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理论是的哲学研究

是的哲学研究

是的哲学研究

定 价:¥14.00

作 者: 萧诗美著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标 签: 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7038547 出版时间: 2003-08-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0cm 页数: 384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纯属探索性研究,在没有路地方找路走。种种学术观点、不求赞同,但求理解。既为探索,京难保万全。本书从酝酿到的出版,前后花去我整10年时间。其间自然要放弃许多唾手可得的东西。之所以还能沉得住气,因为有一种自我对比。当我只能在押屈里偷偷自学哲学的时候,曾有一个心愿:倘有机会专门搞哲学,我将别无他求。我相信许多抱怨“文革”年代学术环境和研究条件不好的人,都会有过类似的想法。如今环境和条件差不多都有了,京看我们是否愿意竞现自己的心愿。因为如今的时代不同于以往,在我们身边出现了太多的诱惑。可是真理本身毕竟也是一种诱惑。我的选择不是过是出于对哲学这份职业的敬重。

作者简介

暂缺《是的哲学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Being 汉译困难与西哲学之根本差异
第一节 Being 在汉语翻译中遇到的困难
第二章 Being 应当译之为“是”基本依据
第三节 是与是者、名词之是与动词之是
第四节 “是”的译法事关对整个西方哲学的理解
第五节 从“是”的角回看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异
第二章 系词“是”的诸种哲学和形而上学意义
第一节
中文“是”也有西文to be的那些哲学意义
第二节
“有”与“是”差异
第三节 “存在”=“X”是“X存在“
第四节 实体”=“S是”,“第一实体”=“这是”
第五节 “本质”=“是什么”或“是其所是”
第六节 “本体”非“是”莫属
第三章 中国哲学接受和理解西方是论的方式
第一节 “是”与金岳霖道论中的“道”
第二节 “是”与冯友兰新理学之“理”
第三节 “是”与心性学家的“心”
第四节 “是”与唯物论者的“物”
第五节 教西方哲这说汉语,让西方哲中国化
第四章 “是”的二重性含义与哲学与科学的区分
第一节 “是”的行为贯穿在人一切活动中
第二节
凡物莫不为是者,不是者等于元
第三节
是者之是:人同世界的对象性关系
第四节
是和是者区分:“是本身”和“是什么”
第五节
哲学问题:是者为什么是?
第六节
哲学一与般科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分
第五章 是的问题:从“是什么”到“如何是”
第六章 是的哲学用法和哲学命题结构
第七章 从“它是”到“我是”主体性转向
第八章 黑格尔的思辨是学——辩证本人本论
第九章 对马克思感性存在论的几点论证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