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理论1898~1948中国文学场态

1898~1948中国文学场态

1898~1948中国文学场态

定 价:¥59.00

作 者: 袁国兴著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广东优秀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标 签: 文学研究

ISBN: 9787218046181 出版时间: 2005-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3cm 页数: 514页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理论和理解的基础、新人文主义思潮及其文学话语导向、激进主义文化倾向和转型期的文类误读、精神炼狱中的女性文学写作等章节。

作者简介

  袁国兴,1953年生,文学博士。现为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戏剧影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理事。出版专著有:《中国话剧的孕育与生成》、《中国现代文学结构形态研究》、《挤进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理和个案研究》。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理论和理解的基础
一、两种科学
二、文学的位置
三、文学研究的分类与文学史
四、文学相关性及其场态特征
第二章 新人文主义思潮及其文学话语导向
一、中国的新人文主义思潮
二、新人文主义思潮的话语导向
三、有用的文学:“在朝”在“在野”的不同选择
四、鸳鸯蝴蝶派与文学“趣味”的挪移
第三章 激进主义文化倾向和转型期的文类误读
一、以负面身份体现的开放氛围
二、新文学的言语策略
三、误读:挤出的文学创新空间
四、新典雅化的文学视野
第四章 鲁迅的小说创作的“鲁迅风小说”群
一、鲁迅的创作资源
二、鲁迅小说的“疏者化”叙事
三、鲁迅小说的“死亡”意蕴探询
四、鲁迅小说对文本“互文性”的利用
五、鲁迅小说的“小城镇”氛围
六、鲁迅小说对“可讲演”性的追求
七、不仅是“乡土”:鲁迅风小说群的涌现
八、鲁迅风小说群的意象特征
第五章 “创造”的个体意识与私人化写作空间
一、“创造”的言说平台
二、郭沫若的“革命”情绪与诗歌的个人化写作特性
三、郭沫若新诗的诗意偏转
四、历史与诗的交汇
五、“散文化”叙事的开创者
第六章 精神炼狱中的女性文学写作
一、女性、女性创作在与女性文学
二、“少女情怀”和“病情叙事”
三、女性身份对爱情自由的理解
四、性别趣味的文学呈现
五、 女性的智慧
第七章 弱势群体关注与左翼文学思潮
第八章 自由主义倾向的文学
第九章 市民文化与通俗文学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