.6血管栓塞
    1.6特殊分娩与难产
    1.6.1会阴切开
    1.6.2胎头吸引分娩和产钳分娩
    1.6.3剖宫产
    1.6.4臀位
    1.6.5双胎、多胎分娩
    1.6.6难产
   2产后的生活与护理
    2.1产后的身体改变
    2.2产妇早期下床活动
    2.3注意心理调节
    2.4注意休息
    2.5注意清洁卫生
    2.6注意衣着
    2.7注意做健美操
    2.8休养环境
    2.9排便排尿
    2.10乳房护理
    2.11产后防脱发
    2.12产妇何时可以洗澡
    2.13如何预防产后发胖
    2.14产妇能看电视吗
    2.15产妇可以吹电风扇吗
   3产后的饮食
    3.1营养要全面合理
    3.2如何吃炖母鸡
    3.3吃红糖的学问
   4产褥期疾病的防治
    4.1产褥感染
    4.2产后乳腺炎
    4.3产后出血
    4.4产后尿潴留
    4.5产后寒战
    4.6产褥中暑
    4.7子宫复旧不全
    4.8胎盘残留
    4.9晚期出血
    4.10后宫缩
    4.11痔疮
    4.12妊娠中毒症的后遗症
    4.13耻骨联合分离
    4.14子宫脱垂
    4.15乳头裂伤、表皮剥落
    4.16乳汁滞留症
    4.17乳腺炎
    4.18膀胱炎、肾盂肾炎
    4.19头痛、头沉重感
    4.20手脚麻木、肌肉疼痛
   5产后的性生活
    5.1产后隔多长时间才能性交
    5.2产后恢复性交时要注意什么
    5.3产后采用何种避孕方法
    5.4产后上环出血过多怎么办
   6新生儿护理
    6.1了解新生儿
    6.2注意新生儿的检查
    6.3母性行为使婴儿健康成长
    6.4为新生儿洗澡
    6.5新生儿脐带护理
    6.6新生儿的啼哭
    6.7新生儿睡眠
    6.8如何为新生儿换尿布
    6.9新生儿大便的特点
    6.10早产儿护理
   7新生儿的喂养
    7.1喂养的方式
    7.1.1母乳喂养
    7.1.2人工喂养
    7.1.3混合喂养
    7.2母乳喂养的好处
    7.3如何调整喂奶时间与次数
    7.4乳汁的排空
    7.5哺乳技巧
    7.6母乳喂养要注意卫生
    7.7产后为何缺乳
    7.8催乳与回乳
    7.9不宜哺乳的母亲
    7.10哺乳期妇女要注意补钙
    7.11母乳喂养也有禁忌
    7.12乳母的营养
    7.13乳母不宜乱用药
   8新生儿疾病防治
    8.1新生儿颅内出血
    8.2新生儿窒息
    8.3新生儿皮脂硬化症
    8.4新生儿败血症及其预防
    8.5新生儿肺炎
    8.6新生儿脓疱疮
    8.7新生儿黄疸
    8.8新生儿呕吐
    8.9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八篇 科学育儿经
   1小儿的日常保育
    1.1让宝宝睡好觉
    1.2察颜观色大小便
    1.3小儿便秘怎么办
    1.4不要剃胎发和眉毛
    1.5动作发育与智力相关
    1.6该长牙时就长牙
    1.7路在脚下大胆走
    1.8宝宝长高了
    1.9胖胖未必是真棒
    1.10什么时候断奶
    1.11注意宝宝的情绪变化
    1.12铅污染与儿童健康
   2婴幼儿的营养
    2.1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2.2小儿辅食的添加
    2.3婴儿食品的制备
    2.4婴儿食用炼乳的禁忌
    2.5小儿吃鸡蛋的大学问
    2.6增进儿童食欲
    2.6.1儿童食欲不振的原因
    2.6.2儿童食欲不振的对策
    2.7小儿吃膨化食品要小心
    2.8小儿吃浓艳食品要小心
    2.9小儿不宜吃汤泡饭
    2.10不要给婴儿吃嚼过的食物
    2.11如何对付小儿的厌食
    2.12小儿不宜饮用未煮熟的豆浆
    2.13儿童饮用牛奶的禁忌
    2.13.1婴儿忌饮过浓的牛奶
    2.13.2不宜长期用高渗奶喂养婴幼儿
    2.13.33岁以上的儿童忌饮牛奶过多
    2.13.4儿童忌空腹饮牛奶
    2.13.5不宜单纯用牛奶喂养婴儿
    2.14儿童饮用酸牛奶的禁忌
    2.15儿童不宜多食巧克力
    2.16儿童不宜多吃泡泡糖
    2.17婴幼儿不宜多吃奶糖
    2.18婴幼儿不宜多饮麦乳精
    2.19儿童不宜多吃果冻
    2.20儿童不宜多吃罐头
    2.21婴幼儿不宜饮茶
    2.22婴幼儿不宜饮咖啡
    2.23儿童忌多饮汽水
    2.24婴幼儿忌饮果子露
    2.25儿童忌多吃冷饮
    2.26儿童不宜饮用蜂王浆
    2.27儿童忌饮酒
    2.28儿童不宜多饮小香槟
    2.29儿童莫饮雄黄酒
    2.30学生的早餐并非小事
    2.31儿童行为与饮食有关
   3身体呵护
    3.1预防接种
    3.2补钙与造血
    3.3如何带孩子看病
    3.4小儿如何用药
   4培养良好的习惯
    4.1好习惯要从小抓起
    4.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4.32~3岁要培养的良好习惯
    4.43~4岁要培养的良好习惯
    4.54~5岁要培养的良好习惯
    4.65~6岁要培养的良好习惯
    4.7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8培养孩子独立吃饭的习惯
    4.9养成不随便吃零食的习惯
    4.10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4.11不要养成儿童看电视过多的习惯
   5宝宝真棒
    5.1新生儿的游泳锻炼
    5.2晒晒太阳
    5.3呼吸新鲜空气
    5.4洗个冷水澡
    5.5室外运动
    5.6衣着与锻炼
    5.7婴儿体操
   6心灵的呵护
    6.1小儿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6.2如何开展早期教育
    6.3儿童的语言发展
    6.4孩子入幼儿园前的心理准备
    6.5要克服孩子的恐惧与胆怯
    6.6影响小儿心理正常发展的因素
    6.7让孩子合群
    6.8孩子的个性发展
    6.9帮助孩子抵制不良行为
    6.10面对孩子的提问
    6.11让小儿动动手
    6.12视觉与听觉训练
    6.13如何面对任性的小皇帝
    6.14怎样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6.15玩游戏长智力
    6.16讲故事长知识
    6.17莫让孩子受惊吓
    6.18动动快乐脑
    6.19玩具有助于智力开发
    6.20儿童电脑迷的身心保健
   7儿童常见病症的防治
    7.1小儿多动症
    7.2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7.3小儿支气管哮喘
    7.4小儿肺炎
    7.5小儿营养不良
    7.6小儿支气管炎
    7.7婴儿腹泻
    7.8佝偻病
    7.9手足搐搦症
    7.10小儿夏季热
    7.11小儿遗尿
    7.12流行性乙型脑炎
    7.13猩红热
    7.14流行性腮腺炎
    7.15白喉
    7.16百日咳
    7.17水痘
    7.18脊髓灰质炎
    7.19小儿蛔虫病
    7.20小儿蛲虫病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