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与计算机文化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

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

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

定 价:¥30.00

作 者: (英)史蒂文·拉克斯(Stephen Lax)等编;禹建强,王海译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丛编项: 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
标 签: 计算机网络

ISBN: 9787501163922 出版时间: 2004-01-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4cm 页数: 260 字数:  

内容简介

  网络社会的大量信息,并不会使每个人同样获益,因受种种条件如物质设备、地域、性别的影响,反而使个人可接近的信息差距加大。本书认为,不是最新的技术创造了新型社会,而是新技术掩盖了持续的不平等和社会分裂,给压制改革提供了政治方便。史蒂文·拉克斯:利兹大学传播学院传播技术和讲师,另著有《跨越地平线:传播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禹建强:新闻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博士研究生。长期工作在电视业第一线,在《电视研究》、《中国记者》等核心期刑发表论文十数篇著有《中国经典媒体个案剖析》。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人们认为,由于新传播技术的出现,获得来自全世界的无限信息将促进财富增长,人类健康和社会民主。但信息社会果真如此吗?由于信息接近权只圈定在世界的少数人口,实际上,谁将会收获新的信息和传播技术的果实呢?欧洲和北美洲学者所著的《尴尬的接近权》进行了广泛的分析,破除了信息社会的神话。这些学者没有一个有技术恐惧症,相反他们从大肆炒作中冷静下来,思考这些新技术在社会中的真正位置。本书认为,不是最新的技术创造了新型社会,而是新技术掩盖了持续的不平等和社会分裂,给压制改革提供了政治方便。

作者简介

  史蒂文·拉克斯:利兹大学传播学院传播技术和讲师,另著有《跨越地平线:传播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禹建强:新闻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博士研究生。长期工作在电视业第一线,在《电视研究》、《中国记者》等核心期刑发表论文十数篇著有《中国经典媒体个案剖析》。相关图书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新闻业与新媒介

图书目录

总序
译者的话
著者简介
前言
第一部分 接近权
1.“美国沉默的寻呼”:银河四号卫星寻呼中断造成的社会影响
导言:信息、接近权和寻呼机·技术建构寻呼机的技术、所有权和控制权·遭拒绝的接近权:“银河四号”卫星通讯中断·寻呼机的社会含意:社会研究的·沉默·“银河四号”卫星寻呼中断:多种研究方法的步骤·讨论
2.工会和因特网接近权
全球化和信息社会·民主和因特网·限制接近权·运用技术·传播权
3.“让我们得到它”:对信息和传播技术接近权的性别不平等
导言·性别与技术的关系·性别化的信息和传播技术生产史·20世纪90年代晚期,作为家用的信息和传播技术使用者的女性·信息和传播技术的接近与使用:一个对开放大学学生的个案研究·在家庭环境中,性别与信息和传播技术的相互构建
第二部分知识
4.后现代大学?英国大学宗旨的丧失
导言·消极性·批判·结论
5.计算机运算和设计课程的性别化
导言;界定“问题”·这项个案研究的概要·认识论的多元主义·结论
6.信息、教育和不平等:新技术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吗?
学校的信息和传播技术·图书馆信息和传播技术·技能化定位、教育改革和个人利润·全新社会的新技术?
7.嬗变过程:技术采纳及其影响的实证考察
界定·观点和变化·观念的全球化·结论
8.易碎新闻的价值:评判对前南斯拉夫的战地新闻报道(1998——1999年)
南斯拉夫:“文本中的新闻”和“轰动”新闻的回顾·结论:被拒绝的接近权和多重通道的泛滥——两者之间的游移
第三部分 权力
9.“享用郁金香”:因特网、新自由主义和千年狂欢
10.卖掉网络空间
导言·技术决定论·媒介所有权:新情况下的老问题·网络世界的销售,消除公共利益问题·信息高速公路还是信息超级市场?·几个结论·后记
11.从水晶宫到硅谷:市场的不完全和持久的数字鸿沟
作为首要能力的信息技术·市场惟一论架构·一个替代、跨领域交叉技能培养的途径·一些政策规定
12.从答案到问题:信息时代的全球化
导言:全球化和时代精神·全球化的文化根源·全球化和政治话语·全球化的多种意义·全球化的理论化:一些假设·包容和排斥·全球政治变化:两个例子·结论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