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论政治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定 价:¥12.00

作 者: 王浦劬主编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公共管理 政治学

ISBN: 9787300045047 出版时间: 2002-12-01 包装:
开本: 21cm 页数: 179 字数:  

内容简介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编者说明MPA的培养目标是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专门人才。MPA的教育质量首先取决于MPA课程。MPA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是:1.全面反映MPA的培养目标,体现MPA的社会价值及社会认识水准,培养学习者对公共管理的专业兴趣。2.指明MPA的培养途径。通过课程学习,造就具有现代化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某一具体公共管理或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以及其他公共服务人才。3.为全社会的学习、教育与培训提供一种范式,帮助在职工作者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纵观各国MPA教育,MPA课程设置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面向当代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着力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人才。改变一般研究型研究生课程以理论性、描述性和介绍性课程为主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紧密围绕和落实干公共管理能力建设,为学员提供发展领导才能、公共管理才能的空间。2.面向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与技能,提供经过学院教育才能获得的定性、定量等专业的分析工具,使学员具备更高层次的专业素养,掌握本专业的定性、定量分析工具。3.面向专业领域的专门化知识技能。每个学员都有自己选择的专门化领域,并与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相关联。MPA课程设置体现通才与专才相结合,跨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强的特点,培养有专业领域特长的高级公共管理专门人才。4.面向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实际需要。MPA课程设置是开放的体系,根据实践的变化及其带动的人才需求的变化,不仅要更新课程内容,而且要适时调整专业领域,改变课程设置。MPA教学对象的专业领域差异很大,课程设置上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处理共同课、专业课、选修课之间的比重关系和学分分配。各国对课程类型的分类有所不同,但结构是相似的。我国MPA课程设置分为三类,共48学分。第一类是核心课程,提供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方法及技术,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基础知识,共10门课30学分;第二类是方向性必修课,即专业领域必修的课程,这类课程也必须具备MPA课程设置的特点,学员根据自己的专业在课程菜单中进行选择,共4~5门课10学分;第三类是选修课,原则是多样化、前沿性、务实性,由学员任选,共3~4门课8学分。各MPA试点院校在二、三类课程的设置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核心课程是相同的。确保MPA的教育质量,首先是教师教好、学员学好MPA核心课程。我国MPA核心课程的设置,经过专家们充分论证,教育、人事主管部门的审定批准,共有10门,其中1门为各校自定,其余9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外国语;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政治学;公共经济学;行政法;定量分析方法;信息技术及应用。为了指导MPA试点院校核心课程的教学,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精心撰写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并经广泛征求意见,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对于指导和规范MPA教育,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希望各院校在使用大纲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改进意见,以利于大纲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2年9月

作者简介

  .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二节 政治学的学习意义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家
第一节 国家的本质与历史类型
第二节 国家权力
第三节 国家政体
第四节 国家结构形式
第三章 政府
第一节 政府的含义
第二节 政府权力结构
第三节 政府职能
第四节 政府机构设置
第四章 政党
第一节 政党的含义与功能
第二节 政党制度
第五章 政治社团
第一节 政治社团的含义和类型
第二节 政治社团的功能
第六章 政治民主
第一节 民主的含义
第二节 民主的功能
第七章 政治管理
第一节 政治管理的含义
第二节 政治管理的方式
第三节 政治管理的类型
第四节 政治管理的发展
第八章 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参与的含义
第二节 政治参与的方式
第三节 政治参与的功能
第九章 政治文化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含义
第二节 政治文化的构成与功能
第三节 政治文化的发展
第四节 政治社会化
第十章 政治发展
第一节 政治发展的含义
第二节 政治发展的类型
第三节 政治发展的方式
第四节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第十一章 国际政治
第一节 国际政治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 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第三节 国际政治行为准则
第四节 国际政治的历史发展
参考文献(阅读书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