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外语其他英语考试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指南

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指南

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指南

定 价:¥32.00

作 者: 张海青,廖海青主编;邓志辉,郑岩芳编著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英语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18034201 出版时间: 2000-10-01 包装:
开本: 26cm 页数: 174页 字数:  

内容简介

暂缺《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指南》简介

作者简介

  蒋庆,1953年生,字勿恤,号盘山叟。出生金筑,祖籍沛丰。主要著作有《公羊学引论》,翻译作品有《自由与传统》、《基督的人生观》,等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政治儒学与当代儒学的另一发展路向
  第一节 从心性儒学走向政治儒学
    (一)当代新儒学面临的最大危机是未能开出新外王
    (二)当代新儒学未能开出新外王的严重后果
    (三)当代新儒学未能开出新外王的原因
    (四)当代新儒学的另一发展路向是从心性儒学走向政治儒学
    (五)结语:政治儒学的时代使命
  第二节 当代新儒学在“外王”问题上的缺失
    (一)当代新儒学的外王观
    (二)当代新儒学外王观存在的问题
    (三)现代儒学开新外王所欲凭借的传统思想资源
    (四)结语:正确认识儒学传统与西方民主
  第三节 王阳明与牟宗三良知学说之比较及“新外王”评议
    (一)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说”
    (二)王阳明良知学说与牟宗三良知学说之同异
    (三)牟宗三良知学说之定位及“新外王”评议
    (四)结语:良知只可呈现而不可坎陷
第二章 政治儒学与中国儒学传统
  第一节 政治儒学的渊源、特征及与西学的关系
    (一)儒学两大传统的消长
    (二)政治儒学是孔子创立的儒学传统
    (三)政治儒学的基本特征
    (四)政治儒学与政治化的儒学
    (五)政治儒学与西方学术的关系
    (六)结语:政治儒学的历史使命是创造中国式的政治制度
  第二节 政治儒学中的责任伦理资源
    (一)韦伯与责任伦理
    (二)生命儒学与政治儒学
    (三)政治儒学传统中的责任伦理资源
    (四)结语:正确理解责任伦理的性质与两大儒学传统
  第三节 重建“以制说经”的政治儒学传统
    (一)复兴经学与“以制说经”的政治解经学系统
    (二)“以制说经”的政治解经学以今文“家法”建构制度创造历史
    (三)“以制说经”的政治儒学传统举例
    (四)重建政治儒学“以制说经”传统之学术意义与时代价值
  第四节 儒教的社会、文化与历史观
    (一)儒教的政治观——王道政治的外王理想与政治秩序合法性的三重基础
    (二)儒教的法律观——无讼去刑的法律理想与德主刑辅的治国原则
    (三)儒教的婚姻观——本天继后的嫁娶观、男女有别的婚义观与正夫妇之始的政教观
    (四)儒教的群己观——尽其在我的人伦观与互为义务的名分观
    (五)儒教的教化观——六艺之教的王化观与人格之教的德化观
    (六)儒教的历史观——自作天命的未济观、世乱文治的三世观与文质再复的变易观
第三章 政治儒学与现代民主政治
  第一节 超越西方民主回归儒家本源
  第二节 儒家文化:建构中国式市民社会的深厚资源
  第三节 儒家大一统的政治智慧与中国政治文化的重建
  第四节 从中国儒家立场对“全球伦理”的几点看法
第四章 政治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及东亚政治文明
  第一节 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东亚政治文明的回归与重建
第五章 政治儒学与中国民族主义
  第一节 中国无根的民族主义之缺失及其对治之道
  第二节 基督信仰与中国文化
  第三节 评亨廷顿教授的文明冲突观
  第四节 《春秋》书法下的戊戌变法
出版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