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史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

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

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

定 价:¥36.00

作 者: 李浩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标 签: 理论

ISBN: 9787500440024 出版时间: 2003-09-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1cm 页数: 310 字数:  

内容简介

  《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增订本)》是迄今第一部从家族文化角度研究唐代关中地域文学的学术著作。作者从人地关系的理论前提出发,运用“地域—家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唐代关中地域文学进行探讨,对与文学发展具有关联性的关中地域文化和关中士族的历史事实进行整理,对本地域文学的发生机制重新诠释,在此基础上为唐代关中文学进行定位。作者标举关中文化精神、关中文学士族、关中文学群体等范畴。对牛李党争、唐代关中士族教育、苏绰文体改革、窦叔向家族贯望、《皇唐玉牒》编撰者、李白世系中的谱牒与属籍、柳宗元的婚配与子女等问题亦提出独到的解释。《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增订本)》初版曾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陕西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作者简介

  李浩,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获硕士学位,农艺师职称;深圳中围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深圳市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深圳市职业训练中心茶艺讲师;深圳市新鹏城培训中心副校长;李浩出生于素有“茶叶之乡”美称的中国湖南岳阳。气象万千的岳阳洞庭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君山,材山上生长着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银针。正是这千年茶乡空气中飘荡的茶香,滋养了茶人李浩性格中田园隐士般的恬淡质朴;正是范公《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忧乐观,浸润出他宠辱不惊的人生哲学。华南农大茶学系毕业后,多年来一直默默辛勤从事茶艺教学工作,亲自培训的中、高级茶艺师达千人以上。他丰富的茶叶审评经验、高超的茶艺在行业内极负盛名。连续三届参与组织深圳市文博会的重点项目“中国茶道论坛”活动,获颁“最佳组织奖”,同时担任该论坛全国“名茶评比”活动的审评师普洱茶热起来,人淡下去。作者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潜心研究普洱茶文化,博采众家之所长,立志为大众奉献简单纯粹、通俗易懂、真正实用的普洱茶著作。

图书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言
第一章 关中地域与文化精神
一 本书所用“关中”概念的界定
二 以往研究成果的评述与定位
三 关中文化精神的历史走向
四 关中文化精神的理论诠释
第二章 关中方土风气与文学趣味
一 雄深雅健
二 系水土之风气
三 人文化成
四 五方杂错
五 高上气力
第三章 唐代社会背景下的关中士族
一 唐代士族研究刍议
二 “关中郡姓”论题之辨析
三 释“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四 敦煌文献所见关中姓望史料钩沉
第四章 唐代关中文学士族的崛兴
一 关中文学世家的形成
二 唐代关中文学的兴盛
三 从比较的视域看关中文学世家
第五章 唐代关中文学群体的构成
一 关中本土作家群
二 河东著姓加盟关中文坛者
三 胡姓士族加盟关中文坛者
四 江南士人播迁关中者
五 山东士人播迁关中者
第六章 唐代关中士族与教育
一 官学的衰微与私学的发展
二 家族教育的兴盛
三 文学教育的强调
第七章 从士族郡望盾牛李党争的分野
第八章 苏绰文体改革新说
第九章 柳宗元古文思想与关中学术资源
第十章 窦叔向家族贯望新证
附录一 《皇唐玉牒》编撰者之重新检讨
附录二 范碑所述李白世系的谱牒学问题
附录三 柳宗元婚配与子女考
主要参考文献及征引书目
初版后记
增订本后记
英文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