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戏剧艺术中国曲艺通论

中国曲艺通论

中国曲艺通论

定 价:¥25.00

作 者: 吴文科著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ISBN: 9787544023078 出版时间: 2002-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438页 字数:  

内容简介

  通常,提起诸如相声、评书、苏州弹词、山东快书和河南坠子等等具体的曲艺形式,人们大抵会有一个相对明晰的感性认识与形式概念,这似乎表明,大家对于曲艺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但一涉及到有关曲艺的总体认识及门类概念,事实往往并不尽然。比如我们平时去逛书店,一般看不到单独陈列的专门售卖“曲艺”书籍的货架。曲艺书籍一般是被混同到“戏曲”和“音乐”等书籍的货架上去了。其间除了曲艺书籍的出版较少,不好单独陈列等客观的因素之外,许多人对于曲艺的认知错误,恐怕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有些文化部门的相关“文告”,也曾出现过将苏州评弹(即“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视同戏剧而诉诸文字的事例。这说明,社会对于曲艺的模糊认识,不只局限于一般的人群。即使是在“术业有专攻”的学术理论界,对于曲艺艺术的必要了解,也显得比较缺乏,从而导致在文学史的编写和美学著述的编纂中,往往使“曲本文学”即“曲艺文学”乃至“曲艺”这个艺术门类的相关论述付诸阙如。其间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与曲艺学科本身没有给人家提供比较全面又可资参考的研究成果有关。

作者简介

  吴文科,男,常用笔名“闻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1963年3月出生于甘肃省清水县,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起专门从事曲艺艺术的基础史论研究,参与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暨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曲艺志》(29卷)大型系列丛书的组织编纂和指导审定工作,并任该项目总编辑部副主任。2001年被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曲艺”学科主编。著有《“说唱”义证》、《中国曲艺史》(合著)、《中国曲艺艺术论》等,主编有《20世纪的中国·文学艺术卷》和《中国相声精粹》等,并在海内外报刊发表理论文章300多篇。曲艺研究之外,尚事文艺批评和《红楼梦》研究,兼作杂文随笔。

图书目录

引论 曲艺的历史变迁及其在文艺发展史上的地位
一、“曲艺”考释及其作为艺术门类专称的由来
二、“曲艺”与“说唱”及“说唱艺术”
三、曲艺艺术的生成与嬗变
四、曲艺艺术的独特价值及其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的地位
五、曲艺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第一章 本体特征论
第一节 曲艺的本体构成
一、曲艺的艺术构成要素
二、曲艺的艺术构成方式
三、曲艺的艺术构成方法
第二节 曲艺的艺术特征
一、曲艺的本质特征
二、曲艺的一般特征
第二章 曲种形态论
第一节 曲艺品种的类型构成
一、既往的曲种分类及检讨
二、曲艺品种的类型划分
第二节 说书论
一、评书与评话
二、弹词鼓书与渔鼓琴书
三、快书与竹板书
第三节 唱曲论
一、鼓曲
二、牌子曲
三、杂曲
第四节 谐谑论
一、相声
二、数来宝与快板
三、独脚戏与谐剧
第三章 曲本文学论
第一节  曲本文学的体裁类型
一、话本
二、唱本
三、笑本
第二节 曲本文学的构成特点
一、多样综合的语体形式
二、借重悬念的话本叙事
三、托事指物的唱本抒情
四、寓庄于谐的笑本说理
五、爱憎分明的人物塑造
六、定中有变的唱词格律
第三节  曲本文学的语言风格
一、语必通俗
二、言须顺口
……
第四章 曲唱音乐论
第五章 舞台演出论
余论 曲艺艺术的鉴赏批评与革新发展
主要参考书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