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轻工业、手工业工业工程手册

工业工程手册

工业工程手册

定 价:¥196.00

作 者: 汪应洛主编
出版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普通工业

ISBN: 9787810543187 出版时间: 1999-0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7cm 页数: 1592 字数:  

内容简介

  工业工程是当代社会技术与管理协同发展、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门发展中的系统化技术。对本世纪全球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手册立足于我国企业发展和生产系统变革的现实,着眼于国际上工业工程的最新进展,全面介绍了现代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有效方法和技术。全书共15篇,分别是:工业工程总论,组织理论与组织发展,生产率工程与管理,工作研究,工效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现代制造工程,计算机应用,设计规划与物流系统分析,工程经济学,数学方法与优化技术,工业设计·企业战略管理等。《工业工程手册》具有系统全面、科学实用、新颖独特和可读性强等特点。适于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业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使用,也可做为工业工程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暂缺《工业工程手册》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篇 工业工程总论
1.1 工业工程概述
1.1.1 工业工程的产生、发展与作用
1.1.2 工业工程的概念
1.1.3 工业工程的内容
1.1.4 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1.2 工业工程实践
1.2.1 工业工程方法论
1.2.2 工业工程的组织实施
1.2.3 工业工程应用案例简介
1.3 工业工程人才开发
1.3.1 概述
1.3.2 全日制工业工程教育
1.3.3 继续工程教育及在职培训
参考文献
第二篇 组织理论与组织发展
2.1 组织理论
2.1.1 组织概念
2.1.2 组织设计
2.1.3 组织理论
2.2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2.2.1 组织变革(Organization Clhange)
2.2.2 组织发展(0rganization development)
2.2.3 组织发展技法.
2.3 组织激励、领导、冲突
2.3.1 组织激励-
2.3.2 领导
2.3.3 冲突
参考文献
第三篇 生产率工程与管理
3.1 生产率概述
3.1.1 生产率的定义
3.1.2 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性
3.1.3 生产率的衡量与比较
3.1.4 生产率管理
3.2 生产率测定与评价
3.2.1 生产率测定与评价的概念和意义
3.2.2 生产率测评的种类
3.2.3 生产率测评的特点与原则
3.2.4 生产率测定的方法
3.2.5 生产率评价方法
3.2.6 生产率测评的实施
3.3 生产率的提高
3.3.1 影响生产率的因素
3.3.2 教育培训与提高生产率
3.3.3 技术进步与提高生产率
3.3.4 企业提高生产率的途径
3.4 生产率工程
3.4.1 生产率工程的概念
3.4.2 现代企业组织与生产率
3.4.3 现代企业组织的代理结构
3.4.4 学习组织与生产率
3.4.5 新型生产系统与过程重组对生产率的影响
3.4.6 混沌与提高竞争力的新生产率模式
3.4.7 生产率改善支持系统——面向基层管理和职工的集成系统
3.4.8 现代管理方法体系的确立
参考文献
第四篇 工作研究
4.1 工作研究概述
4.1.1 方法研究概述
4.1.2 作业测定概述
4.1.3 工作研究的范畴与实施程序
4.2 程序分析
4.2.1 程序分析概述
4.2.2 工艺程序分析
4.2.3 流程程序分析
4.2.4 线路图分析
4.2.5 线图分析
4.3 操作分析
4.3.1 操作分析的定义与类型
4.3.2 人机操作分析
4.3.3 联合操作分析
4.3.4 双手操作分析
4.4 动作分析
4.4.1 动作分析概述
4.4.2 动作经济原则
4.5 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s)
4.5.1 学习曲线的意义
4.5.2 学习曲线的对数分析
4.5.3 学习率的估算
4.5.4 学习曲线的应用
4.6 时间研究
4.6.1 时间研究的意义
4.6.2 时间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4.6.3 几种评比方法简介
4.7 工作抽样
4.7.1 工作抽样的原理
4.7.2 工作抽样的方法步骤
4.7.3 工作抽样的应用
4.7.4 工作抽样应用举例
4.8 预定时间标准
4.8.1 预定时间标准的概念及特点
4.8.2 模特法
4.8.3 模特法实例
参考文献
第五篇 工效学
5.1 工业心理学
5.1.1 工业心理学概述
5.1.2 人事心理学
5.1.3 组织行为学
5.1.4 消费心理学
5.1.5 工程心理学
5.2 工业中的人机系统
5.2.1 人机系统
5.2.2 工业中的人机系统问题
5.2.3 工业生产中典型人机系统.
5.3 体能与心理限度
5.3.1 限度的概念
5.3.2 认知加工限度
5.4 人为失误的减免
5.4.1 概述
5.4.2 人为失误的频率
5.4.3 失误的特点
5.4.4 失误的原因
5.4.5 减少潜在失误的方法
5.5 环境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5.5.1 照明
5.5.2 温度
5.5.3 噪声
5.5.4 运动
5.6 作业安全管理
5.6.1 系统安全及事故树分析
5.6.2 人的注意与不注意
5.6.3 事故产生的原因
5.6.4 安全防护
5.7 人机系统设计
5.7.1 人机系统设计过程
5.7.2 人的功能特性
5.7.3 人与机器的合理分工
5.7.4 人机界面设计
5.7.5 系统安全性设计
5.7.6 人机系统的分析与评价
参考文献
第六篇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6.1 人力资源的开发
6.1.1 人力资源开发概述
6.1.2 开发人的创造力
6.1.3 创造技法
6.2 人力资源利用的经济分析
6.2.1 人力资源
6.2.2 人力资本理论
6.2.3 人力资源的经济分析
6.3 人力资源规划
6.3.1 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6.3.2 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6.3.3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6.3.4 人力规划的综合平衡
6.4 工作绩效的测评与分配
6.4.1 职工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6.4.2 绩效考评理论与方法
6.4.3 分配制度
6.5 人员选拔与培训
6.5.1 人员招聘
6.5.2 人员选拔
6.5.3 人员培训
6.5.4 职务评价
6.6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若干问题
6.6.1 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6.6.2 组织内的人际关系
6.6.3 冗员问题
参考文献
第七篇 计划与控制
7.1 生产系统分析与设计
7.1.1 生产系统
7.1.2 生产过程系统的基本要求
7.1.3 生产过程系统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
7.1.4 流水生产系统设计
7.2 制造系统的计划与控制
7.2.1 引言
7.2.2 制造系统的组元
7.2.3 制造系统的计划工作
7.2.4 制造系统的控制活动
7.3 库存管理与控制
7.3.1 库存管理概述
7.3.2 库存控制模型
7.3.3 企业仓库的管理
7.4 制造资源计划与准时生产方式
7.4.1 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 I)
7.4.2 准时生产方式(JIT)
7.5 生产作业计划
7.5.1 概述
7.5.2 期量标准
7.5.3 排序问题
7.5.4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7.5.5 生产作业控制
7.6 设备维修计划与控制
7.6.1 设备维修概述
7.6.2 设备维修计划
7.6.3 设备维修控制
7.6.4 设备维修计划的分析与编制的定量方法
7.7 网络计划方法
7.7.1 网络图的概念
7.7.2 关键路线法与时间一成本优化
7.7.3 其他网络计划方法
7.8 生产能力的测定与管理
7.8.1 引言
7.8.2 生产能力
7.8.3 生产能力测定
7.8.4 生产能力分析
7.8.5 生产能力管理
参考文献
第八篇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8.1 质量管理概述
8.1.1 质量的概念
8.1.2 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8.1.3 全面质量管理
8.2 检验与计量
8.2.1 引言
8.2.2 检验
8.2.3 计量
8.3 在线(线内)质量控制
8.3.1 引言
8.3.2 工序控制原理
8.3.3 控制图法
8.3.4 批质量抽样检验技术
8.4 离线(线外)质量控制
8.4.1 引言
8.4.2 质量方针目标管理
8.4.3 开发设计质量管理
8.4.4 售后服务质量管理
8.5 可靠性工程
8.5.1 可靠性的必要性和内容
8.5.2 可靠性的定义和特征量
8.5.3 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8.5.4 可靠性设计
8.5.5 可靠性预测
8.5.6 可靠度分配
8.6 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
8.6.1 质量经济效益及评价原则
8.6.2 质量成本
8.6.3 质量设计的经济分析
8.6.4 制造过程的经济分析
8.6.5 质量检验的经济分析
8.6.6 销售服务质量管理的经济分析
第九篇 现代制造工程
9.1 制造工程概述
9.1.1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9.1.2 制造工程的基本概念
9.1.3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9.2 价值工程
9.2.1 概述
9.2.2 对象选择和信息资料收集
9.2.3 功能系统分析
9.2.4 功能价值评价
9.2.5 方案创造与评价
9.3 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
9.3.1 机器人概念、组成及分类
9.3.2 机器人的机械系统
9.3.3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9.3.4 机器人运动学及动力学概述
9.3.5 机器人与自动化
9.4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
9.4.1 概述
9.4.2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9.4.3 工业自动化仪表
9.4.4 常用控制系统
9.5 数字控制技术与数控机床
9.5.1 概述
9.5.2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9.5.3 数控机床的标准
9.5.4 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
9.5.5 数控技术的应用
9.6 CAD/CAM
9.6.1 概述
9.6.2 CAG(Computer Aided Graphics——计算机辅助绘图)
9.6.3 CAD
9.6.4 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一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9.6.5 CAM
9.6.6 CAD/CAM集成的关键技术及其规划与实施
9.7 柔性制造系统(FMS)
9.7.1 柔性制造系统概述
9.7.2 FMS中的数控加工机床
9.7.3 FMS的物流系统
9.7.4 FMS的控制技术与信息流
9.7.5 成组技术
9.7.6 FMS的经济性评价
9.8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9.8.1 CIMS的概念
9.8.2 CIMS的组成
9.8.3 CIMS中的集成质量系统
9.8.4 CIMS环境下的网络
9.8.5 CIMS环境下的数据管理
9.8.6 CIMS的规划与设计方法
9.8.7 CIMS研究和应用的新特点
参考文献
第十篇 计算机应用
第十一篇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分析
第十二篇 工程经济学
第十三篇 数学方法与优化技术
第十四篇 工业设计(ID)
第十五篇 企业战略管理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